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8期


目击中国革命

作者:休·伯金


  编者按 海伦·福斯特·斯诺(1911—1997)是美国记者、作家。她于1931年至1939年旅居中国,亲历了中国历史上这一转折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她撰写了《续西行漫记》等报道,和埃德加·斯诺等人一起,首先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并在中国发起了“工业合作运动”以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为纪念这位架设中美人民友谊桥梁的先驱,由美国联合技术公司资助,美国杨伯翰大学摄制了这部电视文献片。本刊获准刊出脚本。该片记叙了海伦·斯诺的在华岁月和她与埃德加·斯诺的情感生活,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旁白)中国,1937年。四千年的封建王朝已经土崩瓦解,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四分五裂的政治混乱局面中。以独裁者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着中国东部;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军阀们在各地争夺地盘。
  (旁白)毛泽东率领着共产党的队伍历尽艰难险阻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偏远的西北边区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旁白)就在这现代中国即将萌生的转折之际,年轻的美国女作家海伦·福斯特·斯诺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摇篮——延安。
  (海伦)包括很多中国人在内,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红军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必须有人去弄清楚。
  (KellyLong凯利·朗〈海伦·福斯特的传记作者〉)或许到了共产党的地区,她会见到那些将要改变中国的人。这些人可能会使她成为世界头号新闻的一部分。
  (SherilBischoff谢里尔·比肖夫〈海伦·福斯特的侄女,海伦文学理事会负责人〉)她说她并不是一个天生勇敢的人,但是她被一种内在的力量驱使着去寻找真理,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旁白)海伦在中国,到延安的旅程影响了她整个一生,那么她所做的一切对历史是否会有影响呢?
  (字幕)海伦·福斯特·斯诺
  革命的见证
  (旁白)海伦·福斯特1931年抵达中国。当时她只打算在那里待上一两年,使她了解世界,更成熟老练,从而写出伟大的美国小说。
  (凯利·朗)
  海伦到中国时23岁,是个热情、富有理想和远大志向的年轻女性。她精力充沛,对眼前的一切和今后的探险充满了激情。
  (安危〈西安斯诺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海伦来中国是为了寻找所谓的“东方魅力”,但是她没有找到。
  (旁白)然而,在上海她看到的是一个颓废的都市。正如中国其它许多沿海城市一样,这些通商口岸被一个或几个外国势力控制着。有钱的外国人和穷苦中国人之间的巨大差别令人震惊。
  (海伦)这是一个最让人感到惊异的地方,我看到的一切常常使我目瞪口呆。外国人就是游手好闲也可以生活的得像皇后。
  (旁白)起初她住在公共租界区豪华的饭店里,在那里她有私人女仆、小侍、小工,可以每天享受按摩。
  (旁白)生活在这“东方的巴黎”就像走马灯,每日不停地旋转沉迷于马球、网球、草地保龄球和夜总会的舞会。
  (谢里尔·比肖夫)她是个很漂亮的女人,所有够条件的单身汉都追求她,他们把这叫“猛追”。
  (旁白)而她最感兴趣的年轻人是才华横溢的美国驻外记者埃德加·斯诺。海伦安排好到上海的第一天就要见到他。她期望见到的是一个勇敢、强壮、健康的环球旅行家。但是,她面对的却是刚刚得过疟疾、面色惨白、身体极为瘦弱的斯诺。
  (海伦)我当时就下决心要做两件事。第一,我不能在中国住那么久,把自己变得体弱多病。第二,我要把斯诺先生那套不合身的衣服换成更时髦的新衣服。
  (安危)实际上埃德加·斯诺对海伦是一见钟情。他当时已经准备回美国,如果没有海伦和他一起工作,他很可能在1932年初就已经回国了。那样的话,以后的事就将完全不一样了。
  (旁白)尽管海伦看上去是个天真无邪的犹他姑娘,迷恋时装,渴望给人留下好印象。实际上,她读书多、见识广,知道怎样和不同的人周旋、交往。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杂志编辑〉)海伦雄心勃勃地来到中国。她想在世界上出名。如果她发现别人已经在做她认为应该做的事,她会毫不犹豫地投入进去。就这样她投身到中国的革命运动中去。
  (旁白)到中国后仅仅几天,海伦就被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悲惨境况所深深震撼。横行肆虐的长江洪水夺走了60万人的生命;12万无家可归的难民流离失所,逃进上海。她用母亲的柯达相机记录下一个个凄苦景象。许多照片都被刊登在美国的报纸上,这是海伦在今后九年中国生活中所拍摄的几千张照片中的第一批。
  (旁白)几个月后,海伦又一次被深深地震动。日本人攻打了上海,企图进一步占领中国。当时海伦住在比较安全的公共租界区,她可以在公寓的顶楼注视战争的进展。
  (海伦)我真不明白,我怎么会把我大部分年轻美好的时光浪费在美国平静的土地上。这里的一切是多么悲惨和不可思议。中国已经病入膏肓。她被完全撕裂了。洪水、饥荒、疾病,红军和各种地方势力在内陆争斗,而政府官员们却在南京自相残杀。
  (旁白)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暂时抵挡住了日本人的入侵。上海又恢复了以往的面貌。但是在海伦心中,一种帮助中国人民的使命感不断和她的文学雄心展开了竞争。在后来的岁月里,中国人民的事业一次次替代了她成为文学家的童年梦想。
  (旁白)海伦1907年生于美国犹他州的希德市,在四个孩子中排行老大。她母亲汉娜·戴维斯的先辈是改信摩门教的英格兰移民。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随摩门教先驱者迁移到犹他州。身为虔诚的摩门教徒和妇女参政的积极倡导者,汉娜教育她的孩子们要自尊、勤劳、品德优秀。必要时,还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海伦的父亲约翰·福斯特是个安静、善于思考的人。这个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律师对孩子们的学业要求很高。海伦总是能够达到要求。然而,是汉娜在不断地向他们唯一的女儿灌输她是一个聪明、美丽和独特的女孩。
  (海伦)我母亲使我深信我像英格兰贵族一样高贵。所以,那些小人物怎么能跟我相提并论。我很自信,我知道我能做到我想做的任何事。
  (谢里尔·比肖夫)她八岁时读了《魔法王国》,当时她就决心要成为一个大作家,写出伟大的美国小说。
  (旁白)14岁时海伦搬到盐湖城以北三百英里的地方,在那里她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她风靡了整个维斯特中学。她当选为学生会副主席,这是当时女孩子所能得到的最高职务。海伦希望步父亲后尘,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但是她的父母亲不赞同她的想法。
  (凯利·朗)这使她十分失望。她认为这是对她个人的轻视,暗示她,因为是个女人她不如她的弟弟们重要。她把这件事也看做是一个挑战,激励她下决心要作为一个女人在世界上做出一番事业。
  (旁白)海沦没有上斯坦福大学而是进了犹他大学。她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但却无法忍受课堂气氛。不久,她退了学,打算在结婚生子前工作几年,同时写书。
  (谢里尔·比肖夫)她是个非常传统的人,但是在她内心深处又有一种欲望常常驱使她去探索世界。
  (旁白)海伦决定像其他许多杰出的美国作家一样到国外去生活。她参加了文职人员的考试,希望在欧洲得到一个职位,但是她能得到的唯一工作是到上海当秘书。
  (旁白)1932年初,海伦已经从一个毫无经验的旅游者逐渐转变成了社会活动家。埃德加·斯诺对她的转变有很大影响。
  (凯利·朗)斯诺对上海的外国人写了一些很尖刻的批评文章,使他在外国人的圈子里不大受欢迎。海伦和斯诺成为朋友以后,海伦在某种称度上也采取了同样态度。
  (旁白)大多数外国人把他们的中国主人看成是下等人,认为他们除了伺候人其它则一无是处。海伦和斯诺对这种态度十分反感。他们两人和中国学生、知识分子们的看法一致。他们认为逆来顺受的中国劳苦大众必须团结奋斗,从那顽固不变、被人主宰的千年旧传统中解放出来。
  (旁白)海伦的信件反映了她被唤醒的政治意识,以及她和中国学生们的相同想法。
  (海伦)著名的中国学生运动真是太英勇了。你能想象东成和西成中学和犹他大学的学生们集合起来,冒着饥饿严寒,身无分文,扒上火车到南京去请愿吗?如果年轻的一代认为她有希望,这个“受尽磨难的中国“就一定有希望。
  (旁白)海伦把她对中国人民不断强烈的同情埋藏在心里,尤其是她到美国领事馆工作以后。她很快被提升为社交秘书,负责安排领事馆为在上海的美国人提供的社交活动。她的周围充满了反对中国独立、支持帝国主义的人,他们希望永远保持这种奢侈的生活。
  (旁白)但是在寄给家里的书信中,她毫不犹豫地表达了她对当权者的不满。
  (海伦)我真希望把世界上那些自以为是、愚蠢透顶的家伙们统统消灭。他们无视人性的堕落,依然得意、自私地进行着他们的交易。我会非常高兴看到中国人民扫除一切趾高气扬的外国小鬼子和他们的特权。
  (旁白)海伦对中国的感情越来越深,同时,她和斯诺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斯诺经常要外出采访,频频不断的长篇通信使他们依然紧紧相连。有些信件可以说是学术论文,其它的是热烈的情书。
  (海伦)和我认识的其他人相比,我比较喜欢斯诺。他那种男性的自负不是靠衣装或美好的第一印象。我很喜欢他这一点,我意识到这比我那种靠美好外表去吸引人、招人喜爱的想法要成熟得多。
  (旁白)海伦25岁生日那天,斯诺向她求婚。可是海伦拒绝了。
  (海伦)我不想让我们的婚姻被一种失败作家的心态毁掉。我必须先写书,哪怕它永远不被出版。
  (旁白)几个月后,斯诺把他的第一本书《远东游记》寄给了纽约的一个出版商。他再次向海伦求婚,海伦无法拒绝斯诺的第二次求婚。
  (旁白)在宣布订婚的家信中,斯诺称他的准新娘“简直棒极了”。
  (埃德加·斯诺)海伦大方、聪明、才华横溢,她能写出当代女作家最伟大的作品。
  (旁白)1932年的圣诞节,海伦和斯诺在东京举行了婚礼。之后,他们乘坐游轮在南洋渡过了漫长的蜜月。海伦很重视时装和风度,斯诺对此却很烦恼。
  (海伦)斯诺永远不会原谅我把所有的衣服都搬到船上。有甲板上穿的短裤、夜礼服,甚至金色的凉鞋。
  (旁白)很快,海伦有了变化。她减掉的第一个开支就是时装。她认为亲身参与各种历史事件比金钱和名誉更重要。
  (旁白)1934年,这对新婚夫妇离开了外国人聚集的上海,来到了更有中国味道的北京,成为美国刊物的自由撰稿人。
  (爱泼斯坦)北京不一样。这里有教育家,有老学究,还有一些家境宽裕的文人墨客。他们经常写书做画,但是没有任何人看到过他们的作品。从某种角度上说,北京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城市。它还处在大墙的包围中,你可以同时生活在几个世纪里。
  (旁白)斯诺夫妇在北京郊区租了一幢房子,每天去上中文课。他们的家渐渐成为外国人的社交中心。但是私下里,他们的婚姻关系开始有些紧张。
  (凯利·朗)海伦很不满意斯诺花钱大手大脚。她很担心家里的经济状况。她认为只有节俭才能使两人的工作继续下去。斯诺经常购买价格昂贵的美国咖啡和骆驼牌香烟。海伦从她自己的预算中扣除了这部分开支。
  (旁白)婚后不到一年,斯诺给海伦写了一封九页的长信。信中他谈到他们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对海伦无休止的盘问做了答复。
  (埃德加·斯诺)我发现无论我做什么事都要受到非议。几乎所有我喜欢的东西都遭到禁止。不管是什么原因出的错,受指责的永远是我。
  (旁白)海伦时时刻刻都在督促斯诺完成写作。她尽了最大的努力使斯诺免受外界的干扰。
  (旁白)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斯诺最多产的时期。但是海伦却不得不把很多精力用到他们家的各种聚会上。
  (凯利·朗)起初,海伦确实被外国人圈子里的生活所吸引,但很快她就厌倦了这种生活。她想用她的智慧做一些更吸引她的事。她开始和其他一些愿意到她家做客的美国人和关心时局的中国学生、知识分子交往。海伦的家成了一种沙龙。
  (旁白)海伦家的常客有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查尔丁、作家塞珍珠和研究中国的美国学者。海伦对这些学者们对中国的看法都抱有疑问。
  (海伦)这些学者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我又和他们任何人的观点都不一致。我觉得他们中间没有人真正了解中国的古代和现代社会。
  (旁白)在燕京大学,斯诺讲授新闻,海伦选修了几门课程。两人都更多的卷入到学生运动中去。他们最好的一个朋友是黄华。
  (黄华〈原外交部长、驻联合国大使、国际友人研究会名誉会长〉)学生们一个很突出的印象就是她漂亮、对人们很亲切、很有礼貌、很有才华。
  (旁白)学生们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做法越来越不满。他们呼吁蒋介石和共产党组成联合阵线,一致抗日。
  (罗伯特·斯卡拉皮诺〈中美关系专家、海伦的老朋友〉)蒋介石把抗日放在第二位。他说:我们不会投降,但我们也不打算反抗。这使蒋介石大失人心。学生们认为,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应该从现在开始抗击日本人。
  (旁白)蒋介石在各地掀起了“白色恐怖”的镇压活动。任何人稍有不满或反抗都会遭到监禁,甚至处决。但是海伦和斯诺等外国人仍然受到特殊保护。
  (爱泼斯坦)在中国的外国人都享有特权。做同样的事,中国人会被关进监狱,外国人就可以不坐牢。但是海伦并不是那种没有特权保护就胆怯的人。
  (陆璀〈原对外友协副会长〉)他们坚信日本的军国主义就是东方的法西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政策和西方德国、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行动是一致的。
  (海伦)1935年1月,我开始写反法西斯的文章。我成了中国反法西斯文章的总收发人。我把文章收集起来,打印或重新编排,然后用大皮箱运到大学里交给学生们。学生运动可以触动整个国家,对我来说是个崭新的想法。
  (旁白)海伦个性很强,并且非常自信。她经常对别人说她是“绝对正确的”。她称自己是“主要动力”。她的这种自信使有些人很烦恼,但是却受到学生们的爱戴。
  (龚蒲生〈原驻爱尔兰大使〉)她喜欢辩论。有什么观点,她一定要明白地说出来。我记得她和斯诺在一起时总是说:“斯诺,别说了,让我说,让我说。”然后整个楼层就听她的了。人们喜欢听她说。
  (旁白)1935年12月9日,八百名学生走上北京街头游行示威。警察用武力镇压,但是学生们意志坚定,无所畏惧。海伦和斯诺也在场,和往常一样,海伦手里握着她的柯达相机。
  (凯利·朗)她对她所做的任何事都有强烈的感情,因此,她并不去努力做到不偏不倚的报道。她用鲜明的语言明确地表达她对学生们的支持。
  (陆璀)她常常参加游行,和中国学生一起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她是真正的学生运动参与者。
  (旁白)海伦和斯诺同许多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持续了一生,甚至在中美关系破裂后也没有改变。
  (陆璀)我亲眼看到他们是怎样大无畏地支持中国的学生运动。他们竟然把我这个被警察追捕的学生藏在家里,保护我,这就是他们支持学生运动的生动实例。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旁白)海伦怀疑她的一些学生朋友是被禁止的共产党员,但是她没敢问。
  (海伦)身为共产党员,或者仅仅和共产党有联系就可以被定为死罪。怎么能知道谁是或谁不是共产党员?或者是知道也说不知道?包括中国人在内,没有人知道红军究竟是什么人。必须有人去弄清事实。
  (旁白)红军刚刚完成从中国南方到西北边区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正在边区巩固力量。
  (旁白)1936年春天,斯诺得到机会可以秘密进入共产党地区。
  (海伦)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探险。我说,绝对应该去,不论付出什么代价也要去。
  (旁白)斯诺六月初离开。他走后的三个月里,海伦没有他的任何消息。9月,一个红军地下交通员带来了一封信。
  (埃德加·斯诺)真希望你能和我在一起,分享我的感受。你能参加各种生动活跃的讨论谈话。到处闪烁着智慧才华。
  (旁白)海伦也想加入丈夫的行列,不仅是为了在这历史时期能和他在一起,也为了能继续她自己的事业。
  (凯利·朗)海伦常被各种强烈愿望所推动。她想帮助别人,想参与历史事件。同时她也想开创自己的事业、树立自己的声望。她把到西北去继续斯诺开始的工作看做是一个重要机会。
  (旁白)10月,海伦到了古城西安,这是整个旅程的第一步。这次旅行很危险,比斯诺离开时更危险。内战不断升级,蒋介石的部队越来越不满意他的政策,越来越同情共产党。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新的内战。
  (李连壁〈原陕西省人大副主席〉)当时西安的形势非常紧张,因为国民党的情报和特务人员严密地监视谁到红军地区去。
  (旁白)海伦无法离开西安。她很失望,以为这次旅行将一无所获。但是,意想不到的机遇来了。国民党第二号指挥官,37岁的“少帅”张学良驻扎在西安。
  (旁白)受学生运动的感染和激励,张学良断然决定停止对共产党人作战,和红军组成抗日联合统一战线。
  (李连壁)她后来就通过朋友给她联系张学良将军接见她。因为这时张学良已经秘密地和红军取得了默契,他就接见了海伦·斯诺女士。
  (海伦)我戴上蓝色贝雷帽,按约定六点去见张学良。我们见面时气氛很紧张。
  (海伦)他正式声明:“如果共产党人能够与我们真诚合作抗击外来侵略者,我们内部的冲突或许能够以和平解决。”
  (旁白)在西安,没有人能把这爆炸性新闻传出去。海伦只好赶回北京把报道发出去。
  (旁白)蒋介石坚决否认这次采访,并且赶到西安,强迫少帅加紧镇压共产党。
  (旁白)在“西安事变”中,张学良绑架了蒋介石,劝说他加入联合阵线。
  (旁白)海伦发布重要内幕消息以后,她很快成为多家著名刊物的定期撰稿人。这些刊物包括伦敦《每日先驱报》和纽约《太阳报》。但是,当斯诺从红色根据地回来后,海伦又把自己的工作放在了第二位。
  (凯利·朗)斯诺掌握着当时中国最惊人的消息。他在共产党内部进行了独家采访,详细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的重要生平纪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