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悄悄话的魅力

作者:陶敏霞




  小B是我班公认的调皮大王,课堂上不是摸摸这儿,踢踢那儿,就是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讲话,做作业更是三心二意,除非老师站在他旁边,否则就不动笔。为此,我没少在班级里狠狠批评他。我多次找他的父母交换意见,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然而,经过与他一个学年的“较量”,我把多年“积攒”的“绝招”都用完了,仍无济于事。最终,我不得不认同他家长的看法:多动症,无药可救了。但是,上学期我突然发现他在变,而这一变化是从开学初和他的一次悄悄话后开始的。
  那是春节后开学不久,我的急性咽喉炎发作,嗓子一下子嘶哑了。那天上课时,孩子们听到我异样的声音,都变得特别乖。可当大家一起朗读课文时,我发现独自坐在最后一排的小B正随随便便地翻看着课本,嘴巴一动也不动。顿时,我火冒三丈,快步走到他身边,想要大声训斥他,可嗓子却像被什么堵住似的,发不出一点声音。看着眼前这个好像什么都不在乎的孩子,我泄气了,也打消了责备的念头。于是,我用几乎只有自己听得到的声音在他耳边说:“好好听着大家朗读,待会儿帮老师点评点评,好吗?”听了我的话,小B一下子坐直了身子,挺直了腰板,但又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疑惑地望着我。我微笑着朝他点点头,小家伙竟然不好意思地脸红了。等同学们读完了课文,小B还真像个小老师似的提了一大堆意见,什么声音不够响亮啦,没有读出感情啦等等。随后,我请他代老师示范朗读,虽然他读得并不声情并茂,但非常投入,这可是从未有过的表现。课后,我又悄悄地对他说:“刚才你朗读的声音真好听,很像电视台的播音员。”小家伙听了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天就拿着语文课本到处找同学听他朗读。
  在以后的语文课上,凡是朗读课文,小B都表现得非常积极,每次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他的朗读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不过除了对朗读有兴趣外,小B还是那个多动的小B,做作业还是一边写字一边玩橡皮,字写得东倒西歪不说,错字也是接连不断。这样的作业真让人生气,叫他重做也不见得会有多大改变。想想他在朗读上的进步,我的眼前突然一亮,还是用“悄悄话”来帮忙吧。每当做课堂作业的时候,我总会在教室里巡视一周后站在他身旁,给他“悄悄”吹吹“耳边风”,“今天写的字跟你的人一样漂亮了”,“如果再仔细检查一遍,你一定会发现有个字写错了”,“这道题做得又对又快,你真聪明”。这些悄悄话犹如三月春风吹开了孩子懵懂的心房。不知不觉中,我与小B达成了默契,只要一发现他思想开小差或有贪玩的举动,我便立刻上前悄悄指出。小B也特别喜欢这些悄悄话,听后马上还我会心的微笑,随之便是积极主动地学习。
  前不久,我在小B的日记中读到了这样一段话:“我讨厌妈妈对我大吼大叫,讨厌妈妈对我唠唠叨叨。我最喜欢陶老师对我说悄悄话。我希望妈妈也像老师那样温柔,也像老师那样尊重我,因为我长大了……”读着读着,我的脸红了,因为我也曾经对调皮的孩子大吼大叫,大声训斥。真的要感谢小B,是他让我明白,尊重学生——从轻声细语开始。
  这之后,我每天微笑着走近学生,轻轻地和他们交流,常常弯下腰、蹲下身与学生真诚地交换意见。渐渐地,孩子们也喜欢和我说悄悄话,他们亲近我,向我展现了五彩斑斓的童心世界。作为教师,真真切切地了解学生所想,知道学生所需,育人的工作就轻松多了。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手势,一句悄悄的暖心话,使班里的学生不断改掉坏毛病,逐渐养成好习惯。看到这喜人的情景,我发自内心地感叹:悄悄话的魅力真大啊!
  (联系地址:浙江绍兴市越城区树人小学 312008)
  [责任编辑:赵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