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花开静悄悄

作者:陈立武




  法师对刚收入寺院的十多岁的小沙弥百般呵护,关爱有加,一边关照他的生活起居。一边因势利导教他为僧做人的道理。看到小沙弥接受和领会问题比较快,法师便教他习字念书、诵读经文。慢慢地,法师发现小沙弥虽然聪明伶俐,但却有一个致命弱点——心浮气躁、喜欢张扬、骄傲自满。刚学会几个字,就拿着毛笔满院子写。满院子画;刚记住某个禅理,就向法师和其他僧侣炫耀:法师刚刚夸奖他几句,他马上就在众僧面前显摆,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法师为了点化他,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教案——把一盆含苞待放的夜来香送给这个小沙弥,让他在值更的时候,注意观察夜来香开花的过程。
  第二天一早,小沙弥就欣喜若狂地抱着那盆花找上门来,当着众僧的面大声对法师说:“您送给我的这盆花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美不胜收。可是,一到早晨,它又收敛了它的香花芳蕊……”
  法师听完小沙弥的叙说,用温和的语气问他:“夜来香晚上开花的时候,吵到你了吗?”
  “没有,”小沙弥依然兴奋地说,“它的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哪会吵到我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法师以一种特别的口吻说,“老衲还以为花开的时候得吵闹着炫耀一番呢。”
  小沙弥听了,想了一会儿,脸“刷”地一下红了,嗫嚅着对法师说:“弟子明白了,弟子一定痛改前非!”
  禅道讲究心教,提倡开悟自醒,反观自照。禅师的“花开无声”一课就是明例。
  我们的教育之花,也应该静悄悄地开放!让受教者自我感悟、自己体会,提高自我认识,实施自我教育。这样的境界远远高于直白的说教、强制的加予。
  【责任编辑:赵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