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职场上的“负表扬”

作者:陈 仓




  中国人的智商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少数人玩弄权术,琢磨人,搞内耗,睁眼说瞎话,公开说假话,耍小手腕,颠倒黑白的小聪明独一无二。稍加留意,职场上明褒实贬,诋毁人的“负表扬”随处可见,如果以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为例加以演示,读者朋友或许会联想到自己职业生涯中的某些经历。
  “负表扬”第一招:黑话白说。如果想说秦始皇极端专制,可以如此表扬:嬴政同志雄才大略,气魄大,决心大,决策能力强,他一旦下了决心,八头水牛都拉不回来,许多大事情,他只要想好了,他只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他就一定能够坚持到底。
  “负表扬”第二招:坏事好说。如果想说赵高指鹿为马,诡计多端,结党营私,大搞“一言堂”,可以这样表扬:赵高同志理论水平高,思路宽,思维能力强,点子多,威信高,众臣都很拥护,只要他说话,大家都比较支持,他提出的意见很容易形成决议。
  “负表扬”第三招:堆积现象,反弹琵琶。如果想说董卓荒淫无耻,有生活作风问题,可以婉转地夸赞:董太师是个现代派开放型的领导干部,思想解放(不受约束),特别潇洒(浪荡),放得开(不严谨),精通音律,爱好唱歌(爱去娱乐场所),不但卡拉OK唱得好,还比较关心民间歌手貂蝉等同志的成长(不检点),不错,真不错!
  “负表扬”第四招:抛砖引玉,旁敲侧击。如果想说吕布有奶便是娘,见利忘义,卖主求荣,贪财好色,势利刻薄,完全不必像张飞那样破口大骂吕布“三姓家奴”,可以如此表扬:马中赤兔,人中吕布,走到哪里都是挑大梁的将材,影响大,待遇高,职务高,但他挺倒霉的,遇的领导丁原、董卓、王允个个都不行,尤其是董卓,不但耽误了年轻人进步,还抢人家女朋友!丁原、董卓的结局,吕布与貂蝉的特殊关系都是“砖”。
  “负表扬”第五招:利用常识典故,迂回攻击。有些人迷信相面,相信经验积累起来的“俗话”。事实上,人的体貌特征与人的品质有某种相关性。如果人家问刘禅怎么样?不能直白地说刘禅同志是个傻瓜,可以说小刘长得高大挺拔(傻大个),娃挺老实,继承了他爸的忠厚风范。相书上说:矮子多智,头大有宝,心明眼亮,俗话成语典故也这样说。俗话还说:“人小鬼觉大,上天摘八卦”。如果曹操活到今天,人家问曹操这人怎么样?不能直接说曹操同志奸诈狡猾,有篡权野心。可以说老曹相貌堂堂,眼睛炯炯有神,目光如电,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见多识广,阅历丰富,是个有名的聪明人,智谋胜过晏子(个子小一般都聪明过人),文韬武略赛过拿破仑(聪明的小个子最后当了皇帝)。有些既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的说法也具有极大的杀伤力。诸葛亮想整魏延,便到处散布“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三人成虎,最后导致魏延被杀。
  “负表扬”第六招:话语动听,态度冷淡。用模糊态度勉强表扬,或者以不便表态的口气略加表扬。例如,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在一起工作,但互相不睦。如果刘备考察诸葛亮,问关羽,关羽说“不了解,听说不错”,张飞说“不好说,还行吧”,赵云说“很少来往,看起来还不错”。表面上看起来说的都是好话,但态度生硬,问话者便明白其中有问题。有经验的老职员都懂得,大家在一个班子里工作,说“不了解”意思就是此人“差得不值一提”,说某人“不好说”意思就是此人“坏得说不成”,说“很少来往”意思就是说此人“打不成交道”。
  “负表扬”第七招:东拉西扯,声东击西,明褒实贬。例如,本来考察的是领导型、综合型干部,答话者反复夸赞被考察者是业务型、专家型人才,变相贬低被考察对象的组织领导才能。再如,本来是考核某人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谈话人只字不提被考察者的政绩业绩,反复夸奖人家读书、写作、出书、考研、考职称、唱歌、打球、练书法、画画、兼职、社交等与本职工作无关的特长或成就,变相把人描绘成不务正业、不在状态、注意力不集中、不称职的混混。
  “负表扬”第八招:以好比好,以好压好。假如曹操想确立曹丕为继承人,你既想推荐曹植,又不想得罪曹丕。他就会说,曹丕、曹植、曹冲都很优秀。曹丕经验丰富、稳健、成熟,但年龄偏大;曹冲聪明能干、学识渊博,但年龄偏小;曹植的年龄、文化程度、知名度、群众基础、经验等综合条件相对更优秀一些。看似没有一句坏话,说的全是优点,实际上隆重推荐曹植,变相贬低曹丕、曹冲。杨修为什么死得那样惨呢?可能与他不懂这一招有关。
  职场如战场,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奸人手段远不止八招,朋友们千万要留意提防。■
  【舒晴荐自《西安晚报》2008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