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三大“绝招” 学生情况早知道

作者:徐 卫




  新任一个班的班主任,需要尽快地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然而,新“官”上任,事务繁杂、头绪众多,往往很难挤出时间来马上进行家访。这时,只要班主任能开动脑筋、认真观察,根据一些小事,也能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个八九不离十。下面是我初当班主任时,三位资深同事教给我的三大“绝招”,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一、小小草稿本,透露大信息
  
  草稿本是每个学生必备的学习用品之一,通过它能了解到学生的许多信息。
  一天上午,根据吴老师的嘱咐,我在快下课时对学生们说:“今天布置的课外练习请大家一律用装订好的草稿本做,放学以前交到我的办公室。”放学铃声一响,学习委员准时把厚厚的一大摞草稿本放在了我面前。
  吴老师走过来,随手翻了翻,然后三下五除二就把全班的草稿本分成了有多有少的几堆。看我迷惑不解的样子,他慢条斯理却又语气肯定地开了口:“喏!你看,这几个学生的家长在政府部门工作,很可能是当官的,家庭情况极好!这几个嘛!家庭情况不错,应该很有钱?这些呢!只是一般的工薪阶层家庭,其中两个学生的家长是企业会计……剩下的这几个,家庭经济拮据,情况不容乐观。看,这三个学生的家长是收废品的……”
  我奇怪地问:“何以见得?”
  吴老师说:“你看,这几个学生的草稿本是用政府部门、机关的专用信纸,其中甚至还有公文用纸,并且都是崭新的一大本,家长不是政府官员就是机关头脑。这几个呢?用崭新的大笔记本当草稿本,一般人家哪舍得?家里当然有钱了!这一堆,有单位的稿纸、打印纸等,大小不一 品种各异,加上页数不多,纸张也不太新,只能是一般单位的公务员、办事员,属于工薪阶层。还有这三个同学,用的是会计凭证和账本,家长自然是财会人员。哦,还有这个用医院处方纸的,家长肯定是医护人员了。至于这三个同学嘛!用的草稿本由各种废纸凑合而成,皱巴巴、脏兮兮的,家长肯定是拾破烂、捡废纸的,不信你去问问!”
  带着疑问,我把吴老师说的情况在班上进行了核实,果然丝毫不差。
  
  二、上学怎样走,十能知八九
  
  城市里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上学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认真观察,也可以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
  有一天,根据路老师的安排,我对学生说:“最近,马路上出了几起交通事故。为了大家的安全,做一个关于大家采用什么方式上学的调查。请大家到班长那里登记一下,放学前交给我。”
  吃过午饭,我拿着记录本找到了路老师。路老师一边看,一边用铅笔做了一些记号,一会儿就根据家庭情况把学生分成了几类。
  路老师说:“你看,这几个学生上学、放学由小车接送,家庭情况非同一般,由司机接送的,家长必是政府机关的官员,而由家长亲自开车接送的,家长一般都是大款。这几位呢?家长包了摩托车接送,肯定是自己赶着上班,且工作较忙,抽不出时间了,家长属于一般工薪阶层。这些学生呢,自己骑自行车上学,家长对孩子比较放心,孩子从小独立能力较强。这几位由爷爷奶奶推着自行车接送的,家庭情况应该还行,只是对孩子有些溺爱!剩下的一些学生,不管路程远近,自己背着沉重的书包走路上学,可能家庭情况不太好,并且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对于这些学生,老师平时要多多关心啊……”
  经过核实,路老师对我班学生的情况又说了个八九不离十。
  
  三、口袋钱多少,情况全知晓
  
  现在的学生每天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些零花钱,通过了解学生的零花钱情况,也能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有所了解。
  一次,按照钱老师的安排,我利用班会课对于学生的零花钱做了调查。课后钱老师帮我分析了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班上大概有10%左右的学生每天的零花钱在10元以上,多的甚至达到30元,这些学生的家庭非常富裕,家长对孩子也是有求必应、宠爱有加。有20%的同学每天的零花钱在5元左右,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较好,衣食无忧。有30%左右的学生每天的零花钱仅1-2元,这些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父母属于工薪阶层。还有大约30%的学生基本没有零花钱,家庭经济情况非常糟糕,有些可能是下岗职工或民工子女。其余10%左右的学生情况特殊,零花钱一会儿多,一会儿少,多的时候几十元,少的时候一分钱都没有。经分析,一个原因是单亲家庭的孩子,遇到放弃孩子的一方来看孩子时,会给一些零花钱;另一个原因是部分学生的家长热衷于赌博,赢钱时兴高采烈、出手大方,输钱时便没有钱给孩子了。
  过后经过详细了解,钱老师的分析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了解了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后,教师开展班级工作时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思路与策略。如,对家庭富裕、家长百般溺爱的孩子要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对家庭情况差的,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要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鼓励他们克服自卑带来的不良情绪,使他们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当然,以上所说的只是应急之法,要想真正全面地了解学生,还应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经常家访,找学生谈心,这样,才能真正为搞好班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联系地址: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3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