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我班的读书周

作者:苏成义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谁会学习,谁就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在班级开展了“读书周”活动。时间是每天15分钟。
  每个学生都可以申请做“读书周”的主持人。申请做主持人的学生要在前一周把自己的读书内容向全班同学做介绍,让同学们对自己的读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获得更多同学的支持,同时增加读书活动的趣味性和广泛性。如果申请“读书周”主持人的同学过多,可以允许同学以组合的方式申请共同主持“读书周”。
  在开展读书周之前,班主任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比如,我对学生说,喜欢散文的同学可以申请“朱自清周”“三毛周”;喜欢诗歌的可以申请“舒婷周”“郭沫若周”“汪国真周”;喜欢小说的可以申请“老舍周”“鲁迅周”;喜欢欧美音乐的可以申请“格莱美周”;喜欢流行音乐的可以申请“港台音乐周”“大陆流行音乐周”;喜欢体育的可以申请“我的NBA周”“中国体操周”,等等。还有“温情小品周”“戏剧周”“古诗词周”“我的武侠周”,等等。总之,要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利,申请什么样的读书周,应该根据学生准备的文章内容而定,根据学生擅长的内容而定。学生可以以任何一种合理的名称申请自己的“读书周”。
  “读书周”活动吸引了全班学生,激发了他们读书的热情。灵活的读书方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读书个性化的形成和发展。读书活动给了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使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尽情地展示才华,感受到读书带来的快乐。学生的个性在读书中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他们变得更加自信、乐观、豁达,乐于与同学交往了。
  在“读书周”开展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文章题材的选择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文章过于严肃,学生会觉得没有兴趣;过于娱乐,起不到教育的目的;过于个性化,一部分学生喜欢,可能一部分不喜欢,起不到读书周全面广泛提高阅读水平的作用,所以文章的选择题材要适合大多数同学的喜好。
  2.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性一定要格调高雅、激人奋进。为了使学生在读书活动中真正有收获,老师要帮助学生对读书的内容进行选择,给出合理的建议。
  3.在读书主持人的安排上,尽量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活动的开展更具有普遍性。
  4.教师每学期要安排一次自己主持的“读书周”,或者和同学共同策划一个“读书周”,使教师时时刻刻和学生一起参与“读书周”活动。
  读书是一种习惯,需要去强化。只有现在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要。
  (联系地址:哈尔滨第三中学初中部 150001)
  
  [责任编辑:李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