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大讨论

作者:罗 琳




  一次数学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已知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现有10瓶汽水和15个人,不加钱,每人都有1瓶汽水喝,怎么做?
  全班57名学生,有3名学生认为可以实现,办法是:10瓶汽水分给10个人喝,然后把9个空瓶换成3瓶汽水给3个人喝,得到的3个空瓶又换成1瓶汽水给1个人喝,最后剩下2个空瓶,还有1个人没有喝到汽水。这时,可找老板先赊1瓶汽水给剩下的那个人喝,再把3个空瓶子还给店老板即可。
  答案给出后,不少学生拍手称妙!但也有些学生对这种方法产生怀疑,怀疑的理由是老板是否肯先赊1瓶汽水给人喝?同学们为此争得面红耳赤。
  有一个学生的家长是做生意的,这个学生大声说:“小店老板是不可能赊给你一瓶汽水的,他为了多赚钱,一定会让你先买一瓶汽水,然后,你才可以拿剩下的三个空汽水瓶去换一瓶汽水。这样,他就可以多赚一瓶汽水的钱了。”他的说法赢得了一些人的赞同。
  “你不要把店老板想得那么小气,你先拿一瓶喝完,然后再按他的要求给他三个空汽水瓶,并没有违反游戏的规则啊!”有同学反驳说。
  “反正我父母做生意是不会这样做的!”
  “那他们就是奸商!”
  “胡说!不是!”
  “其实,即使老板
  不肯先借一瓶汽水给我们,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先捡一个空瓶子和原来剩下的两个瓶子凑够三个空瓶,然后再去换汽水喝,一样不用花钱,也能把事情办好啊。”另一个同学说。 “有道理,不过到哪里捡空瓶子呢?”我问。
  “到处都有了,我们班的垃圾桶每天不是都有很多的饮料瓶吗?”
  没想到一道小小的数学题引发了这么激烈的争论。其实,这道数学题只是为了考查学生灵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向老板赊瓶汽水也好,捡一个空瓶凑够三个瓶子再换汽水也好,
  都是可行的办法。
  回到办公室,脑海里仍不断浮现出刚才争论的场面,我们班不少学生的家长是做小生意的,他们耳濡目染也知道了一些生意场上的事情,特别是小C,前一阶段还有老师反映,他课间向同学、老师推销烟酒。还有,虽然学校三令五申不许学生到小店买水喝,但我们班的垃圾桶却总是装着满满的空饮料瓶,给卫生保洁带来很大的困难。
  何不借此契机对学生进行一次教育呢!我立刻设计了下面的活动:
  1.社会调查“诚信在商业运作中的作用”。学生可以向家长请教,也可自由组合到工厂、商店调查,并把调查结果用统计图表示出来,在感受诚信的同时,进一步巩固统计图的选择与画法。
  2.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搜集有关“诚信”的文章、广告语,感受诚信乃成事、立人之本。目的是改变学生当中存在的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
  3.到附近废品收购站调查饮料瓶的收购价格,再统计一周当中班级垃圾桶内饮料瓶的数量,算一算一个学期班里同学花在购买饮料上的费用,以及丢掉的饮料瓶卖到回收站后可得到的收入。通过数据的对比,让学生体会父母赚钱的不易,进而做到饮用完的饮料瓶不乱丢,收集好卖给回收站,所得资金捐给贫困山区的学生,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相信孩子们经过这次调查讨论,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做人的诚信礼仪都会有所增强,这不就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吗?
  (联系地址:深圳市宝安区42区甲岸路豪城馨庭居兰馨阁701号
  518101)
  [责任编辑:李汉生]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