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爱,应该成为教育的果实

作者:林甲针




  某儿童画报上曾刊登了“一枚硬币”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孩子如何从飞驰的汽车轮子下抢出一枚硬币,而其这样做的原因仅仅是不愿看到硬币上的国徽图案被车轮轧过。作者创作的意图是想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感情。
  然而,读了上面的故事总让人忧心忡忡,鲜活的生命与血肉模糊的画面时常浮现在我的面前。生命价值岂能与一枚硬币划等号?我认为,无论作者用多么美好的动机来解释这个故事,都不能改变“教唆”儿童向飞驰的车轮扑去——这一间接性引导的可怕事实。
  只要稍微上一点年纪的人都应记得,我们曾受到的教育都是“不怕死”的教育,而缺失了珍惜生命的教育,直到90年代社会上还在号召全国的中小学生学习赖宁救火……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我们的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近来我收到了几个学生的来信:
  A:老师,我很痛苦,再这样下去,我怕自己会崩溃。为什么老天会这样对待我,为什么让我成为她俩的同学,成为同学又为什么不让我们和睦相处?
  老师,我现在渐渐觉得自己好没用,人生没有色彩,也觉得自己根本不应该活在这个世上。可能我走了,对于这个世界,不,对于这个班级来说会更好,她们也许比现在更快乐些。
  我活得好痛苦、好不开心,所以我想到了死。可能对我来说只有死才是一种解脱,只有死才没有痛苦,没有烦恼。
  B:老师,每一次在你上课时,我总是偷偷地哭泣。每次上你的课,我都要哭,我也不知为何而哭…… 我没有友谊,我在苦苦寻求,可就是没有,我是一个独行者……
  近来我想到了死,因为活着并不开心。我想我会死的,不是这个月可能就是下个月……
  每次收到这样的信,我总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生怕一朵七彩生命之花就会这样消失。
  据统计,中国每天自杀的人数是500人,每年死于自杀的有25万至27万人, 还有200万人自杀没有成功。而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人最大的死亡原因不是艾滋病,不是车祸,而是自杀。
  而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不在少数。也许你怀疑专家的数字,但你不得不面对学生的现实。很多学生对过去很后悔、对现在没有兴趣,对未来很绝望。
  生命教育在学校的德育中不应该是盲点。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珍惜在我们的课堂中应该大力地推行。教育学生关爱自己, 理解生命的宝贵;让学生认识生命中有欢笑,更有泪水;帮助学生学会在最痛苦无助、最孤苦伶仃时候穿越黑洞洞的夜,耐心地等待黎明的到来;学会在寂寞孤单的时候,给自己送上一朵鲜花以走过生命的春夏秋冬……
  如果说上面所说的是关爱自己的话,那么我认为做一个现代的人更要关爱别人。
  前些日子,我们学校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女生寝室失窃,学生强烈要求严查。面对学生的强烈要求,年轻的班主任束手无策,只做了一些简单的问话,并且表示要与学校政教处联系,如果学校解决不了,再请公安局配合调查。
  班主任离开后,有学生主张搜身。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没有一个学生表示异议。于是寝室的所有成员都到卫生间脱衣搜查,结果什么也没有查到。
  第二天上午,寝室里的同学把怀疑对象定格在一个人的身上,一定要班主任当天调查清楚,并且打电话到政教处主任家里,要求学校必须在几天里查清,否则……
  鉴于没有确切的证据不能马上查清,学校只好提醒学生注意财物安全。在两周后的一个早晨,这个寝室又丢了钱。学校很重视,决定报案。当要打“110”的时候,一个平时各方面表现很好的学生说为了引诱小偷出来,是她把一个同学的钱拿到嫌疑人的床下,看其是否会拿走这笔钱,然后盗窃案就会真相大白。
  听到这儿时,我很震惊。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会做得这么残酷呢?为了区区20元钱,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不惜动用极端手段,非要推一个同学至绝路而后快。这难道不是与我们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驰吗?而最悲哀的是,这个学生的所作所为在其他学生的意识里竟是“为民除害”的合理行为。
  偶尔翻开旧报纸,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1991年11月1日,一名刚刚获得美国爱荷华大学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三位教授、一位副校长和一位同样是来自北京的学生。惨剧发生后,许多当地人对华人留学生产生了排斥情绪。而就在这时候,副校长安·柯莱瑞女士的兄弟发表了一封给卢刚家人的信件:
  我们刚刚经历了突发的巨痛,我们在姐姐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候失去了她。我们深以姐姐为荣……
  当我们在悲伤和回忆中相聚一起的时候,也想到了你们一家人,并为你们祈祷。因为这个周末你们肯定是十分悲痛和震惊的。
  安·柯莱瑞生前相信爱和宽恕。我们在你们悲痛时写这封信,并要分担你们的哀伤,也盼你们和我们一起祈祷彼此相爱。在这痛苦时刻,安.柯莱瑞也会希望大家的心都充满同情、宽容和爱。
  作家余杰曾建议把这封信收入到中学的课本中, 以教育学生:哪怕发生了惨剧也不能动摇爱的信仰。可见爱的教育是何等的伟大,爱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读者》上曾发表过一篇文章,讲到:一个女孩走过一片草地,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弄伤了,她小心翼翼地为它拔掉刺,让它飞向大自然。后来蝴蝶为了报恩化作一位仙女对小女孩说,因为你很仁慈,请你许个愿,我将让你实现。小女孩想了一下说,我希望快乐。于是仙女弯下腰在她耳边悄悄细语一番,然后消失无迹。小女孩果真很快乐地度过了一生。当她年老时,邻居要求她讲出仙女到底说了什么。她笑着说,仙女告诉我,我周围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我的关怀。我想,此文对我们大家是有启发的,那就是关爱别人,幸福自己。
  “慈悲不伤蚁蝼命,爱惜飞蛾纱罩灯。”这种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价值观,应该值得我们发扬光大,因为这是爱的教育的良好典范。
  (联系地址:浙江省苍南县苍南职业中专 32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