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教师形象点滴谈

作者:周更华




  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繁重性,决定了教师不得不经常突破时空界限来工作,花费巨大的精力和心血。中国教育学会顾问吕型伟曾根据自己的经验谈出了深刻的体会,“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献身,就不能顾及个人的利害得失。我们不仅把教师这一职业看作是一份工作,而且把它看作是自己为之奋斗的、神圣的事业,是生命的一部分。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把自己的理想、信念、人格、情感、个性、热情乃至一切,都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
  勤奋学习,完善自我。知识是师生双方心灵交汇的载体,联结精神世界的纽带。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职业本身就督促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自古以来,人们就把钻研学问、不断求知看作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修养。荀子认为,当一个教师必须具备“博习”精神。教师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科学知识,自己必须具有真才实学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和本领。上海杨浦中学特级教师于漪说得好:“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却永远不能原谅教师的无知。”
  树立创新意识,努力探索。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就要在教育教学中努力探索,创造新的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它使教师的职责和作用发生了变化;它使教师从传授者的角色中摆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辅导者。我们教师应提高外语水平,加强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充分运用电教手段,成为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一位良师总会有一颗爱心,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一位良师总是忧虑着学生的忧虑,关心着学生的关心,希望着学生的希望,快乐着学生的快乐。这样的教师,他的教育效果错不了。
  学校、家庭、社会团结协作。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而是需要家长和各科教师、社会力量的通力协作。教师只有善于处理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教师的劳动才有可能最有效率和效果。
  外在美和内在美和谐统一。教师具有良好的仪表风度和精神状态,可以为学生提供外在的形象楷模。教师应当做到:(1)无论何时何地,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2)衣着得体,端庄稳重,给学生以质朴美的风采;(3)头发式样不应过分夸张或显得很随便;(4)谈吐文雅,因为文雅而富有情趣的谈吐,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总之,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个人形象。在当前经济和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形象,使自己成为与时俱进型的教师。
   (联系地址:河北省廊坊市码头镇中心小学06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