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您拥有的是“正规军”还是“游击队”

作者:杜金兰




  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琐碎复杂,操心的事情很多,清洁卫生就是最令他们头疼的事情之一。本人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在此愿和大家一起分享。
  告别了幼儿园生活,孩子们步入小学生涯。在这里,清洁卫生工作不再由教师包办代替,而主要由孩子们自己来承担。孩子们是如何来完成这项“工作”的呢?让我们一起到劳动的现场看看吧。
  
  一、热闹非凡的劳动现场
  
  一到打扫卫生的时候,孩子们就情绪激昂,干劲十足,看到废纸、脏物等,马上投入“战斗”。其“作战方式”各式各样:
  1.游击式。这种战术是发现哪个地方有“敌情”,就去哪里“战斗”。
  2.猴子掰玉米式。这种方式是正在打扫一个“战场”,眼睛一瞥,突然又发现了另一个“战场”,于是马上抛下手中的“敌人”,奔赴新的战斗岗位。
  3.直线式。这种方式是认准了一个作战对象,一直把它押到“我方”的大本营为止,也不管沿途是否有“投降”的“敌人”或者漏网的“敌人”。
  4.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式。也可称之为随心所欲式,和游击式有类似之处。不同的地方在于漫无目的,东一榔头西一棒。
  孩子们有这么多的“作战方式”,是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从没有过扫地的经验,虽然干劲十足,热火朝天,但效果并不好。最后是费力不讨好,下次打扫卫生,混乱场面依然如故。那么,如何来指导学生扫地呢?
  
  二、指导组织学生打扫卫生的几种方法
  
  1.示范。让孩子们把凳子翻放在桌子上,站在原处,看老师怎么扫。教师边扫边讲:要从教室后面开始扫,两手握住扫把的上部,身体站在侧面,弯腰依次前进,边扫边观察,如有“漏网分子”,随时捉拿归案。
  2.辅导。请几个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演示,教师在一边指导,其他同学观察、学习,也可对漏网分子进行“检举揭发”。必要时,可授予这些揭发者“细心侦察兵”的称号。
  3.实践。经过一周左右的短期培训后,轮值制可以开始了。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快速、准确地弄清自己的“战斗”岗位,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一个班分四大组,每天由每一大组的两个同学负责打扫所在组的卫生。每天值日之前,劳动委员宣布第几张桌子的同学值日。开始的几周,为了确保清洁卫生工作的质量,也为了巩固全体学生的清洁卫生知识并使大家互相学习、互相监督,除了每组的两个“战斗员”外,其余的人都当“侦察员’。待每个同学都值日几次后,可以选一两个同学督促,其他人就可以休息了。升入二年级后,可以让同桌两人轮流做“战斗员”和“侦察员”。
  4.抽查。上面的工作做完了,千万别认为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毕竟孩子年龄小,自控力有限,因此,教师反复、持续、经常地进行抽查、督促和个别辅导是非常必要的。
  经过如此一番努力,您就会“苦尽甘来”,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正规军”了。这时,您就会觉得您的这项工作不再是那么繁琐和无奈,同时,学生们也会逐步形成不乱扔纸屑、垃圾的良好习惯。
  (联系地址: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小学 215631)
  [责任编辑:周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