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刘群先:出类拔萃的女豪杰

作者:秦福全




  刘群先是秦邦宪(博古)的夫人,在大革命时代是无锡名扬一时的女工领袖;在长征中又是周恩来亲点的妇女队长;在抗战初期是中国工会的女领导人。后来她去苏联治病,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牺牲。
  
  名扬一时的劳工领袖
  
  刘群先生于1907年,比博古大两个月,是4月初出生的。
  1925年初,刘群先在无锡申新纱厂做工时,结识了一位修机器的老师傅,他曾经参加过上海的工人起义,他很喜欢给刘群先讲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军和北伐的故事,刘群先听得着了迷,知道了许多外面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刘群先喜欢提问题,总问为什么?老师傅都详尽地一一回答。老师傅又给她一些进步书籍让她阅读。刘由于出身贫穷,小的时候只上过一年学,看书阅读很费劲,老师傅一有空就教她识字写字、看报纸。主要看无锡孤星社发行的小报《血泪潮》和《无锡评论》半月刊。刘群先印象最深的是《血泪潮》报头上印的“精忠报国还我河山”八个大字,还有半月刊上刊登的一篇文章《病榻琐记》,作者是邦宪,文章内容是:……躺在病榻上回想起前些天“五卅惨案”消息传来的情景,心中无法平静。在上海南京路上发生了一个空前惨案,帝国主义者居然对游行群众开枪镇压,杀害了十几个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他们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挽救危亡的中华民族,上街振臂高呼,唤醒国民奋起反帝的民族精英,他们是不惜为国牺牲、肝脑涂地的民族烈士。南京路上的鲜血是我们民族自决的色泽,它把帝国主义者的假面具一概打破了。意想及之,热血如沸,披衣起坐,欲拔剑起舞。朋友们记着吧!血耻未雪,吾民何日能忘,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这是刘群先在刊物上第一次知道了邦宪。以后她特别喜欢读邦宪主编的《无锡评论》,每次出刊她都要去买一本,认真阅读,再把其中关切到女工利益的文章读给大家听。
  在老师傅的启迪下,刘群先有意识地在工人中联络了一些较亲密的女工,酝酿组成一个团结的实体。不久,在她的鼓动和带领下,女工们自发成立了工会,大家推举刘群先当主席。刘群先看到老师傅和一些从上海来厂里的女师傅们经常借用她的宿舍开会,也要求参加他们的活动,于是1925年10月她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厂建立了党支部,刘群先被选为党支部的宣传委员。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工厂成立了申新纱厂工人俱乐部(工会),刘群先担任俱乐部副主任兼组织干事。俱乐部成立后,办的第一件大事,是解救在六月因响应“五卅惨案”后上海工人提出的罢工倡议,在罢工游行中被捕的12位工人,他们各被判了12年徒刑,罪名是共产党。其实他们都是进步青年,并不是共产党员。俱乐部出面和厂方谈判,要求老板荣德生出面保释他们出狱,否则就要罢工、游行示威。由于这个厂有一万多工人,上街游行对政府威胁很大。厂方慑于工人的声势,终于答应要求,12位工人无罪释放回厂工作。这次斗争大大提高了俱乐部在工人中的威信和社会上的地位。刘群先作为女工代表在谈判中表现出来的才干让人折服,引起无锡县委书记兼无锡总工会主席秦起的注意,不久便调她去担任县委妇女运动部任部长。
  1926年春节过后,刘群先遵照秦起同志的指示,进入庆丰纱厂,帮助这个厂的女工建立工会。到了这年夏天,刘群先在厂里发展了一百多名党员,随即成立了庆丰纱厂中共党支部和工人俱乐部(工会)。10月,秦起同志又调刘群先去丝厂开展工作,丝厂男工多一些,斗争比纱厂激烈,不但要和资本家斗,还要和工人中的坏习气斗。他们搞了一次罢工,有二十几名工人被捕,后来释放了几名,直到军阀张宗昌逃跑,才全部释放回来。
  1927年2月,北伐军即将攻占无锡,秦起同志号召举行一次总罢工迎接北伐军。无锡所有的工厂,总计有三万多工人参加。军阀张宗昌的守城部队一仗没打就弃城逃跑了。国民革命军进城后,工会便公开活动了,刘群先作为工人代表与资本家进行谈判,结果工人增加了工资,缩短了劳动时间,饭后也有了短时间的休息,每月给工作优良者四角钱的奖金也恢复了。刘群先成为无锡一个著名的劳工领袖。
  4月初,无锡总工会派刘群先代表无锡工人和秦起一起去参加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劳动大会。就在此时,风云突变,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无锡和上海一样,工会被破坏,工人遭屠杀。秦起同志也被国民党杀害了,当时他才27岁。
  6月,刘群先到武汉参加全国劳动大会,在会上她汇报了无锡纱厂女工与资本家斗争的情况,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工人运动、杀害革命积极分子的罪行。大会推选刘群先代表中国女工去莫斯科参加世界劳动大会。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长李立三还批准她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参加世界劳动大会的中国工人代表团共20人,分两批前往莫斯科,刘群先是第一批,7月中旬从武汉出发经广州到香港,再从香港乘船到巴黎,再乘火车到莫斯科,转了半个地球。10月初,刘群先进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学习,学制三年,从1927年秋到1930年冬,主要是学文化和学俄语,从第三年开始增加国际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课程。
  1927年12月,世界劳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各国工人阶级都派代表来参加,总计有一千多人。在中国工人代表团里,刘群先第一次见到了博古,他是代表团的翻译,也是“中大”的同学。刘群先是读邦宪(博古)主编的《无锡评论》走上革命道路的,俩人又都是无锡人,刘群先的一口无锡话使他们一见如故。大会闭幕时,苏联妇联宣布宋庆龄女士来到莫斯科,妇联下午开欢迎会,各国代表可以去领票。刘群先很想一睹宋庆龄的风采,聆听她的演讲。但宋庆龄是用英语演讲,而博古既懂俄语又懂英语,刘恳请博古留下和她一起听宋庆龄演说,博古答应了。宋庆龄主要讲了女权运动和童工问题。散会后他们一起步行回“中大”,一路上刘群先向博古讲了无锡的工人在国共分裂时期与国民党的斗争,无锡人民在国民党屠刀下遭受的深重苦难。博古向刘群先介绍了苏联的情况和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两人谈得很投机。从此,每逢刘群先在课余时间或休息日去莫斯科近郊的工厂参观,了解苏联工人的生产、生活和工会活动的情况时,博古常常陪同她一起去。他们在一起感到很开心,渐渐地感情升华,1928年5月他们决定结婚。博古送给刘群先一条裙子和一双皮鞋,这是她第一次穿裙子和皮鞋。
  1928至1929年,“中大”的学生中发生了激烈的派别之争,即所谓的“托派”和“斯大林派”之间的斗争。最后有的“托派”学生自首悔过,有的退学返回中国。1930年4月初,博古和刘群先带着刚刚出生的儿子,提前回国。他们乘火车经西伯利亚到海参崴,再坐客货轮经日本海峡到达上海。
  
  转入苏区开展工会工作
  
  刘群先回到上海后,任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负责上海地区的工人运动。
  当时在上海,国民党扶植的黄色工会有相当大的势力,处处阻碍和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赤色工会开展工作。刘群先既要支持工人的正当要求,维护工人的基本利益与资本家斗争,又要和黄色工会腐蚀工人的斗志作斗争。黄色工会依仗国民党军警的势力,经常无故抓人,私设公堂,刑讯逼供。刘群先就号召工人拧成一股绳,握成一个拳头,组织工人纠察队和黄色工会的恶势力斗。对被抓工人,则想方设法进行营救,必要时举行罢工游行,迫使厂方和军警放人。刘群先告诫工人,不要游离于集体之外单独行动,或者搞所谓的“中立”,那都是十分危险的。她要求各个工厂的共产党支部督促每个共产党员、工会会员和积极分子,到工人群众中去,和工人兄弟姐妹交朋友,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做到赤色工会和工人血肉相连,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