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6期


毛泽东和国民党上海执行部

作者:杨天石




  1924年1月,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月31日,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召开全体会议,决定在上海、北京、汉口等地成立执行部,以加强这几个地区的工作,毛泽东被派到—上海执行部。2月中旬,毛泽东从广州到上海,和共产党人罗章龙、王荷波、恽代英、沈泽民、邵力广、瞿秋白、施存统、邓中夏、向警予、张秋人等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作。据规定,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管辖范围除上海外,还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四省;、2月25口,由胡汉民主持召开第一次执行委员会。会议通过胡汉民、叶楚伧、汪精卫为常务委员,邵元冲为文书科主任,未到以前,由毛泽东代理。会议还通过胡汉民任组织部长,毛泽东任秘书。此后,毛泽东还陆续被—L海执行部任命为平民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合作运动委员会委员两项职务。工作之一,办理党员登记 建设国民党基层组织
  根据《上海执行部组织部办事细则》,部长的任务是“总揽本部事务”,“本部会议任主席”,秘书的任务是“协助部长,办理本部事务”。由于胡汉民是国民党元老,事务繁忙,因此纫织部的实际事务都落在毛泽东身上。现存胡汉民致毛泽东函(手迹)云:
  顷得 觉生先生来书,要取《宣言》十份,《党章》十份及《民国日报特刊》一份,入党表、登记表各四十份,愿书二十份,请即交其来人为幸!此上润之我兄。
  弟汉民
  十七
  函侧有“请罗先生照发。十八。”等字,应为毛泽东所批手迹。罗先生,指罗章龙,时任组织部组织指导干事。函中所称“觉生”,指居正,国民党元老。《宣言》,指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民国日报特刊》,指上海《民国日报》为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所编辑的特刊。当时胡汉民45岁,毛泽东31岁,但胡却称毛为“润之我兄”,自称为“弟”,可见二人关系融洽,胡很器重毛。
  第一次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后,各地国民党的首要工作是办理党员登记。3月中旬,上海执行部发表《通告》第一号、第二号。第——号宣布凡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入党者,“无论何人,均须重新登记”。第二号宣布:“凡明了本党宣言、章程、愿意入党者,即由党员二人负责介绍于区分部执行委员会,区分部执行委员会即将入党表一纸交本人,照表内各项详细填明。”同时公布的还有《上海执行部公函》,要求党员填表时说明“现在愿为党作何事”,“将来愿为党作何事”,“对于现社会的见解及态度”,“对于本党意见”等项。上述《通告》及《公函》均应为毛泽东手笔。
  毛泽东的工作做得很认真。至今国民党档案中还留存部分国民党人致毛的公函及毛阅后的批注。如:3月10日陈白致毛泽东函云:
  本区代表会议已定十六日午后二时在敝校举行,请转问胡先生,届时恳其莅会或委派代表驾临,指示进行为祷!
  《宣言》、《党章》等件,亦有党外人士欲索阅者,能否再发下若干?入党表一种’,举办登记时,亦尚需用,望并发若干。
  委交第四区分部宣言等一件,姑吏人送上,究应如何处置,请核示-倘不妨暂为保管,可仍带下,当待十六日会期,交与该区分部代表。
  敬祝我们主义光明。 弟陈白 三月十四日
  本函所用为万竹小学十周纪念信笺,函中有“敝校”二字。据此可知,陈白系该校教员。函末有陈白附言:“关于区党部执行委员人数,依照党章第十·章六十九条,应由中央执行委员会规定之,本区执行委员人数,应规定儿人,请示。”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总章》规定:国民党以全国代表大会、地方代表大会、地方党员大会为各该党部之高级机关;其基层组织为“区分部”,设区分部执行委员;区分部之卜为全区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区执行委员会,组成“区党部”。据本函可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成立后,即根据《总章》,酝酿召开各区代表会议,成立区党部。
  预定在同日召开代表会议的还有第六区。该区第一区分部史以鉴致毛泽东函云:
  此间今已决定于本月十六日(星期日)下午二时借座此处同济大学工科楼上十二号(丁立俱君招待)开区代表大会,预备成立区党部,祈代定开会秩序,届时简代表到会指示一切。幸甚!
  此函不仅将会议时间、地点通知毛泽东,而且要求毛“代定会议秩序”,可见毛与下级党部关系之深以及下级党部对毛的信赖。
  现在可以见到的国民党人致毛泽东的信件,还有:
  4月29日孙镜函,要求发给“本党《总章》十份”。
  4月30日“正”函,代表“杨行区分部”请求发给:入党愿书五I—份、《民国日报特刊》五十分、《总章》及《宣言》各二十份。函侧有毛泽东批注:“已复。照发。”
  5月下旬蔡林蒸函,声称已有同志9人,将召开成立会,邀请毛泽东、罗章龙前来“指导—、L刀”。函侧有毛泽东批注:“业已成立区分部,执行委员蔡林蒸、何量澄(?)。五、卅。”
  6月8日陈葆元函,声称“奇还王仲恬先生入党表一纸和宣言·书1‘五份都已收到了,敝部所存之党章已被人要完,望寄十二十份以便热心吾党的人要看。”又称:“刻又有一位同志孟家泰君入吾党,现他底入党表,愿书,和旧党员何子培,季庆仁二君底登记表各一纸寄上,向先生登记。王君之登记证望寄下。”并称:”附上敝区分部五月份收支报告表二纸,望转交贵执行部常务委员。”
  上海第六区第二区分部秘书张廷灏(中共党员)函,报告区分部执行委员为杨文熠、唐文炎、张廷灏;办公地点为江湾复幽.大学;管辖区域为“复旦大学大、中学部,将来或可兼管江湾全镇”;“党员现有四十五人,尚有十余人欲加人”;要求毛“入党表等再寄五十份来”。
  义.张廷灏,报告“《宣言》、《党纲》、入党表、《特刊》和信均已收到”,“惟尚缺志愿书二十张,请即掷下”。
  从上述各函可知,毛泽东在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的工作除办理党员登记外,还包括建立基层组织、发展新党员等几个方面。
  上海执行部成立不久,胡汉民、汗精卫先后返粤,原来的三个常委中只剩下叶楚伦·人。1924年7月,毛泽东因与叶楚伧之间经常发生分歧,辞去组织部秘书—职,推张廷灏继任,:毛本人专任文书科工作。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成立后,—面建立、发展组 织,一面决定从“平民教育运动”人手开展工 作。3月6日,执行部召开第二次会议,决定 组织上海执行部平民教育委员会,指定汪精 卫、叶楚伧、于右任、孙镜、何世桢、邵力子(邓 中夏代)、恽代英、毛泽东等9人组成,互推孙 镜、邓中夏、毛泽东三人为常务委员。今存邓 中夏4月16日函手迹云: 孙、毛先生:
  弟因要参与上大平民学校教务会议,故不能到今日之常务会,特请刘伯伦兄为代表。
  弟中夏孙,指孙镜,湖北京山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任职于战时总司令部,反袁斗争时任职于中华革命党本部。国民党改组期间,曾任党务部代理部长,并曾出席国民党“一大”c上海执行部成立后,任调查部秘书。函中所言刘伯伦,原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南昌支部负责人,时为跨党党员,在上海执行部工作。同函附吴淞学校及杨树浦平民学校预算两纸,从中可知,邓中夏当时已在平民教育方面做出了实际成绩。
  由于工作太忙,身体也不好,毛泽东于同年5月26日致函平民教育委员会,申请辞职。函云:平教委员会诸同志:
  弟因脑病日增,组织部及秘书处事务又繁,平教委员会常务委员势难胜任,恳予准许辞职,另推一人接替。本月常务委员会议请刘伯伦同志代理出席。
  毛泽东 五月廿六日
  封面为:“调查部 孙铁人先生 毛缄”。孙铁人,即上文提到的孙镜,与毛泽东同为平民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工作之三,推广合作运动
  除“平民教育”外,国民党上海执行部计划进行的另一项:[作是推广合作运动。3月中旬,德国革命党人佛朗克到沪,向国民党人建议“在农村中进行消费及信用合作”,认为“此种事:业,于革命及革命后的建设助力必大”。同月27日,L海执行部召开·执行委员会,决定组织合作运动委员会。29日,召开谈话会,胡汉民、林焕廷、郭景仁、邵力子、刘百伦、瞿秋白、毛泽东、佛朗克及“俄国同志’’魏洛德等9人参加。会议由魏洛德讲演“中国合作运动与外国合作运动之联络”,佛朗克讲演“合作运动与革命党之关系”,邵力子报告“中国合作运动情形”。4月Io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指定陈果夫、沈仪彬、许绍棣、叶楚伧、张廷灏、林焕廷、郭景仁、胡汉民、毛泽东、朱季恂等11人为合作运动委员会委员。
  没有材料说明毛泽东在担任合作运动委员会委员后做了哪些工:作,但张廷灏致毛泽东函云:”下学期只要能维持我的生活,极愿为合作运动效力也。”町见,毛曾督促张从事合作运动,对此事是热心的。左右斗争加剧,毛泽东离开上海
  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初期工作是有成绩的,但不久即因“容共”问题发生左右分歧。1924年8月1日,周颂西、喻育之等人在南方大学召集各区党部代表会议,讨论处置共产分子问题。会上,主张“容共”和反对“容共”的两派发生分歧。次日,喻育之等到上海执行部,要求致电广州同民党中央“分共”,并殴打“跨党党员”邵力子。当时,主持执行部工作的nI-楚伧采取骑墙态度,既未按右派要求致电国民党中央,也未对喻育之等进行处理。对此,毛泽东极为不满,联合恽代英、施存统、邓中夏、刘伯伦等跨党党员致函孙中山,控告叶楚伧“主持不力,迹近纵容”。同年9月,直系江苏督军齐燮元进攻皖系浙江督办卢永祥,江浙战争爆发。孙中山和皖系、奉两系早有联盟,因此支持卢永祥,并企图乘机北伐,推翻直系中央政府,统一中国,而中共中央则反刘与任何军阀结盟。陈独秀与时任中央局秘书的毛泽东联名发出通告,认为“江浙战争显然是军阀争夺地盘与国际帝国主义操纵中国政治之一种表现”,“人民对任何军阀战争不能存丝毫希望,可希望解救中国的惟有国民革命”。10月10口,上海国民党人召开双十节国民大会,喻育之等支持卢永祥,反对齐燮元,上海大学学生、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跨党党员黄仁等则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反对支持任何军阀,两派发生冲突,结果,黄仁被殴伤,推堕台下致死。事后,叶楚伧自觉左右为难,弃职赴粤。23日,叶·以“办理党务困难”为理由向国民党中央要求辞去上海执行部职务。24日,毛泽东与国民党中央委员、上海执行部成员沈定一、瞿秋白联名致电广东国民党中央,电称:
  转中央委员会。自楚伧登报辞职赴粤以来,沪邯停滞,请电促叶、于、戴积极到部视事,或另派正式委员来沪负责,俾免中绝。沈定一、瞿秋白、毛泽东。于,指于右任,上海执行部成立工人农民部部长;戴,指戴季陶,由孙中山任命的国民党中央驻沪委员。二人虽均为上海执行部成员,但均不参预执行部工作,因此,沈、瞿、毛三人要求国民党中央加以督促。11月6日,国民党中央讨论沈定一等来电,决议慰留叶楚伦,催促叶、于、戴三委员积极到上海执行部视事。在廖仲恺、汪精卫力劝下,叶楚伧虽然回上海了,但是,上海执行部和上海国民党人之间的左右矛盾日益加剧,
  自上海国民党内部左右派矛盾加剧后,经费即不能照发,加—亡负责无人,工作几乎停滞。同年11月13日,孙中山自广州北上,途经亡海,毛泽东即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秘书处文书科主任名义,联络张廷灏、罗章龙、恽代英等14人,致函孙中山,反映执行部情况,要求孙派人解决。同年12月,毛泽东因劳累过度患病,于当年年底回湘疗养,结束了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工作。
  (责任编辑:瑶 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