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8年第2期


毛泽东的“十五万精兵”计划

作者:青 石




  蒋介石拒绝中共建议,拓言不把共产党并入国民党他死也不安
  
  1938年9月29日,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开幕。但会议刚刚召开,周恩来就奉命带着毛泽东和王明的亲笔信离开延安,于10月1日赶回武汉,去会见蒋介石。
  周恩来此行的目的,就是想向蒋介石转达经过季米特洛夫批准的毛泽东的建议,即恢复大革命时期党内合作的形式或组织民族革命联盟,同时保证不在国民党及其军队内发展组织,以此表明中共中央愿意与国民党长期合作的诚意。
  10月4日,蒋介石单独接见了周恩来。周首先递交了毛泽东和王明的亲笔信,然后详细介绍了刚刚举行过的政治局会议对坚持抗战和发展统一战线问题的看法。在听到周恩来谈抗战问题时,蒋显得有些不以为然,插言说:坚持抗战,这没有问题。但当周恩来介绍会议关于共产党员可以公开自己的身份,加入国民党和三青团的设想时,蒋介石听得聚精会神。特别是对中共中央关于今后将不在国民党及其军队内发展组织的决定,蒋不住地点头,似乎觉得很入耳。他当即提出,请周恩来尽快把这些意见写成一个材料,他好研究一下。
  8日,周恩来写好书面意见,递交给蒋介石。蒋当天就召集陈立夫、朱家骅、康泽、贺衷寒等,通报了这一新的情况,要他们研究后提出意见。14日,蒋再约周恩来谈话,告诉他说,关于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和三青团的问题,怕是还需要国民党中央常委会讨论才行。他的意见是,三青团章程修改一下共党同志就可加入。他要周立即与三青团的干部商谈这个问题。
  这段时间,恰值武汉、广州失陷前后,形势严峻。因此,蒋介石对周恩来显得很亲热,并且还见了朱德总司令,谈了八路军在敌后发展的问题。蒋还鼓励周恩来与叶剑英协助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愿意听取中共方面关于军事工作的意见。国共两党长期合作的前景似乎真的出现了。周恩来电告中央:蒋介石对我们态度相当转好,机密事也渐不回避,限制与束缚虽未放松,但可徐图冲破。
  然而,随着日军攻势渐渐停顿下来,国民党内部那种对共产党的疑虑和恐惧又陡然加剧起来了。
  12月6日晚,周恩来再见蒋介石。尽管周已听到不少国民党高层人士反对中共六中全会“跨党”主张的议论,但蒋介石的说法还是让他有些吃惊。
  蒋介石说,跨党的办法大家不赞成,共党既信三民主义,最好与国民党成为一个组织,这样力量可加倍发展。如果这个办法可以讨论,他愿意约毛泽东面谈。
  周当即解释说,共产党信三民主义,不仅因为它是抗日的出路,而且因为它是达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国民党员则不必都如此认识,故国共两党终究还是两个党。跨党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互信。
  蒋提到当年合作破裂的情况,说还是合并好,因为大家都怕共产党的“革命转变”。
  周见谈不拢,就表示合作方式问题不必强求,如认为时机未到,也可考虑其他办法。
  蒋提出,如果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做不到,可不可以一部分党员转入到国民党中来,而不跨党呢?
  周明确:表示:加入国民党而退出共产党,这是不可能的,而且也行不通。少数人退出共产党而加入国民党,这种既失气节又失信仰的人,对国民党怕也是有害无益的。
  12日,已到重庆准备出席国民参政会的王明,会同周恩来等再度与蒋介石谈组织合作问题。这次谈得更糟,蒋的态度更趋极端。他断然表示:“共产党员退出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或共产党取消名义将整个加入国民党,我都欢迎。或共产党仍然保存自己的党,我也赞成。但跨党办法是绝对办不到。我的责任是将共产党合并国民党成一个组织……此事乃我生死问题。此目的如达不到,我死了心也不安,抗战胜利了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的这个意见至死也不变的。共产党不在国民党内发展也不行,因为民众也是国民党的,如果共产党在民众中发展,冲突也是不可免。”
  蒋介石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恐惧,根本上是由于自身在战争中的削弱和共产党在战争中的壮大这种强烈反差所引起的。抗战开始时,共产党只有三四万军队,地盘仅陕北一隅之地。如今,国民党不断丧城失地,共产党却利用敌后空虚全力发展,迅速扩展到华北大部分地区,军队人数也扩充到近20万人之多。抗战爆发不过一年多时间,共产党的力量已经数倍增长,并开始要求重新划分华北战区,这不能不让众多国民党人深感不安,恐其“统治之土地,将一失而不易复得”。
  1939年1月下旬,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成立了专门的“防共委员会”,开始制定各种严“防共”、“限共”的秘密文件。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迅速白热化起来。在这种形势下,与国民党“长期合作,共同建国”的方针还行得通吗?
  
  共产国际一纸电报,毛泽东开始强调“资产阶级叛变的必然性”
  
  中国这时明明在军事上已处于严重困境,蒋介石为什么还要搞这种可能进一步危害整个抗日大局的“防共”、“限共”行动呢?毛泽东百思不得其解。一向习惯于把国内阶级斗争动向与国际阶级斗争动向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的毛泽东,不能不开始怀疑蒋介石背后是否存在着一个国际性的妥协阴谋。
  1938年9月29日,英、法与法西斯德国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来换取欧洲的和平。这意味着,共产党人此前为应付德国和日本的侵略扩张而提出的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设想很可能落空。慕尼黑协定再度使中共领导人想起列宁对资产阶级妥协本质的论断,在他们看来,不论是英、法、美等国政府,还是蒋介石国民党,自然都脱不出列宁论断的范围。
  1939年春,在一次讨论国民党反共磨擦问题的政治局会议上,大家从各方面进行了分析,而毛泽东的看法很明确:“蒋的政策很大的成分是依赖英美”的,因此,“最近的磨擦,都与英美的政策有关”。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毛泽东得到的情报说,在国民党五中全会上蒋介石明确提出,只要日本同意恢复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战争即可停止,而英美也在积极促成召开太平洋会议,讨论中国问题。毛泽东认为,这意味着蒋介石想搞“东方慕尼黑会议”,“依赖英法”,“把日本迫到卢沟桥去”,并以割让东北和内蒙作为交换。既然如此,主张抗战反对妥协的共产党自然就成了他的最大障碍,他当然要加紧反共了。
  国民党要“限制共产党”,共产党怎么办?注意到这时国民党第二号人物汪精卫叛变投降,而蒋介石坚决反对,毛泽东一时还没有改变对国民党进步趋势的肯定态度。在他这时的谈话当中,对国民党还经常强调“要亲爱,要团结”的方针。
  不过,与此前有所区别的是,毛泽东开始特别强调“反磨擦这一条”了。他主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他占我一个村子,我们占他两个”,“他捉我二个,我们捉他四个”,用加倍的惩罚打击那些国民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