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周恩来同西哈努克的特殊友谊

作者:郇心强




  周恩来总理一生呕心沥血,为中国同柬埔寨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与西哈努克亲王建立了特殊友谊,赢得了西哈努克的高度评价和尊敬。西哈努克在回忆录《我所交往的世界领袖》一书中写道:“在我所结识的世界领袖中,周恩来是我认为最杰出的两位人物之一,另一位是法国的戴高乐。以周恩来的才华和品德,他可以成为任何一个民族的领袖并建立卓越的功勋。”并称“最为崇拜的两位人物是戴高乐与周恩来”。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曾在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工作。柬埔寨发生朗诺政变导致中国撤馆后,我回到北京,在柬埔寨外宾接待办公室(简称“柬接办”)参加接待西哈努克亲王等柬埔寨外宾的工作,直至1974年底离开“柬接办”。周恩来总理同西哈努克亲王之间交往的音容笑貌,至今不时在我眼前浮现。
  
  万隆会议初次相识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万隆会议。包括周总理在内的29个亚非国家的政府首脑参加了会议。西哈努克亲王以柬埔寨政府首相的身份出席了会议。
  
  周总理在大会发言中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主张,充分表达了新中国外交的宽容大度和高尚的和解精神,受到与会者的广泛推崇和普遍赞誉。西哈努克亲王聚精会神地看着讲坛上的周恩来总理,认真聆听着翻译转述的周总理的每一句话。令西哈努克亲王特别感动的是,周总理在发言中,专门发表了一个关于柬埔寨奉行中立政策的声明。他高度评价了柬埔寨在西哈努克亲王领导下所进行的争取完全独立的斗争,并表示完全尊重柬埔寨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与柬埔寨的外交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以使小国的主权得到保证,理所当然地得到包括柬埔寨在内的各亚非国家的赞同。由此,西哈努克亲王更是增加了几分对周总理的敬意和钦佩。
  万隆会议期间,周总理邀请西哈努克亲王和柬埔寨代表团几位主要成员出席专门为其举行的招待会。周总理温文尔雅、平易近人的态度博得了西哈努克亲王的好感,他立即答应了周总理的邀请。周总理亲自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到宴会厅,宴会气氛亲切融洽,宾主谈笑风生,柬埔寨客人都感到中国不分国家大小,平等相待,一视同仁。席间,西哈努克亲王高度赞赏周总理在大会上的讲话,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以使像柬埔寨这样的小国的主权得到保证,因此柬埔寨愿意承认并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西哈努克亲王还邀请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年内访柬。周总理愉快接受了邀请,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邀请西哈努克亲王在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之前访华。西哈努克亲王也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
  
  平等相待促成建交
  
  万隆会议后,中柬两国关系有所发展。但由于柬埔寨执行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坚持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国民党当局之间采取“一律看待”、“一碗水端平”的态度,不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1956年2月,西哈努克亲王访华。在北京首都机场,他受到一个国家元首的最高待遇。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对他的到来由衷地高兴,伸出双手与他紧紧相握。周总理同西哈努克亲王会谈时,亲王提出:由于柬埔寨奉行独立、和平与中立的政策,柬中关系目前先通过间接方式保持接触。周总理立即表示赞同。当亲王向毛泽东主席表示柬中目前建交尚有困难时,毛主席表示,“柬埔寨处境困难,我们可以等待”。
  西哈努克亲王对中国的首次访问,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果。在当时中国经济不富裕的情况下,根据中柬双方签订的经济援助协定,中国无偿地援助柬埔寨价值800万英镑的物资和商品,援助建设三座大型工厂:磅湛纺织厂、金边附近的岱埃胶合板厂和桔井省的川龙造纸厂。到1958年,中国又援建三座工厂:贡布省的乍格雷丁水泥厂、金边附近的斯栋棉吉玻璃器皿厂和在马德望省的第二纺织厂。
  西哈努克访华推动了中柬两国关系的发展,双方达成了互派经济代表团的协议,为后来两国建交打下良好基础。一批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开始抵达金边,一批中国援建项目开始筹划实施,在暹粒省建设一个国际机场的方案也提上议事日程。
  按照毛泽东主席和周总理的指示,决定把中柬两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作为大小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一个范例。1958年6月30日,陈毅副总理发表声明,谴责南越在美国支持下对柬埔寨的侵略,对柬埔寨维护领土完整的努力表示支持。中国的态度在金边引起热烈反响。由于中国在政治上与柬埔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经济上无偿援助,外交上大力支持柬埔寨的正义立场,1958年7月17日,柬埔寨分别举行国防会议和内阁会议,决定放弃过去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国民党当局“一碗水端平”的政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翌日,西哈努克亲王致函周总理,提出两国间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建议。接到信件的第二天,周总理便复函西哈努克亲王,同意建交,并表示决不吝啬自己的力量支持柬埔寨维护独立主权、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从此,西哈努克亲王与周总理结为忠诚可靠的朋友。
  
  患难之中友谊加深
  
  1970年3月18日,美国策动柬埔寨朗诺—施里玛达右派集团的反动政变,趁西哈努克亲王出国访问之机,宣布“废黜”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政变发生后,毛泽东主席和周总理高瞻远瞩,立即作出继续支持西哈努克亲王的决策。3月19日,西哈努克亲王按原计划自莫斯科抵达北京,中国仍按照国家元首的规格隆重接待,西哈努克亲王深受感动。5月5日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成立,中国承认其为柬埔寨唯一合法政府,同时宣布正式断绝同政变集团早已断绝的一切外交关系,撤回金边使馆。但由于金边当局无理阻挠,直到5月25日撤馆工作才得以完成。西哈努克亲王在中国一住就是五年多,直到1975年9月才返回金边,成为在中国逗留时间最长的外国元首,也是亿万中国人民最熟悉的外国元首。柬埔寨成语说:“患难之中识敌友。”西哈努克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周总理和中国的坚决支持,深感周总理和中国是柬埔寨最忠实的朋友,“是可以信赖的”。
  
  西哈努克亲王在朗诺政变后抵京初期,情绪低落,思想不太稳定。周总理倾注了大量心血做西哈努克的工作,在亲王到京后的第一个月,周总理几乎每天到钓鱼台国宾馆同他会谈,鼓励亲王坚持反对美帝及其走狗朗诺集团的正义斗争,表示中国坚决给予支持。会谈次数之多、时间之长,在中国外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北京的许多外交场合,只要一有机会,周总理总是尽可能邀请西哈努克亲王参加,热情地把他介绍给中国的一些新老朋友。对于西哈努克亲王在中国期间的生活和他出访参观等活动,事无巨细,周总理都要亲自过问,并让人为亲王的外出安排舒适的专列或专机。从1970年西哈努克亲王到中国至1975年离华回柬埔寨的五年中,他访问了朝鲜、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伊拉克、埃及、苏丹、坦桑尼亚、赞比亚、乌干达、索马里等国,全部都是乘坐周总理特别为他安排的专机。另外还有一架专机装运亲王在出访中要赠送的礼品。每一次西哈努克亲王出访,周总理都坚持亲自到机场迎送,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西哈努克亲王感动不已。
  西哈努克亲王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1970年到1975年间,我成了一个被罢黜的国家元首流亡于北京,在此期间,周恩来从未停止向我表达他非同寻常的问候、关切与尊敬。”“我与周恩来之间的友谊的确是非常特殊的。在北京的那几年忧心忡忡的日子里,无论是周恩来有事同我商议或是我有事与他会面,他总是不让我劳神去他的办公室或住宅,我再三恳求也无济于事。除非纯粹的社交应酬,他总是坚持要我同意他来拜会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