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作者:杨良妃




  现代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学会共处”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的。在学校,“学会共处”就是培养孩子学会与他人愉快交往、密切合作。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因其自身的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为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和环境。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呢?
  
  一、创设情境,营造合作氛围
  
  心理学家利珀认为,宽松、生动的教学氛围,可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积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合作氛围。
  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上《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比如,在教《同学之间》时,我使用多媒体播放了同学间发生的典型事例,并创设问题情境,请同学们自由议论。学生争着发言,有的说:“我太斤斤计较了,对同学不够宽容。”有的说:“我太自私了,真是惭愧。”还有的说:“我受不了半点委屈,总是强词夺理。”等等。学生兴致很高,在议论中明白’了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适合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比如,教《同学之间》这课时,在激趣导入后,我又设计了“我们共同来评议”活动。要求学生先自学,然后,4人小组内通过互议、互动,最后由小组长归纳出正确的与人合作的方式方法。学生自己归纳的成果体现了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
  
  二、讲究策略,激发合作意识
  
  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体现在团结一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体现在科学的分工,切实挖掘个人潜力,“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体现在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等方面。我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1.讲解事例,认识合作。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他们往往不知道合作是什么。所以,为了使学生认识合作,我常讲述一些有关合作的事例或指导学生做一些实验。比如“从小瓶中往外拉小球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大家互不相让,结果不是小球堵在瓶颈上,就是把瓶子拉倒:但大家互相配合,小球很快就被拉出来了。再如,体育活动中的拔河、接力赛等合作性项目,更容易使学生看到合作的优势,产生与人合作的意识,自觉地参与团队活动。
  2.小组竞争,激励合作。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我还引入竞争机制,组织小组之间的竞赛。比如,教《家庭树》这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我们共同来做画”的活动,要求以4人小组为单位完成指定内容的画。我激励学生,看哪组配合得好,最先完成这幅画,如果完成得又好又快就给予奖励。最后请领先的小组介绍经验,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白,得到的奖励不仅仅是因为某个同学的绘画水平高,而主要是大家合作的成果。
  3.创造机会,自发合作。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如,学习《我的同学很棒》一课。我要求学生用橡皮泥和牙签做一个建筑物。这个活动本可以独自进行,可我有意识地安排4人小组来完成。这样,4个同学凑在一起,互相讨论,先构想出自己小组的建筑物方案,后又共同动手,搭建出建筑物模型来。各小组任务完成后,我把这些成果展示出来,让全班同学欣赏,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三、延伸课外,自觉合作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空间不应限于课堂,还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校外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加强合作与交流。比如,《心中的110》一课,在教学前,我先布置好课前作业,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次社会调查。学生们自觉地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很快就获得了调查资料。又如,学生学了《平安回家》一课后,懂得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但为了强化认识,我又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要求学生4个人为一组,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去观察车辆或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并把结果记在调查表中。没过几天,每个小组就将调查表交到我手中。我把这些零乱的材料进行整理后,又在课堂上讲述出来,让他们再次受到教育,同时,我也让他们明白,今天老师讲述的这些内容是同学们经过认真观察得来的,是大家合作的结晶。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提高。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只有不断地积极探索,才能去适应新课程的挑战。
  
  (联系地址:江苏省宜兴市阳羡小学2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