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我的做法可笑吗

作者:朱绍志




  今年暑假,我带女儿去洛阳龙门石窟游玩。进门时,由于女儿身高已超过规定,需要买票,而我之前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没有买。正要去补票时,一位同事趁收票员不注意硬是把女儿拉进去了。当我进去追上他们时,女儿正在哭。我很纳闷,问:“你哭什么?”她委屈地说:“我不愿做贼!我要买票!”周围人听了哈哈大笑,一位同事说:“你爸钱多,就应该让他买票。”我边为女儿擦眼泪,边把买的票递给她:“这是你的票,我来迟就是为你买票的。不要再哭了,都是爸爸的错。”这时她才破涕为笑。之后,一位同事对我说:“你要让你的孩子学刁一点。进门时,把腿弯一下不就进去了吗?”
  我的这种教育方式得到的是同事们的嘲笑,有的甚至说我是“大道理”教师。我感到很是苦闷:我真的落伍了?诚信教育真的不合时宜了?讲诚实是大道理?一次,我问学生:“你们有什么理想?”许多学生说:考上重点中学免交培养费或上大学能拿更多的奖学金。我不禁愕然:怎么会是这样?我深深地陷入困惑和矛盾之中。
  “四有”新人前两条是“有理想、有道德”,党的教育方针也明确地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但在现实生活中“四有”却变成了“两有”,即只有文化和纪律,没有理想和道德。为什么会这样?听一听学生说的,你就知道了:不守纪律要受惩罚,没有文化考不上学校,而没有理想和道德,谁也不能把我怎样。理想和道德升学又不考,要它有何用?这是应试教育的声音,也是功利主义者的人生信条。不仅学生有这样的观点,一部分教师也有类似的观点。真令人担忧!
  我认为,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理想、道德更显得重要,诚实、守信更应倡导。
  “有理想”是发展之源。理想是人们的生活目的和奋斗目标。远大的理想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力量,它激励人们去奋斗,鼓舞人们去战胜困难。它就像一盏灯,照亮人们前进的方向,使人永远不会失去航向。当前,一些学生缺乏理想,缺失奋斗的方向,学习没有动力,遇到困难便消极退缩。所以,当务之急要旗帜鲜明地进行理想教育,特别是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这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有道德”是立身之本。一个人有道德的最基本体现是讲诚信。现在,诚信的缺失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严重地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教育孩子应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坐车不逃票开始,从遵守交通红绿指示灯开始,从过马路走斑马线开始……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和家长要首先做到,并且全社会要倡导以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为荣。
  我坚信,我的做法并不可笑,相反应该提倡。我们要对下一代负责,引导他们学习革命英雄人物和科学家的精神,用高尚的文化陶冶学生,让他们从武侠、言情、明星中解脱出来,从为“升学”而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并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做一个“有品位、高素质”人的快乐,形成心中有自己、有他人、有国家的思想境界,成为乐于助人、刻苦求知、知难而进的新时代青少年。
  (联系地址:江苏省泗洪县第四中学 223900)
  
  [责任编辑:赵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