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7期

现代德育的真正意蕴:人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顾晓峰




  一
  
  历史的车轮已经碾过辉煌与灾难并存的20世纪——这是一个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空前发达的世纪,也是一个人文精神与道德世界严重失落的世纪。有人说,有可能带给人类毁灭性灾难的,不在于原子弹、核武器,而在于人类心灵的空虚和残缺,在于道德的堕落。因此,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1993年在广州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认为:“未来的21世纪应把道德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德育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灵魂!
  中国的基础教育在20世纪末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责难和猛烈的抨击,而在这如潮的批评声中,道德教育则首当其冲。不可否认,道德教育效果的低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巨大的社会整体性变革中,传统德育已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面临着社会转型期的严峻挑战,也正经历着向现代德育转化的阵痛。
  造成学校道德教育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们的传统德育无视个体的主体性、道德的发展性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在德育目标上,传统的道德教育只看到大一统的德育目标及要求,而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无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道德需要,不能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使之成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从而导致了人们常说的“小学进行理想和世界观教育,而大学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这样一种无“人”的德育;在德育内容上,传统的道德教育受“阶段论”教育观的影响,对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期望值过高,希望通过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培养一个人终生所需要的道德素质,于是人们对学生进行大而全的德育,这反而导致学生丧失了道德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德育方法上,传统的道德教育把学生当作道德的容器,要求学生无条件地认同既定的价值取向,视学生为道德规范的被动的接收者,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抹杀其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束缚了个体道德人格的发展。
  这种僵化的、教条式的道德教育与处于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的新鲜活泼、不断更新的、包含着价值冲突的道德情境相比,显得那么脆弱与苍白,甚至是虚伪。这不仅降低了学校德育在受教育者心目中的威信,而且还可能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对道德取向与道德价值缺乏辨别与选择的意识与能力,多是些惟命是从、惟书惟上的奴性社会公民,甚至是阳奉阴违、言行不一,具有双重人格的伪君子,其道德素质根本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要求。
  总之,这种无视学生主体,不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常常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关键时刻或盲目从众或循规蹈矩。
  具有主体性和发展性的人的道德水准是决定整个民族道德素养的关键,现代生活和现代德育都呼唤着道德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可持续发展”引入学校德育领域,试图从德育层面上来讨论道德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二
  
  “可持续发展”本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念和战略。20世纪创造了空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然而,在人类享受由此带来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人口急剧膨胀、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遭破坏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未来及发展。面对这一严峻形势,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在这个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将之定义为“能满足当代的需要、同时不损及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之发展。”该报告不仅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思潮之一。这种“不仅要满足当下生活之需求,亦应满足未来发展之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在现代教育领域找到了它的知音。
  无独有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在其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现代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可见,从本质上讲,现代教育应该是基于现实而面向未来社会的具有超越性的教育,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教育,它更乐意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对待,更着眼于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的培养,更立足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一句话,现代教育把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视为已任,因为,只有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可能是一个能够适应频繁变化的社会的合格新人。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和核心,理应承担起培养道德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任。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可持续发展,相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应该是更为基础和核心的。可以说,当前在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出现的问题,首先都是人自身的问题,而且也都最终指向人自身的发展。因此,对道德主体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是从更深的层面上体现了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如果说促进社会发展是道德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存在的话,那么,促进道德主体的可持续性发展则凸现了道德教育的本体存在价值,因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这也是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相区别的内在特质之所在。可见,现代德育的真正意蕴是促进道德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道德主体,至少应该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主体性。可持续发展的道德主体是具有理性和自主性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人。这里特别需指出的是,所谓理性精神包含着这样两层涵义:一是理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意味着不断进取、不断超越、不断探索的精神;二是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这意味着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科学态度。自主性是指不盲目从众,富有主见,并能对其他人的独立思想持同情态度。
  第二,发展性。可持续发展的道德主体的发展性是指具有自我发展需求及自我发展能力的人。道德水平的发展,归根到底是道德需要的发展。个体内在地把道德人格的发展作为一种需求,自觉地以道德完善作为追求的目标,把道德作为获得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对象物,在现实生活、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和精神品质,实现向某种最高的善的归依的渴望,这样的主体才具有了人的可持续发展性。
   可见,我们标举道德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表达了一种价值理想以及在应然的意义上对道德教育所作的价值追求。无视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教育,也许能造就“遵父母言、听老师话”的顺从学生,造就泯灭个性和缺乏自主的良民、顺民,但永远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富有反思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对道德主体可持续发展的观照,使学校德育获得了与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相一致的品性与意蕴,而这也正是学校道德教育之本真所在。
  
  三
  
  既然已经到来的21世纪给学校道德教育赋予了“道德主体可持续发展”的新期待,学校和广大德育工作者没有理由不予以积极回应。否则,学校的道德教育将会日趋不识时务(对于社会期待而言),日趋对牛弹琴(对于学生需求而言),日趋陷入既不为社会所赞许,又不为学生所喜欢的窘境。“道德主体可持续发展”,确已成为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不能不承担的一项刻不容缓的根本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绝非轻而易举,它向现代学校德育和广大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
  
  1.培养道德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德育必须注重开放性
  开放性一方面体现在对既定道德价值取向与道德规范本身的态度上,将道德价值取向与道德规范视为一种开放的系统,以辩证、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系统的合理性,允许学生怀疑,允许学生出现与之相悖的行为,允许学生通过自己的真实的道德生活来体验与认识这一系统,允许学生经由开放式的价值澄清过程而最终“自主”地得出其认为正确的或合理的结论。另一方面,这种开放性还体现在学校德育对其所面临的道德环境的态度上。在社会日趋价值多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在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时代,学校德育已无法将德育环境中对其不利的那一部分因素采取“鸵鸟政策”予以回避,无法堵塞学生在校外接触这些因素的各种途径,学生毕竟是现实社会的人,而且德育所影响的人最终也将在社会中生活,市场经济所提供的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最终要靠具有自觉性、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个体自己作出选择,与其听任这些不利因素自然地影响学生,不如在学校德育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之进行分析、比较与鉴别,使不利因素朝有利于学校德育的方向转化。
  
  2.培养道德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注重师生关系的民主性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教师被赋予至尊的地位,扮演着价值法官的角色,而学生被认为是道德的容器,扮演着道德规范的认同者与遵从者的角色,形成了“我讲你听”的专制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等级主义的,其结果必然压抑、束缚学生的发展,而且有时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招致他们或明或暗的抵抗,使学校德育无法落到实处。因此,学校德育在为培养学生的主体发展性而作出改革时,必须注重师生关系的民主性。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真正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将其视为道德学习的主体,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成为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过程。具体而言,教师应以朋友的姿态与学生相处,不以法官、裁判自居,不是简单地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给以一锤定音的道德裁决,而是作为道德顾问,进行富于启发性的道德评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一些允许思考与发展的道德要求,对于与学生共同面临的道德现象和道德情境,与学生一起商讨,共同探索新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
  
  3.培养道德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加强学校德育的实践性
  当前的学校德育,说到底,所着力解决的只是学生的道德认识问题,而道德认识的逻辑却并非必然导向道德行为,道德认识能力的提高也并不意味着道德行为能力的提高。这种以反复的教化与空洞的“说教”培养出来的学生,面对着鲜活的多变的道德情境将会感到束手无策,无法迅速地表现出与道德规范相应的道德行为;相反,有些人可能会采取阳奉阴违“两面派”的策略,作出与道德认识完全相反的道德行为。可见道德行为从根本上带有很强的实践性,道德主体需要自己在学习中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才可能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加强实践性,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实践能力。
  加强学校德育的实践性,一方面,学校在进行道德知识教育的同时,要强化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养成教育中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德育不应只呈现给学生空洞的道德教条,还应将各种生动活泼的道德情境呈现给学生,将真实的社会呈现给学生,敢于并善于进行阴暗面教育,正视社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并充分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力,让学生成为道德学习的主体,在自觉的主体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选择。
  未来的教育要突出一个“人”字,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应该是具有发展性的人。保证人的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保证道德主体全面的、长久的、强劲的发展能力,这是时代对现代德育的呼唤,这是社会改革和德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这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明智选择!
  (联系地址: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21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