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6期


狼牙山的真实故事

作者:叶晖南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在国内可以说是妇孺皆知。每一个儿童从上小学时就从课本上知道 了他们的故事:1941年9月25日,我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5名壮士,在狼牙山上为掩护机关、群 众和大部队转移,在胜利完成原定的阻击任务后,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进方向,把日寇引向 了狼牙山的主峰棋盘坨。在打光了所有的弹药之后,宁死不屈,英勇跳下了万丈悬崖。60多 年来,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好几代人。与此同时,我们的教科书 、党史出版物、影视作品也大都记载着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地点为狼牙山主峰棋盘坨。然而, 经过实地考察和听取当地有关同志的介绍以及查阅当事人的回忆录之后,就会发现事实却与 此有出入,棋盘坨并不是五壮士跳崖的地点,在那次战斗中,五位壮士甚至没有登上过棋盘 坨顶峰。而围绕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其前前后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将军与老道
  
  狼牙山位于易县西南方向,属太行山脉五台山的一个支脉。当年,在这里指挥抗日斗争 的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
  从1939年开始,日军加紧了对晋察冀根据地的"扫荡"。每一次反"扫荡"的斗争都充 满了血与火的殊死拼杀。几番较量后,杨成武想到,如果在每次反"扫荡"作战中,我们都 有有利的地形和巩固工事可利用,胜利的把握就更大了。他从《水浒传》三打祝家庄的故事 中得到启发。看到狼牙山地区沟壑纵横,山水相连,奇峰险石间,野兽踏出的小径曲折回环 ,走起来恍如置身迷宫;主峰棋盘坨,山道更加复杂变幻,死路活路难辩,就像祝家庄的盘 陀路。如果稍加改造,狼牙山地区就可以成为易守难攻、能进能退的既设阵地。就在杨成武 开始打狼牙山的主意时,他刚好结识了一位在狼牙山上修行的道士。那是在1939年的1月,老 道下山化缘,路过部队驻地,便同杨成武认识了。他见司令员平易近人,尊重道士,便同杨成武交上了朋友。这个老道姓李,50多岁,出 家为道也有十五六年。
  自从他们交上朋友之后,李老道经常找机会来看望杨司令。每次来总要带上一些山里的 土特产,诸如苹果和自己种的红薯之类。杨成武也每次都送些东西作为回报。慢慢地,李老 道也做起了抗日工作。部队常常把被服、装具等东西送到山上托李老道隐藏。可是后来出了 一些事,险些引起部队的误会。
  一次,鬼子进山"扫荡"。在狼牙山上搜出我军藏匿的一批军用物资,正在准备放火焚 毁,李老道赶到,他突然用日语开口说话,叽里呱啦一阵子,日本鬼子居然放弃了到手的猎 物,扬长而去。另一件事发生在1940年1月,八路军的刺杀教员段廷到山上去取隐藏的刺杀 护具,当他们一行人在李老道的指点下取出护具时,老道突然开口说:"请问贵军,取此物 何用?"段廷告诉他是练刺杀用的护具。不料,李老道紧接着问了一个很内行的问题:"请 问贵军,练的是华刺,还是东洋刺?"段廷如实回答是东洋刺。当时八路军不是按照国民党 的教范练刺杀,而是把日军的俘虏教育过来后,由他们传授日式的刺杀术。老道听后不以为 然,笑道:"依贫道看来,东洋刺就是一个突刺,别无花样,毫无用处。"他见战士们半信 半疑,便提出要同刺杀教员比试比试,这一下更让战士们惊奇了,他们猜想眼前的老道一定 大有来头。段廷在山上同李老道拼了两个回合。第一个回合,老道让段廷先动手,故意暴露 出胸部,被段廷看破,一个快如闪电的突刺,把李老道捅了个仰面朝天。第二个回合,老道 谨慎了,双方你来我往,激斗了几个来回,最后还是段廷一枪中的。这下李老道服输了,施 礼道:"贫道不行喽,眼睛看不清了!你的刺杀本领甚为高强,善哉!善哉!"
  告别后,大家都对此事感到奇怪,便在下山的路上,向一个熟识的老乡打听老道的来历 ,这才知道,李老道也是行武出身,曾经做过军阀部队的营长。战士们回到营地就向连长汇 报了此事,连长也觉得这里面有问题。他们正在说这件事,远远见到李老道也下山来了,于 是连长就向杨成武作了报告。杨成武听完后也觉得蹊跷,有心想把事情弄个明白。
  正说着,李老道已经走进门了。两个人一通寒喧之后,杨成武对李老道保护我军山上物 资表示感谢,老道回答:"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道者以善为本,讲道德,重礼仪,爱护生 灵,普度众生。寇兵践蹋我大好河山涂炭生灵,焚烧我同胞衣物房舍,乃为道门所憎恶,天 理所不容也!"
  杨成武又问李老道何以通晓日语,老道告之,出家前曾经学过一点日语,日久天长,忘 得差不多了。这时,准备好的饭菜端了上来,几杯酒下肚后老道的话多起来,从他的侃侃而 谈中,杨成武了解到,老道年轻时也是一腔热血,立志行武报国,在军阀吴佩孚手下当到了 营长。旧中国的军阀混战和种种不遂心的事最终泯灭了他的理想,于是就遁入空门,到狼牙 山棋盘坨的道观中,拜师修行,当了道士。至于日本鬼子前回"扫荡"要烧掉搜出来的八路 军被装一事,老道告诉杨成武,当时日军对在深山里竟出现一个会讲日语的道士非常吃惊, 李老道是利用日本人的迷信习俗,大讲山上的忌讳,一时间把日本鬼子唬住了,他们没敢放 火就走了。误会冰释之后,将军和老道彼此之间更加信任了。
  这年春天,杨成武带了一个考察组来到狼牙山。李老道极尽地主之谊,带杨成武等人参 观了棋盘坨上传说中仙人下棋的石棋盘,还带他们看了山中各处险要。勘察回来,军分区拟 定了改造狼牙山的计划,并组织部队和人民群众共同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狼牙山地区已经成为敌人的迷魂阵,我军自由周旋的大阵地。此后, 每遇日军"扫荡",部队、地方机关和周围的老百姓只要往狼牙山里一钻,便可无虞。小股 的日伪军轻易不敢踏入狼牙山。但长此以往,也存在某种巨大的隐患,杨成武已经意识到狼 牙山里的人挤多了,迟早会吃敌人的亏。
  
  将军与士兵
  
  果然不出杨成武之所料,1941年8月中旬,刚刚上任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不久的冈村宁 次纠集5个师团和6个旅团总共7万余兵力,对晋察冀根据地北岳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大"扫 荡"。他们首先集中兵力对聂荣臻司令员所在的晋察冀军区首脑机关进行合围。为了保卫军 区首脑机关的安全,杨成武主动将原本活动于狼牙山一带的一团主力调出增援。这使得狼牙 山一带我军的兵力更加空虚。在山上,只有七连一个连的兵力。事实与某些史书记载有出入 的是,五壮士所在的七连掩护的并不是团主力,而是他们连队的主力,及4万余地方干部和 老乡。
  9月24日,日军3500余人和部分汉奸伪军在其山地指挥官高见的率领下,先是派兵堵住 所有的山口,然后兵分9路,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狼牙山逼过来。此时山上的战斗部队 除了七连之外,仅仅还有4支地方上的游击队,情况万分危急。杨成武他们原来估计,山上 的4支游击队边打边撤,突出重围是没有问题的。易县、徐水、定兴、满城的一些干部和群 众会在此期间躲进狼牙山也不足为奇,可是没想到,这一次因为敌人"扫荡"的规模巨大, 所以前来躲避的人特别多,一下子挤进去4万多人,这样庞大的人群活动于百十里的山区, 无论如何也无法隐蔽,唯一的出路是组织突围。
  杨成武立即打电话给在山上养病的一团团长邱蔚,要他负责组织山上的突围行动,同时 调动军分区所有的侦察和情报系统,对敌军事部署进行了解。很快,各路的情报纷纷汇总过 来,敌军的兵力及其位置被搞得一清二楚。杨成武又给邱蔚打电话告知:"现在情况已经清 楚了,我们来个'围魏救赵'吧,我调三团和二十团的全部兵力,从上、下隘刹和岭西打出 去,猛攻管头、娄山、松山和周庄一线的敌人,让敌人误认为我们主力要同他们决战,从而 把九莲山和碾子台那一路敌人吸引过来。敌人如果中计,就会空开一个十几里长的口子,你 们就可以突出去了。"他还指示邱蔚在山上留一个连,争取明天打上半天,诱使敌人误认为 我军主力仍在山上,完成任务后,再从盘陀路秘密撤走。
  邱蔚按照杨成武的部署开始准备突围,而这个时候,突入狼牙山的日伪军被我根据地军 民改造过的盘山路弄得晕头转向,在山沟里四处乱闯。利用这个宝贵时机,杨成武指挥部队 在黄昏向敌人的后方发起了猛攻。敌人纷纷向前线告急,请求增援。很快,杨成武就从各路 传过来的情报得知,敌人按照他的预计,回师增援,拉开了一条二十多华里长的口子。杨成 武马上通知山上的邱蔚,突围开始。
  邱蔚命令七连作后卫,掩护地方干部和群众转移。根据杨成武的命令,令"第七连等大 家安全转移后,留下一个班拖住日军,最后转移。"连队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六班,邱 团长的要求是:"想尽一切办法把敌人拖住,明天12点钟以前不准敌人越过棋盘坨。"24日 夜,邱蔚率领4个县的机关和数万群众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敌人的鼻子底下钻了出去。
  "扫荡"日军在9月25日清晨开始进攻狼牙山。七连主力在棋盘坨主峰的下面,靠近李 老道的道观构筑了主防御阵地,并在敌军必经之路上埋设了地雷和炸药,在重创进攻的日寇 之后,留下六班作掩护,连队主力沿盘陀路潜行而去。
  
  老道、农民与士兵
  
  六班5名战士孤军奋战,连续打退了敌军数次冲锋后,时间已过正午,阻击任务胜利完 成。班长马宝玉决定爬上狼牙山主峰棋盘坨。正在这时,他们遇见了一位老乡冉元同。这位 老乡在鬼子"扫荡"开始时在山下,看到敌人来了,先把他负责的八路军伤员安置在隐蔽的 山洞里,然后准备转移,不料这时鬼子已经逼近,他就往狼牙山上跑过来,刚好遇见了五位 壮士。战士们见冉元同远远跑过来,连忙喊他,叫他赶快找个地方藏起来。他反问战士们上 哪里,葛振林告诉他上棋盘坨。冉元同劝他们不要去,附近有山洞,鬼子找不到。马宝玉说 ,不行啊,我们得把敌人引到棋盘坨去!他们正说着,敌人攻了上来,冉元同躲进了山洞, 六班的5名战士则顺着山路向棋盘坨山顶爬去。不想山顶已经被敌人抢先一步占领,鬼子用 机枪向他们猛扫。六班便沿着山路向西面的大小莲花峰一线转战。
  大小莲花峰之间总共有五座山峰,五壮士一直沿着山脊作战斗运动。目的只有一个:牢 牢地把敌人吸引在自己的身边。狼牙山方圆数百里内,共五砣三十六峰,沟壑纵横,洞穴遍 布,植被茂盛,极易于藏匿。倘若五位勇士在转战过程中想躲过敌人的追击,几乎是随时随 地,易如反掌的事情。
  亲眼目睹这一壮举始末的冉元同眼睁睁地看着五位壮士向着绝路攀上去,竟跑到洞外跟 了过去。壮士们打到哪里,他也跟着去,不觉中看呆了。结果暴露了目标,被敌人打了三枪 ,险些中弹,只得又藏进洞里。
  另外还有一个见证人,他就是在狼牙山上修行的李老道。他藏在一处叫做"仙人洞"的 地方,亲眼观看了五壮士战斗的全过程,当他看到五壮士砸烂枪支,纵身跳下悬崖时,不禁 大叫一声,跌坐在地上,流泪满面。过了一会儿,他又朝小莲花峰方向看去,只见日本鬼子 已经到山顶,整齐地排了几行,向着五壮士跳崖的地方,一连三鞠躬。老道顺着五壮士跳崖 的下方望去,突然发现,山腰的树枝上竟挂着两个人。老道心悬着我们的战士,不顾天将擦 黑,飞身下山,向八路军的情报站去报告。
  其实,这时候,远在山下的杨成武司令员也在时刻关注着这五位壮士的战斗。下午3点 ,藏在狼牙山上通天顶的观察所向他报告:七连已经胜利完成阻击任务,沿盘陀路向外突围 ,六班留下来继续掩护。为了不暴露部队和群众撤退的方向,他们把敌人引向了绝路。现在 ,敌人正在向他们扑去,在望远镜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五位战士的投弹和射击动作。杨成武 后来回忆当时的心情时说:"仿佛有人把我的心突然掏走了一样,我屏住呼吸,似乎听到了 一种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依稀可辨的声音--那是激战到最后时刻的异常壮烈的呐喊!我 知道,这五位同志,是突不出来了。"过了不久,"通天顶"观察组通过"飞线"向杨成武 报告,五位战士宁死不屈,砸坏了枪支,纵身跳崖了!
  在场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五位壮士牺牲了。但是到了下午四点多钟,狼牙山下的一个情报 站通过"飞线"向杨成武报告,李老道跑到山下,要情报站立即转告杨司令,有五位八路同 志在棋盘坨附近的险峰上跳崖,其中两位被挂在凌空伸出的小树上,是死是活不知道,请赶 快派人去营救。杨成武当即命令邱蔚迅速组织部队去抢救。当天夜里部队赶到悬崖下,结果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谁也没有想到,过了一天,到26日傍晚,邱蔚又传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挂在树枝上的两位壮士--葛振林、宋学义已经带伤归队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