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0年第8期


毛泽东在西苑机场会见民主人士

作者:林玉华




  欲求胜利,须一切民主力量同德同心
  
  1949年3月25日。北平西苑机场。
  当年,这里曾是日本侵略军肆虐的军用机场;今天,成为北平各界群众,各民主党派迎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总部入城阅兵的广场。
  在西苑机场的一侧,簇拥着160多位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
  他们有的头戴礼帽,有的身穿长袍大褂,有的银髯飘洒于胸前……看上去神态高雅,气质不凡。
  自1948年秋天以来,他们响应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在中共特派人员的接迎下,先后从香港、上海、重庆、北平以及海外等地,乘轮船、火车、汽车,秘密来到解放区的哈尔滨、沈阳和冀中的李家庄。北平和平解放后,他们又应中共中央的邀请来到了北平。
  他们中有追随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先驱者,有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领袖,有中外知名的社会贤达、文化泰斗,有举旗起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还有从海外归来的爱国华侨……
  在叶剑英、彭真的陪同下,中共中央五位书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和其他领导人,与前来欢迎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领袖和民主人士亲切会面。
  毛泽东笑吟吟地朝着他们走过来。
  他们中不少人在重庆时曾与毛泽东见过面,与周恩来打过交道。今天是故友重逢,备感亲切。
  “主席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甲申三百年祭》的作者郭沫若率先迎上来问候。
  “沫若兄,重庆一别,又是三年多了。”毛泽东像遇到知音一样同他交谈起来:“你的史论、史记大有益于中国人民。那本李自成进北京为什么失败的小册子,使我们在胜利以后不骄傲自大,不重蹈覆辙,很有教育意义。这样的书,只嫌其少,不嫌其多。”
  “我一定尽力而为!”郭沫若说着,随手朝旁边一指,介绍道:“这位是谭平山先生!”
  “我们是老同事了。身体可好啊?”毛泽东手握着谭平山的手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里担任要职的共产党人就他们俩。当时谭平山任组织部长、农民部长,毛泽东任宣传部代部长。大革命失败后,谭平山参加了南昌起义。
  “任潮老先生,你好啊!”周恩来将李济深引荐给毛泽东。
  这是一位蓄着短须、中等身材、身穿呢料大衣的长者。毛泽东上前一把拉住了他的手说:“李老先生一生为国奔走,也为共产党帮了很多忙。”李济深欲鞠躬执礼,毛泽东示意拦住:“都是老朋友了,不必了罢。”
  李济深早年留学日本,北伐战争期间,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后因反对蒋介石打内战,被国民党开除党籍。而后在香港发起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是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公认的领袖。1948年5月1日,毛泽东在阜平城南庄拟就给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民盟中央常委沈钧儒的一封电报,提议由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共中央委员会发表三党联合声明,邀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四天后,李济深、沈钧儒等七个民主党派、团体负责人和在港民主人士,联合致电毛泽东,并通电国内各界暨海外侨胞共同策进完成这一大业。1949年1月,李济深等一行从香港乘轮船赴大连,尔后到达沈阳。2月1日,李济深等56人致电毛泽东、朱德,庆祝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并提出对国民党残余军事力量要“任是天涯海角,使奸犯无处潜藏,纵有羊狠狼贪,令阴谋断难实现”。第二天,毛泽东、朱德复电说:“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百余年来,前仆后继。无数先烈的鲜血,洒遍了锦绣山河,亿兆后起的人民,表现了英雄气概。此次人民解放战争之所以胜利,是由于全国人民不畏强御,团结奋斗,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一致奋起,相与协力,从而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各方面的援助,使人民的敌人完全陷于孤立……欲求人民解放斗争获得最后胜利,必须全国一切民主力量同德同心,再接再厉,为真正民主的和平而奋斗。”
  此刻,李济深激动地拉着毛泽东的手说:“我过去是反对共产党的,以后我觉悟了,看到蒋介石丧国辱权,腐败无能,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接着,李济深感佩地说:“毛主席、周恩来先生都这么谦虚,中国共产党真是伟大啊!”
  毛泽东说,老朋友之间不必太客气。应该对我们多提意见,多提批评。以后我们还要在一起共事,多请老先生就近指教。
  一位银髯飘拂的老者走上前来:“毛主席、朱总司令好!”他就是清代光绪年间的进士,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被称为“七君子”之一的沈钧儒老先生。
  毛泽东握住沈老先生的手说:“衡山老,你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为坚持真理,主持正义,不怕坐牢,不怕杀头,令人可钦可敬。你是著名的法律专家,建设新中国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在这方面还请你献策献力,共筹国家大计。”
  在欢迎的人群中,一位头顶礼帽、身着灰黑色大衣,有着魁梧身材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率部起义的傅作义将军。这次他没有穿军衣,而是着一身便装。毛泽东、周恩来的手再次和这位“和平将军”的手紧握在一起。毛泽东满脸喜色地说:“幸甚,幸甚!北平和平解决,宜生兄功不可没!”毛泽东扳着指头说:“第一,这个文化古都没有被打烂,北平城里的文物古迹都完整地保存下来了。第二,北平二百万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保护下来了,没有遭受严重损失。第三,双方的军队没有大的伤亡,千儿八百万发炮弹也都保留下来了。这三点是和平解决的好处,也是傅将军的功劳。”
  傅作义感到不安和内疚地说:“功不抵过,实难挽回!”
  周恩来爽朗地说:“过去两军对峙,互动干戈,那是难免的事。现在已经坐到一起来了,人民欢迎你,你就不必多虑了。”接着,周恩来又说:“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有很多重要的工作要做。到时候找到傅先生,请万勿推辞!”
  傅作义连连点头说:“我的后半生,一定在共产党领导下,为建设新中国效力!”
  
  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
  
  毛泽东从人群里发现了黄炎培先生。他中高身材,蓄着平头短发,着一件高领大衣,一下子就辨认出来了。毛泽东自管走到黄炎培跟前,望着这位眉宇清肃、气骨刚正的兄长,热情地伸出厚实的大手,笑声荡然:“任之兄,你好啊?”
  黄炎培只觉得眼前一亮,立刻握住了毛泽东的手,满面笑容道:“润之先生,我是来欢迎你的,早就想和中央的同志见面了。”
  “中央的同志也急着和你们见面哪!今天也是我们来欢迎你们,并向各位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毛泽东言辞恳切,笑语盈盈。
  黄炎培先生是清末举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和反对袁世凯窃国的斗争。1917年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长期从事职业教育事业。北洋政府曾两次宣布他为教育总长,他都坚拒不就。1945年7月,黄炎培等6名国民参政员应毛泽东之邀,为推动国共团结商谈,飞赴延安考察访问,与毛泽东有过多次接触和畅谈。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虎穴”谈判,在渝43天中,与黄炎培有上十次的会晤和聚宴。1949年2月,黄炎培在中共地下党帮助下,逃脱了国民党特务的严密监视,潜离上海经香港转赴解放区。3月25日上午黄先生刚刚到达北平还未休息,下午就匆匆赶到西苑机场迎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入城来了。
  毛泽东永远忘不了他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里那次推心置腹的促膝长谈:
  毛泽东问:“任之先生,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什么感想?”
  黄炎培坦诚地说:
  “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因为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由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渐竭蹶,艰巨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
  黄炎培这一席耿耿诤言,向毛泽东提出了将来执政的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始兴终亡的周期率和‘人亡政息’历史覆辙的尖锐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因腐败“五世而斩”、“二世而亡”的教训举不胜数。虽然一些开国君主在新王朝建立之初,鉴于前朝腐败亡国的教训,比较注重禁奢抑糜,励精图治,但终因后世子孙的腐败而断送江山……
  针对黄炎培的提问,毛泽东自信地回答说:
  “我们已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炎培说:
  “这话是对的,只有把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个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个地方的人,才能使得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来打破这周期率,怕是有效的。”
  往事历历,犹在眼前。这振聋发聩的谈话,一直萦绕在毛泽东的耳边。他清醒地认识到: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是摆在执政党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毛泽东紧握着黄炎培的手,神态恭敬,言之切切:“任之兄经历过几个时代,见多识广,博学多才,你的经验就是财富。请任之兄为新政协和未来人民政府的工作,多多出谋划策。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伟大的新中国!”
  
  历尽沧桑共患难。一张统一战线“全家福”
  
  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领袖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教授、艺术家,争相一睹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风采。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前清翰林、著名工商界人士陈叔通,中国民主促进会负责人马叙伦,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章伯钧,九三学社负责人许德珩,民主建国会常务理事、“七君子”之一章乃器,著名文学家茅盾,民革常委、爱国诗人柳亚子,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马寅初,舞蹈界知名人士戴爱莲等,纷纷与中共领导人互致问候,亲切交流,忆往叙旧,彼此均有相交如故之慨。过去,在国民党蒋介石的黑暗统治下,他们采取公开的或秘密的方式,同反动派进行不疲倦的斗争,不怕压,不怕抓,不怕关,不怕杀;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坚决支援革命,与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如今,大半个中国已经获得解放,人民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正是历尽沧桑共患难,迎来立国吉日辰。他们相会在阳光灿烂的北平,怎能不如亲人久别后团聚而欣喜万分、言笑滔滔呢!
  有位老先生与毛泽东握手寒暄:“主席,你胖了!”
  毛泽东风趣地说:“蒋介石把我逼成个流浪汉,让我变瘦了。现在他们被打跑了,所以我又长胖了。”
  人群里漾起一片笑声。
  “主席,请站好,记者还要拍电影和照片纪录一下呢!”郭沫若先生走过来张罗着。
  毛泽东拉着郭沫若的手让他站在自己右边,又拉住黄炎培的手让他站在左侧。这时大家纷纷聚拢过来,肩并肩地站在一起。随着一片“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一幅统一战线的“全家福”镜头被拍了下来。
  这时,毛泽东发现了手拿摄影机的徐肖冰,赶忙上前打招呼:
  “肖冰,我们又见面啦!你是什么时候进北平的?”
  徐肖冰是八路军最早的电影工作者。他开始为毛泽东拍摄是在延安的窑洞里。1939年初,电影队离延安赴抗日前线,毛泽东曾留他和袁牧之、吴印咸吃过一次饭。抗战胜利后,徐肖冰去了东北,直到1949年初进入北平。一别十年后,没想到毛主席一眼就把他认了出来。
  这一天,徐肖冰和他的战友们在现场不停地奔忙,拍摄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在西苑阅兵》、《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在西苑与民主人士会面》等大量照片和《党中央毛主席莅平》的电影,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毛泽东挥了挥手: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是人民
  
  烂漫的晚霞烧红了西山天上的云彩。
  这时,毛泽东发表了简短的演说:
  “先生们,朋友们,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同志们:我们已经获得了基本的胜利,过几天南京政府将派代表团来北平。我们的意见是,国民党必须答应我们提出的八项谈判条件。
  “现在,虽然国民党已经做好了打的准备,我们也迟早要渡过长江去。但只要国民党接受八项条件,我们还愿意坐下来谈判。
  “不管是和也好,打也好,我们今后的主要任务,将是建立一个怎样的政府。
  “各位老先生和我们肝胆相照,风雨同舟。今后,共产党还将和以前一样,同诸位一起建设新中国!”
  毛泽东的话正好吐出了民主党派的领袖们和民主人士的心声。他们纷纷翘起大拇指:“毛泽东伟大,真伟大!”“不愧是中国人民的领袖!”“真是无敌于天下的英雄!……”
  毛泽东紧忙挥了挥手,不安地打断了这些称颂。他说:“我不是什么英雄,真正的英雄是人民!”他用手指了指不远处工农商学的队伍和人民解放军部队。
  夕阳衔着西山,把天和地染成火红一片。
  周恩来抬腕看了看手表,目光环视了一下人群,大声地说:
  “朋友们,先生们,谢谢大家到这里来欢迎毛主席、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天色已晚,请诸位先生早些回去休息吧,以后有机会我们还要再谈,以后见面的机会多得很,我们将在一起共事……”
  机场上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这时,激昂高亢的军乐曲伴随着千人唱万人和的嘹亮歌声,在机场的上空飞扬:
  “你是灯塔,
  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
  你是舵手,
  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西山脚下,50门六0炮陆续发出500发照明弹。天幕上落英缤纷,有如千万颗亮晶晶的星星高挂空中,辉耀着蜿蜒的群峰,照亮了新生的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