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建设学习型班主任队伍 推进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作者:丁向荣




  谈到学习,人们马上会想起学生坐在教室里的样子,但实际上学习的概念决不仅限于此。学习是由“学”与“习”两个字组合而成,“学”指的是学知识;“习”指的是练习、实习,提高能力。美国学者彼得·圣洁教授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对“学习”做了如下阐述:一是“如何学习”大于“学习什么”,要在如何学上多下功夫;二是“习”大于“学”,“习”比学书本知识更重要:三是“如何思维”大于“思维什么”;如何思维是一种能力,一种能够创新的能力:四是“知识更新”大于“知识的多少”。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现在关键不在于你掌握的知识有多少,而在于你掌握的知识是否管用。“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推动组织、个人通过学习永不停息向前发展的过程。
  建设学习型班主任队伍,就是把学习作为影响学校德育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自觉地、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从而使学校德育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始终保持优势并获得持续发展的学习主导型的班主任队伍。
  
  一、建设学习型班主任队伍的意义
  
  建设学习型班主任队伍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设学习型班主任队伍,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表现。现在的学生,就是明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如何,将极大地影响明天社会的发展。今天的教育,就是为社会发展的明天奠基。班主任是学生最亲近的引路人,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因此,建设学习型班主任队伍,才有可能引导、培养出具有“学习力”的学习型的学生。在知识经济时代,职业发展越来越快,就业岗位的诞生与消亡都十分迅速,这种岗位的变化要求人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社会的变化也要求人们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和生活习惯全面提高和发展。因此,现在学校教育的结果已经不能停留在学生获取的最后一张文凭。在相互依存的经济竞赛、生活竞赛和道德水平的竞赛中,对每个人来说,唯一的优势是比你的对手学习得更快,在持续学习中达到充实、聪慧,逐步高尚、完美,实现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通过建设学习型班主任队伍来培养出一代具有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劳动者。
  建设学习型班主任队伍是班主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时代在变化,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在变化,作为班主任,其教育观念、手段、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客观地说,今天的班主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与学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某些方面甚至落后于学生。现在学生的信息接收方式和渠道的多样化、广泛化、复杂化,使其思想观念与前代人同龄时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以陈旧的观念、方式教育学生,教育实效无从谈起。要使班主任工作“常做常新”,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就必须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升。而建设学习型班主任恰恰能满足班主任个体提升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设学习型班主任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校德育工作有没有后劲,主要看有没有一支高水平的班主任队伍。作为学校主力的班主任队伍,其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二、积极探索学习型班主任队伍建设规律,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问题上,既要重视教育对象的发展,更要重视教育者和学校自身的发展。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教师个人的充分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建立在教师发展基础上的学校发展,才具有长远发展的可能性和持续性。为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抓学校德育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班主任,建设一支学习型班主任队伍,在充分调动广大班主任的学习积极性上做文章。一方面在全校营造学习的氛围,调动班主任持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一整套机制来强化和督促班主任的学习。比如,我校建立了学习制度,给每一位班主任、副班主任订阅相关报刊,编印德育资料,供班主任学习;建立德育调研员制度,聘请优秀班主任担任德育调研员,让他们担当起对全校各班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的调研任务,指导、督促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并及时纠正有关问题;建立班主任成长三年计划制度,每一位班主任要从高一起制订三年自我成长规划;建立德育科研制度,让班主任分年级参加德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建立学习督导制度,要求班主任每学期撰写心得体会、教育个案和教育论文,纳入班主任综合考核:建立学习交流制度,每月举行“班主任论坛”,对班主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以及困惑进行交流研讨,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建设学习型班主任队伍,我们始终认为,“学”只是前提、手段,“习”才是根本、目的,学习与工作是不可分离的,即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就是要把学习跟工作一样要求、一样对待;工作学习化,就是要把工作过程看成是学习过程,强调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反思进行学习,反思也是最好的学习。在实践中我们强调,带着“习”中的问题“学”,在“学”中“习”,在“学”后有新的“习”,这是建设学习型班主任队伍的三个主要着力点。(1)带着“习”中的问题“学”是基础阶段。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新情况,这就需要班主任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有效地解决。(2)在“学”中“习”,边“学”边“习”是中级阶段。班主任通过学习、吸收他人班级管理的一些新做法、新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不断改进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和水平。(3)“学”后有新的“习”,这是高级阶段,也是我们建设学习型班主任队伍的真正期待和最终意图。通过学习,班主任对自己已有的经验、做法进行梳理,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重新审视和勾画自己的班级管理思路,建立起一套崭新的、有个性的、有实效的班级管理机制并在实践中能取得成功。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质的飞跃,是班主任自身“脱胎换骨”般的专业成长,是班主任工作创新的体现。我们正以此为目标,加强学习型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加快优秀班主任、名班主任的培养,宋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建设学习型班主任队伍,就要构建一个学习共享系统,促进交流与对话。团体的智慧总是要大于个人的智慧,通过交流与对话,使班主任都处于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的状态之中,信息流充分奔涌,各种观念相互碰撞,会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会使所有的参与者都有收获。在实践中,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建立副班主任制度。既加快了青年教师成长,也为学校班主任队伍培养了后备力量。(2)举办班主任工作论坛。把每月工作例会变为学习研讨会,集中两节课时间,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研讨。研讨中,交流班主任工作的成功经验、做法,交流工作中的疑惑、困难,交流自己近期的学习心得,交流班级管理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在交流中发展合作精神,共享经验、知识,取长补短,实现自我超越。(3)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每一位班主任撰写论文,学校择优进行大会交流,并编辑成册,实现经验共享。(4)举办专家学者报告会。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给班主任、副班主任以新理念的充电,往往会产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
  建设学习型班主任队伍,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因地制宜的过程,每个学校应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进行学习型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联系地址: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 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