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以人格发展档案为载体的多元评价研究

作者:霍哉芳 刘 文




  “档案袋评定”作为一种质的学习评价方式早已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应用。为学生构建人格发展档案的过程就是引导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空间,全面了解并科学评价学生的过程。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思考,做出正确的评价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构建学生人格发展档案的过程,也是学生在不断接收和思考来自老师、家长、同学的意见,逐渐调整自己,最终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的过程。学生能经常发现自身特有的价值,树立自信心和自我意识,从而使自我不断完善,使人格得以发展。
  我校从1999年10月开始,就参加了为学生构建人格发展档案的研究,至今已为1270名同学建立了档案。通过反思与总结,我们认为,为学生构建人格发展档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探索改革过程。在进行主题活动的交流中,档案发挥了反馈、调节、激励的功能,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一、研究过程与内容
  
  本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初始阶段。1999年10月~2000年7月,对1—6年级学生进行抽样研究。(2)全面开展阶段。2000年开始,给入学的新生全都建立人格档案。(3)系统化阶段。2000年1月-2004年,为1-5年级全体学生和6年级部分学生建立人格档案。
  档案内容分为四大类:
  1.我看我自己——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具体包括五部分:(1)我爱我家;(2)认识自我;(3)寻找我学习进步的轨迹;(4)我的人格优势;(5)我的体质。
  2. 情感连接——相互评价。帮助学生与人合作,通过相互沟通来学习,通过对别人的评价和认识来进一步认识自己。具体包括:(1)我和我的好朋友;(2)同学眼中的我;(3)说说心里话。
  3.成长故事——叙事性反思评价。帮助学生通过积累自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鼓励自己进步。包括:(1)照片里的故事;(2)成长的烦恼;(3)我真的长大了。
  4.作品展示——实物展示反馈评价。通过学生把自己认可的、有价值的、满意的作品经选择后放人档案袋中,定期或不定期翻阅,反思自己的进步。包括:(1)试卷; (2)美术画:(3)心理日记等。
  
  二、操作方法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多元评价的操作方法,包括:
  1.评语激励法。在学生的档案袋里都有一些数量不等的小卡片,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随时随地写给学生的简短评语。如,“老师真喜欢听你读课文,声音甜美、感情丰富、停顿自然……你真是一个有才气的小女孩,继续努力吧。”“你是一个做事认真的孩子,老师喜欢把工作交给你,工作中再讲究点方法,你会是一个得力的小助手。”其目的是及时表扬、激励学生。评语内容包括学习、纪律、工作方法等方面,涉及到学生的情感、兴趣、毅力、信心、习惯等;表述方式有直接表扬的,有委婉批评的,也有殷切希望的。
  2.对话式交流互评法。学生档案中都设有“同学眼中的我”“我的友谊之舟”“回音壁”“老师和家长的赠言”等栏目,为学生间、师生间提供了互相评价的机会。我们还通过不同内容的主题评价活动,达到不同的评价目的。如,通过“难忘同窗的你”活动,使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别人;通过“小星星闪闪亮”“我学会了……”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技能。
  3.反思性自我评价法。学生的档案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反思空间。“看看我的社会公德”“我目前的学习状态”“查查我的自控能力怎样”等卡片的填写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的过程。如,有一个同学在“看看我的社会公德”卡片上“我还没有做到的方面”一栏中这样写道:“不乱扔瓜果皮核、废纸,这一点做得不够好。我们学校是辽宁省绿色学校,我这样做给学校脸上抹黑了,我一定改……”这样的档案卡片就成了使学生看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正的载体。学生正是通过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实现教育自我的目的。
  4.习惯养成自测评价法。我校在市教科所的指导下,设计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的体质”系列档案评价卡。通过这张卡,可以了解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学生身高、体重、鞋码的变化情况。此卡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操作方式上具有趣味模拟性。一、二年级模拟跑市内;三、四年级模拟跑省内,终点是沈阳;五、六年级模拟跑国内,终点是北京。这种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2)在运动项目上具有选择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跑、跳、踢均可。(3)在运动量上具有自我调控性。自定目标,因人而异。(4)数据记录力求科学性。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促使学生天天锻炼身体并对照记录检查、反思,从而养成自觉锻炼健身的习惯。
  5.家长反馈评价法。学生档案卡片中留有充裕的供家长写反馈意见的地方,以便家长对孩子的表现做出详细、准确的评价。我们还动员家长写家庭观察日记。结果发现,家长对孩子真实情况的记录十分生动、感人。通过这些做法,促使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关心学校的教育,客观、全面地评价孩子。同时,通过家长及时、客观的反馈评价,也使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
  6.故事陈述评价法。我们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有意义的一张照片收藏起来,并写出照片里的故事。这些照片有反映家庭亲情的,有表现同学友情的,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有参加有意义活动的……然后召开“照片里的故事”主题班会,由学生讲解照片里的人文景观,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一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7.作业改革评价法。英语学科在五、六年级时两极分化的现象已十分明显。怎样使作业评价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和学习兴趣呢?老师请学生根据每一单元授课的重点、难点,自己的学习所得和实际情况,独立设计出一张自己的试卷,以取代以往每单元一张卷子大家考的“老传统”。老师对试卷的要求是:(1)重、难点突出;(2)设计精美;(3)题型丰富,形式多样;(4)创意新颖;(5)体现学生自己的课外学习所得;(6)“寓学于乐”。考试结果既作为单元成绩,也作为学生成长的宝贵资料,保存在他的人格档案中。
  高年级数学则尝试改变平日的作业及单元测试的单调一贯性,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我作业的设计。根据当堂课的知识、典型的例题和自己的能力来命题并解答。学习了一个单元后,再由学生为自己出一套单元试卷。这种做法不仅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