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第一次亲密接触

作者:杨 霞




  “草长莺飞四月天”。4月15日晚,我接到校长的电话,说第二天下午有一批台湾的孩子要到学校来玩。因为他们的父母正在市里参加招商引资会议,所以我和我们班的十几名学生要陪伴他们三个小时。
  如果说香港是东方之珠,那么,台湾就是中国人心口的那颗朱砂痣,爱之深,念之切。这是一批怎样的孩子呢?一共多少人?多大了?性格又怎样呢?这三个小时我该给他们点什么呢?
  教育人类学家波尔丹诺夫认为:“人的信念更多地是在幸福瞬间树立起来的。” 又有研究表明,目前青少年对于社会的基本认识,对游戏规则的把握,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的影响来自传播媒介。因为家庭和学校教育常常是枯燥的、满载压力的,而传媒的“教育”却是充满趣味和快感的。于是,对于这一次难得的亲密接触,我有了最好的创意——就让孩子们痛痛快快地玩一回,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中国悠久的文化、体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吧!
  
  游戏一:“饺子”蹲——体验中华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的饮食文化名扬四海,以至于语言大师林语堂说过:“娶一个日本妻子,带一个中国厨子……”之类的玩笑话。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一开始先请参加游戏的孩子们说出自己知道的面食并写下来。孩子们都觉得很简单,争先恐后地加盟。接着孩子们戴上写有水饺、油条等字样的头饰,在主持人的带领下,边说 “水饺蹲,水饺蹲,水饺蹲完了油条蹲……”边做下蹲的动作,看谁的反应最敏捷谁就是冠军,反应缓慢的要给与小小的惩罚。
  这下可好,无论是台湾的16岁的帅小伙家豪,还是我们班那个腼腆的小男孩汤添艺都乐不可支、笑逐颜开了。一会儿,“水饺”下场了,“油条”愣神了 ,倒是“大饼”胜出了!他们不仅高高兴兴地扮演了食物,而且了解了许多中国传统面食。学无定法,“寓教于乐”。我不敢说孩子们短时间就成了美食家,但至少他们一定会为中国的饮食文化感到自豪。
  
  游戏二:乒乓绕口令——体验汉文字的魅力
  
  看,舞台上台湾小姑娘江宁正“丝丝丝,四四四”地念着没有翘舌音的绕口令,引得观众们捧腹大笑,而她的合作伙伴陈航正举着乒乓球拍、追着橙色的小球满世界跑呢!孩子们两两合作,用绕口令确定垫乒乓球的时间,以垫球的个数来决定输赢。台湾和大陆的孩子在乒乓绕口令的游戏中共同感受着民族语言的魅力,经历着小小乒乓球的考验!
  不知回家后,这些孩子有没有卯足力气练一练,至少,来一趟家乡不容易,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周恩来总理有世界文明的“乒乓外交”,经典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可是一年级小朋友的必修课啊,还是多点体验吧!当然,我们班的孩子流利的普通话、标准的发音、漂亮的发球、稳健的身姿,早已经让他们羡慕不已了,有几对合作伙伴还在私下里交流学习呢。
  
  游戏三:捏“春”——体验双方合作的愉悦
  
  “手工”是孩子们喜欢的科目之一,人人爱玩。在他们看来,左剪右捏里有着无穷的情趣。那就两两一组,以“春”为题,捏捏橡皮泥吧。看!这两个人合作得不错,还取名《春江水暖鸭先知》呢;这个《蛋》也捏得很有意思,一只小鸟守在巢旁,几个圆圆的白壳蛋躺在绿色的树梢上,别提多悠闲了;女孩子总是爱美的,所以花仙子就在她们的手中诞生了,那些红的、黄的、紫的花仿佛在分享着新朋友之间的悄悄话。江宁的妈妈不断地按着快门,生怕错过哪一个精彩的瞬间。
  短短的三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江宁说:“杨老师,我还会再来通州市实验小学的。”
  张宏帅说:“台湾小朋友一路走好。”
  汤添艺还和他的新朋友交换了联系方式,准备以后经常联系。
  ……
  五一节那天,我突然接到一份来自台湾的邮件,是江宁的妈妈!她说她和孩子都很想念那个下午,所以请我把所有的图片和录像资料发给她。我把所有的照片刻在光盘上,连同孩子们特意准备的《趣味绕口令》、《中国寓言故事》等书籍一并寄往宝岛台湾,那心尖上最温柔的地方。
  我相信,终有一天,孩子们会回忆起这瞬间的飞花,或许会淡淡地一笑,或许会轻轻地流泪,或许还会感受到潜藏在生命里的那份绿叶对根的意味……
  (联系地址:江苏省通州市实验小学2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