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过度保护也是一种伤害

作者:何丹龙




  英国国家动物园里鹿的数量曾一度减少,人们调查后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狼的数量增加了。为了给鹿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管理者把所有的狼都赶走了。然而一段时间以后,公园里鹿的数量虽然显著增加,但鹿群的整体素质下降了。很多鹿饱食终日,身体臃肿,体质很差,奔跑能力大不如从前。由于不善奔跑,它们的活动范围变得很小,致使近亲繁殖现象十分严重,形成恶性循环。于是,管理者不得不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有人看见已裂开一条缝的茧里的蝴蝶正在痛苦地挣扎,他于心不忍,便拿剪子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早产的蝴蝶却因身体软弱,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原来,幼蝶在茧中的挣扎是在锻炼自己,让身体更加结实,翅膀更加有力,使自己脱茧后能够飞翔。恰恰是那颗充满同情的“爱心”害死了这只本可翩翩起舞的蝴蝶。
  由上述两则故事联想到我们的教育与我们的孩子。在家庭中,许多家长过度保护孩子,包办一切,结果是剥夺了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挣扎、奋力拼搏从而锻炼和完善自己的机会;在学校中,为了使孩子们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辛苦、费力地将知识甚至实验过程“咀嚼”、简化到无需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结论的程度,而课间或课余时,又因过分关注孩子的安全,禁止孩子追跑、玩闹,减少孩子去野外畅快游玩的机会等等。成人们过分保护的结果是,学生的个性没有了,学习兴趣消失了,肌肉无力了,手脚笨拙了,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便这样被扼杀了。
  美国心理学家布里顿研究证明:在儿童探索的过程中,成人给予的指导越少,儿童参与的程度就越高;成人给予的指导越多,儿童参与此项活动的程度就越低。因此,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者都应做到:多一些旁观,少一些干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代劳。通过“一分管、三分导、六分放”,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自由探索的宽松氛围,让他们自己经过挣扎“破茧而出”,让他们去栉风沐雨、搏击长空!
  (联系地址:河南省登封市直属第二初级中学 452470)
  
  [责任编辑:周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