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高三后期学生的心理调适

作者:丁 渝




  每年的高三毕业班,总会有一些学生因心理问题而无法正常地面对高考,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我深深地感到,了解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必要的。我在实际工作中得出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第一,高三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七八岁,尽管其心理已趋于成熟,但仍具有很大的幼稚性。他们在成功和失败面前,很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或消极烦躁的情绪。对他们而言,外界的些许肯定就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满足;成绩有一两次不理想就可能失掉学习信心。所以班主任要对学生在各方面的点滴进步,都应及时肯定。2003年,我带的一位高三学生,学习成绩与其他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在连续两次失败的考试后表现得十分焦躁,几乎要放弃学习了。我找到他,跟他坐在一起,讲我曾教过的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是怎样在短短的三个月中,通过努力拼搏而考上理想大学的事例,同时客观地分析他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他焦虑心理的成因及克服的方法,使他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学会了自我心理调控。他紧张焦虑郁闷的心理得到了疏导,以正常的心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了。他的学习成绩在短时期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第二,高三紧张的学习压力使本来就缺乏交往经验的一部分学生陷入只顾埋头学习,忽略人际交往的误区。他们忽视与其他人的交往,不善于处理自己生活中的各种人际矛盾,影响了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甚至出现较大的矛盾冲突。一些学生由此而引发出种种心理疾患,导致学生退学,拒绝参加高考等严重的后果。我觉得对高三学生更不能忽视集体活动,因为集体活动对学生的心理调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除了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让他们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体验交往和互助的乐趣,减轻高考恐惧、学习紧张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外,我还召开调整心态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并适当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体育竞赛和公益活动,使学生紧张的心理得到放松,在集体活动中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班集体氛围,幸福的情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消除了心理障碍,解决了心理问题,增强了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高三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还很差。面临高考,长时间的紧张学习和摸底考试成绩的上下波动很容易使学生的心理失调。有的学生还怕考试,紧张得出汗、打哆嗦,或在考试时稍遇波折就思绪大乱,以至于原本能做对的题目也答不出来了。针对这些现象我经常对这类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在课堂上,我抽出一部分时间对学生进行应试心态和应试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在家里,我与家长配合要求学生做作业也要进行定时定量的强化训练。心理训练的结果使他们考试紧张心理得到了缓解,考试时能够正常发挥了。另外,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的安排也尽可能地做到张弛有度,减少学生精神上的困乏。高三的复习内容要紧扣《考试说明》的要求深入浅出,复习方法要灵活多样,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都有信心完成复习任务。
  我们对高三学生应该多一些关心,多一些正面引导,多一些信任和尊重,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我们要经常指导学生敢于面对挫折,要求学生和自己竞赛,和自己的昨天竞赛,积极地进行情绪自控,调适心态,排除心理障碍,使他们能够在高三后期以积极正常的心态复习功课,迎接高考。
  (联系地址:北京市第50中学 1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