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我所见过的四位日本首相

作者:林晓光




  由于从事中日关系的学习和研究,笔者对于日本政坛上翻云覆雨的政治家们多少有一些了解,并且在几次东瀛之旅中与几位担任过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的著名政治家有过一面之交或短暂的谈话。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的日子里,把这些点滴的印象记录下来,就算做是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长河中的几点吉光片羽吧。
  
  观摩剑道识桥本
  
  如果从我与几位日本首相见面认识的时间顺序上来排列,1996年1月到1998年7月担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的桥本龙太郎应该是最早的一位。
  1997—1998年,我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邀请,以“中日两国国内政治的变动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为课题,到日本立教大学法学部,作为客座教授,从事课题研究和搜集有关中日关系史以及日本对华政策的资料。日方合作者是日本著名的中国政治研究专家高原明生教授。其间,为了扩大学术视野,了解日本学术界的研究现状,以及与更多的各国学者进行交流,我除了每周用3个整天到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查找中日关系史和日本外交的相关资料之外,也经常到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法政大学、中央大学、明治大学等各个学府或国际问题研究所、霞山会、东洋文库等研究机构去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其中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到日本庆应大学去,或者听课、听学术报告,或者参加学术研讨会。
  日本各个大学的学生社团包括体育团体都很活跃,经常组织各种比赛活动,如东京六大学的棒球联赛就是每年的一大赛事。一到赛季,各大学的学生和拉拉队都会跟随本校的球队转战各大体育场,为本校的球队呐喊助威。其中早稻田大学与庆应大学的“早庆战”更是重头戏,凝聚着两大名校的“恩怨情仇”,就像英国的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的划船比赛一样,也是历史悠久的对抗赛,历来吸引着众多“粉丝”的目光。
  在庆应大学的众多学生体育团体中,剑道部是由来已久、声名显赫的一个,我们在学习日语的教科书中就已经有所耳闻。因此,当1998年11月庆应大学剑道部举办比赛的时候,法学部的国分良成先生就请我们几个客座教授去观看比赛。虽然我对剑道比赛一窍不通,但是感觉到这是一个了解日本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的大好机会,于是欣然前往。说起来很有意思,作为庆应大学剑道部的部长,国分良成本人并不练习剑道,只是喜欢这项体育运动而已。
  剑道比赛是在庆应大学日吉校区的体育馆进行。日吉是东京与横滨之间的一个小城区,从东京乘坐电气火车需要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其间还要换乘一次。
  在剑道比赛之前,我们在体育馆外面看见了桥本龙太郎。原来,桥本龙太郎不仅是庆应大学的毕业生,而且还是一位剑道高手,在校学习期间就酷爱剑道,是剑道部的积极分子,并且长期担任庆应大学剑道部的部长。进入政界后,尽管政务繁忙,但他仍然坚持练习剑道,当时仍然担任着庆应大学剑道部的名誉部长。只要有时间,他总是会来母校观看剑道比赛。当时,他刚刚下台,不再担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但仍然是国会众议院的资深议员,仍然是执政的自民党内最大派系——桥本派——的领袖,因此也仍然是日本政坛上呼风唤雨、炙手可热的实力派政治家。因此,不管他到哪里,身边总是围绕着几个神情严肃、目光警惕,戴着耳麦、不时巡视着周围情况的黑衣男子,看来就是他的保卫人员了。
  桥本龙太郎的个子并不高,但是西服笔挺、皮鞋锃亮,头发梳得一丝不乱,一如以前在电视上经常看见的那样。国分良成把我们介绍给他,我们各自介绍了自己从哪个国家来、学什么专业、在日本的哪个大学、从事哪方面的课题研究等,然后彼此寒暄问候。随便聊了几句之后,就请他跟我们一起照个相。桥本龙太郎满口答应,并且第一个在体育馆门前的台阶上找好了位置,见随行的几个保镖分散开了,我们也走上前去站在台阶上,于是就留下了这一张不无纪念意义的照片。
  
  把酒言欢晤村山
  
  
  村山富士是我所认识的第二位日本首相。村山富士身材颀长、面貌清癯,是一位慈祥和蔼的长者,尤其是那两道长长的、雪白的寿眉,更是引人注目。以至于每次看到他,我都会想起山中寺院里那与青灯古佛为伴、整日坐禅诵经的得道高僧。
  村山富士是1994年6月到1996年1月出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的。当时正是日本政局进入了战后以来又一个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的风雨飘摇时期,政治力量此消彼长,政治人物纵横捭阖,政治局势瞬息万变。对于长期在野的社会党来说,政局的动荡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就看当时担任社会党委员长的村山富士如何应对和把握了。
  1993年,自1955年以来一直执掌日本中央政府权力的自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干事长小泽一郎率领一批自民党议员扯旗造反、另立山头,对于在野党提出的对自民党内阁的不信任案投了赞成票,导致当时的宫泽喜一首相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宣布解散国会众议院、举行选举。选举后,自民党失去了在国会众议院的多数地位,不得不将政权拱手相让,八个在野党联合组成不包括自民党的多数派内阁联合执政。战后以来自民党“一党独大、长期执政”的“55年体制”宣告崩溃。1994年,在野党联合内阁解体,自民党、先驱新党与社会党组成联合内阁,时任社会党领袖的村山富士被推举为首相。
  村山富士首相在任期间的1995年,正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为了表示对侵略战争的反省和对亚太地区曾经遭受侵略国家的忏悔,村山首相竭力推动日本国会通过一项“非战决议”,并且由内阁出面发表声明,承认当年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并表示深刻的反省。这一政府声明所表明的历史观和战争观为以后历届日本政府所承认和延续,成为日本官方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立场。这一立场也得到了亚太地区曾经遭受过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国家和人民的认可。村山富士从内阁总理大臣的职务上退下来以后,积极从事日中友好活动,担任了日中友好协会的名誉会长。
  2003年的秋季,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率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代表团访问日本,笔者也忝列其中。到达东京的第二天晚上,日中友好协会举行宴会招待我们,村山富士作为日中友好协会的名誉会长以主宾身份出席。记得那是在筑地附近的一家高级日本料理店,在铺着榻榻米的日式房间里,中日双方的出席者分别在长条餐桌的两边,两两相对就坐。村山富士和孙英先后发表了简短而热情的讲话,话音一落,盛在精致器皿里的一道道精美的会席料理就顺序送上桌来,大家边吃边聊。村山富士和孙英通过翻译交谈,其他的出席者要么懂一点日语,要么会说一些汉语,在交流上面并无太大的困难,于是大家就无拘无束、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气氛热烈而又轻松愉快。
  宴会结束后,为人随和的村山富士跟中国方面的出席者一起照了相,还为我们几个人签了字,并跟每一个人握手告别,真诚祝愿中日两国世代友好。中日学术交流史上的这一段佳话,虽然未必会载入史册,但确实在我们中方代表团的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留下了值得永远记取的美好回忆。
  
  一面之交中曾根
  
  在日期间,我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国际研讨会,以开拓研究视野,了解学界动向,汲取最新学术成果。于是因缘际会,在中日之间一次第二管道的民间战略对话会上,我很偶然地与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有了一面之交。
  中曾根康弘是1982年11月到1987年11月出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的,在任长达5年之久,在首相任期平均不足2年的日本政坛,也算是长期任职了。他在任期间,提出了日本不仅是世界经济大国,也要成为世界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开始了日本政治大国化的进程。从内阁首相的职位上退下来之后,中曾根一直担任国会议员,在政界依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坚决反对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但是2003年,小泉利用担任自民党总裁可以决定党内国会议员候选人名单的权力,以年龄过高为由,决定不再将中曾根列入自民党推举的议员候选人名单。中曾根虽然一千个一万个不情愿,并且试图以独立参选来对抗,但终于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放弃对抗,退出政界,归隐山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