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胡耀邦和甘肃青年团的工作

作者:邹雅林




  1952年8月10日,胡耀邦到团中央工作,不久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在他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期间,我多年从事团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前,我参加了革命,新中国成立初调至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西北工作委员会机关报《新青年报》和《支部生活》担任记者、编辑、编辑组长,1954年任甘肃团省委副秘书长和《甘肃青年报》常务副总编辑,1959年在“反右倾”运动中受到处分,被送到甘南牧区劳动改造,从此离开甘肃团省委。
  1954年10月至1959年上半年四年多短暂的时间,是我在甘肃团省委工作的亲身经历,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期。其间,甘肃团省委和《甘肃青年报》在实践中遵循团中央和胡耀邦的批示,用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按照青年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下面,我根据个人保存的资料及记忆,对这一时期胡耀邦与甘肃团的工作的几件事做一简单记述。
  
  “雅林同志,你现在可以交卷了吧?”
  
  1952年8月10日,胡耀邦到团中央工作。8月23日和30日,毛泽东两次主持召开会议讨论青年团的工作。毛泽东说:“青年的特点是英勇积极,知识不足。面对着一个新的时期,学习是更加特别突出的任务。”“要把每个团干部搞得实在些,除了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党的政策而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努力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胡耀邦于8月25日至9月4日主持召开青年团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当前工作的决议》。会上,胡耀邦满腔热情地作了《在毛主席的亲切教导下把青年工作更加推向前进》的报告。他说:“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我们在决议中指出了引导青年善于学习,是青年团今后的一个‘更加特别突出的任务’。并因此明确地规定了‘关于学习的问题,关于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问题,关于青年团如何协助党教育好整个青年一代的问题,乃是青年团测验自己工作的标志’。”
  10月27日,甘肃团省委及时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青年团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当前工作的决议》,认为:“关于决议中指出的为了更好地工作,‘学习就成为中国青年更加特别突出的任务’,过去我们对此曾有概念的了解,但实际认识不深,虽然也曾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对青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抓紧了对基层团干部与部分团员的培训,收效较大;但缺点是有些地方通过中心工作和实际斗争有意识地对青年和团员进行教育不够,在工作中有单纯完成任务和重量不重质的现象,同时在宣传工作上还有某些脱离实际、孤立进行教育的现象。”会议决定:“继续贯彻通过党的中心工作和各个实际斗争向青年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方针……在提高阶级觉悟和爱国主义思想觉悟的基础上,鼓舞青年农民和团员学习文化、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和先进丰产经验。”这是目前见到的甘肃团组织把组织青年学习和向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最早和最重要的文件之一。
  在青年工作中,胡耀邦非常重视加强舆论引导与教育的作用。1952年秋,他刚到团中央工作就找《中国青年报》的几位同志谈办好团报的问题。他认为:“团中央之所以要办《中国青年报》,就是为了通过它指导青年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报纸是个号角,要吹着人们前进的,因此声音必须宏亮,力量微弱,战斗性便不强,就不能很好地引导与鼓舞大家前进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地加强团报的战斗性。
  根据团的工作需要和胡耀邦的指示精神,甘肃团省委于1954年11月19日决定创办《甘肃青年报》,报请中共甘肃省委和团中央批准,于1955年1月正式出版。
  《甘肃青年报》是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四开四版的七日刊(后来改为周三刊)。其“方针与任务是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农村青年,引导他们积极参加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充分照顾青年特点,满足他们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的要求;指导县、区团委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加强团的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 。“培养农村团内外青年成为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有知识、守纪律、勇敢、勤劳、朝气蓬勃,在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团省委常委会非常重视运用《甘肃青年报》指导团的活动。《甘肃青年报》创刊号出版时,甘肃团省委书记贺进民、副书记申效曾带领部分常委和各部门负责同志到报社进行祝贺,表示关怀与支持。申效曾从担任团省委副书记到第一书记一直主管《甘肃青年报》的工作,他领导报社的原则是“既放手又不丢手”,让工作人员感到既有领导大力支持,又能热诚待人,无碍手碍脚之处。他说他要以胡耀邦为榜样,从编辑计划的制定到报纸社论的撰写,从重要消息的采编到版面安排,都尽可能直接参与,并把办好团报和团校,看做是青年团的两项基本建设,是开展工作的两个重要工具。《甘肃青年报》创刊后,受到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欢迎,并且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在1957年5月团中央举办的宣传工作讲习会上地方团报评比中,《甘肃青年报》名列全国地方团报的前5名,并且受到过胡耀邦的表扬。1957年胡耀邦结束在苏联参加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后,从莫斯科经乌鲁木齐来到兰州,我随同团省委领导到兰州饭店去看他,当他同我握手问好时,他高声说:“雅林同志,你现在可以交卷了吧?”胡耀邦这样强的记忆力,使我非常吃惊。他所说的“交卷”之事,指的是在1955年全国地方团的报刊总编辑座谈会上问我:“你读过《红楼梦》吗,是否知道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在宣传方针上犯了什么错误?”当时我没答上来,事过两年他又提及这件事。我当即回答:“耀邦同志,现在我明白了。刘姥姥进大观园在宣传方针上犯的是立场错误,是方向、路线错误。她本人是贫农,可是却给封建贵族贾府说好话,宣传贾府这也好、那也好,还说王熙凤拔根汗毛比她的腰还粗。”胡耀邦听后笑着说:“要得,这就对头了。现在的情况比1955年复杂得多了,办报纸万不可在立场上、路线上犯错误。我现在要说的还是在那次座谈会上说的那句话:‘只要方针路线正确,就要朝气蓬勃、奋勇前进!’你们《甘肃青年报》发行多少份?”我回答:“5万多份。”胡耀邦说:“好哇!比欧洲一些国家全国性的报纸发行量还要多,很有成绩,干得很好嘛!”胡耀邦的上述指示成了我的座右铭,我牢记团报在宣传方针上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离向团员、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大方向,千万不能犯方向、路线上的错误。这对今天从事青年工作的同志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出席甘肃省团委第四次全体会议
  
  胡耀邦在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时始终认为:“党的领导是团的生命线”,“保证党的领导是青年团全部工作中之最主要的一件事”。他在1956年9月中共八大上《把我国青年引向最伟大的目标》的发言中说:“在青年运动上,我们党一直认为应当建立一个能够团结和教育广大青年的核心组织。过去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青年组织,都曾经吸引了广大青年,对整个革命事业作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在组织问题上,我们却有过两次不同的教训:国内战争时期的共产主义青年团,只强调先进性的一面,忽视了群众性的一面,结果产生了关门主义,成了第二党;抗日战争后期的青年抗日团体,又因为缺乏先进组织作骨干,结果流于松懈无力。所以党中央在1949年建团决议里就规定了,现在的青年团,必须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这就为保证党对青年团的领导奠定了坚实基础。1958年8月,共青团三届三中全会为进一步保证党对共青团的领导,决定:为了今后更好地实现党交给我们的任务,为了使青年运动更加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团作为党的助手的作用,在青年团工作的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党性,并且在全团干部和全体团员中牢固地树立服从党的领导的思想。应当使全团干部和全体团员更加明确认识,党的领导是团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最根本的保证。我们团的全部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和带领青年永远跟着党走,为实现党的纲领和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任务而斗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