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8期

民主与法治

作者:刘丽萍




  班级管理的效果与管理方法直接相关。班级管理既需要一定的理论来指导,又要因班级、学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笔者在班级管理中注意采取民主与法治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民主
  
  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必须体现出民主性的特征。“教育者充满民主的爱心,必然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并且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没有民主,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主的未来。为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笔者主要采取的方法是:
  在制定“班级公约”与“德育考核实施方案”时,充分发挥民主,发动学生献计献策。使每个学生都思考,“假如我是班主任,我如何管理班级?”每人出一些点子,由班主任写出初稿,然后让全班同学充分讨论,不断修改,直至大家一致通过。这就为每个同学自觉遵守公约和顺利实施考核方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评“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时,也充分发扬民主。某某班干部表现优秀,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先摆出事实,然后,在学生充分讨论、评比的基础上产生。评比的过程,既是对全班学生进行的一次教育,又是对那些认真负责的班干部的一次肯定和鞭策,同时,对班级管理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法治
  
  班主任应坚持用“法治”取代“人治”。我的具体做法是,用“班级公约”“德育考核实施方案”等规范学生的行为。
  “班级公约”作为班级的“法律”,由于是经过全班同学认真讨论后制定的,因此大家都必须自觉遵守。我们还制定出操作性较强的“德育考核实施方案”,使值周班干部依照实施方案细则进行管理。学生日常行为的好与坏,学习的进步与退步,基本上可以进行量化评价。德育分的考核结果每天公布,有利于值周班干部开展工作。学期结束时,依据每位学生的德育分,让大家评出德育考核等级:优、良+、良、及格。
  自从依“法”管理班级后,违纪现象明显减少,班风、学风有了很大转变。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西湖高级中学 3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