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做个“先感动自己”的教育者

作者:高 军




  评价教育教学工作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如看是否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没有实际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否得到提高等等。但笔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你的教育教学能否先感动自己。
  去年暑假,笔者去金华参加岗位培训。在培训课上,一位学员就“好教案有什么标准?”这一问题询问主持培训的省教科院老师,老师的回答也是:首先得看你编写的教案能否感动自己。
  是啊,试想一份自己没有认真投入,连自己都感动不了,自己都不认可的教案,又怎能感动学生呢?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学生。感动中包含着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感动的背后是辛勤投入和积极负责的态度,感动中有忘我的精神在闪光!
  有一次,市教育局的领导来学校听我的公开课。由于我事先作了充分准备,结合教学内容搜集了许多资料,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在这堂公开课上,我的发挥十分出色,得到了领导的好评。事后,有一位实习老师来向我讨教,我是带着感动之心向他作介绍的。又有一次,我因故没有好好备课,结果在授课时,心里没底,言语生硬,口误增多,自我感觉不尽如人意,当然更谈不上教学的质量了。
  虽然自我认可的教案未必一定就是出色的教案,但它必定是用心投入的教案,这样的教案中一定渗透着真情,而真情是最能打动人的。教案如此,工作也是如此!感动自己,是衡量教书育人工作好坏的心灵标准,是红烛精神的最好体现!
  感动自己者,必有成倍的付出;有付出,才有感动。我曾经听过周弘教授的“赏识教育”讲座。教授在回忆他教育女儿的往事时,声情并茂,激动而泣。正是有使自己感动不已的付出,才有了今日攻读哈佛博士学位的女儿。在雅典奥运会上,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冠军常常是止不住泪水涟涟,这泪水里又包含了多少对自己多年付出终得回报的感动呢?也常见一些名师在回忆自己经历过的教学点滴时,充满深情。正是有了为之感动的付出,才有了今日的成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感动自己,首先要有一颗对教育的热爱之心,一颗对学生的关怀之心。其次,要有高尚的师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最后,行动才是最好的证明。要静得下心来,下功夫钻研教材,花力气研究教育之道,不断反思和学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妨扪心自问,对讲课的内容有没有作充分准备,对自己编制的试卷觉得满意吗?有没有深刻理解教材的精髓,有没有读懂学生!……总之一句话,我们的这些做法能否先感动自己!愿三尺讲台写春秋的我们在回首往事时,都能够感动自己,从而为自己的付出无怨无悔!
  让我们做一个“先感动自己”的教育工作者吧!
  (联系地址: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3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