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天价三题

作者:朽 木




  一盒月饼上万元,一件衬衫几万元。一朵玫瑰几千元……这几年,随着价格放开,一些天价消费应运而生。你敢漫天要价,我敢攀比跟进。东边日出西边雨。商品世界混沌沌。尤其是逢年过节,或者婚丧嫁娶,这天价可张狂了。你不是非要掏钱消费吗。你不是难得一百年不遇呜,你不是照顾脸面照顾排场吗,好,“呼哧”一刀砍将上来,快得有时你连脖子都来不及缩一下眼睛都来不及眨巴一下,钱袋就瘪了。
  天价坑人。自不待言,一如过街老鼠。这些年,媒体上总见曝光,物价、市场、消费等监管部门也狠抓典型维权。可以相信。随着人们的商品知识愈益丰富,市场机制愈益健全,这类“宰客快刀”会渐失市场。
  怕就怕大宗的天价,怕就怕要命的天价!比如这药。人食五谷杂粮,便有七病八灾。生病寻医吃药,人之常情,人之常识。但这年头,人们越来越怕看医生进医院了。悬壶济世者还有多少?或者准确地说,手中持“刀”去宰病人的有多少?真是说不清。
  不久前的消息:有个地方搞了一回“阳光采购”药品,网上限价并聘药品专家做“主谈判官”。这么一搞,弄出蹊跷:竟有千余“新药”97%是变脸而来。而最让人跌破眼镜的,是药价虚高得让人晕透,“同一药品价格竟相差253倍”!
  当然要考虑这是报价因素。报价者,仅仅是报出唱出价钱也。漫天要价,还有个就地还钱呢。253倍只是理论上“要”的,不代表实价。但要得离谱,总算天价一路吧。
  有暗的天价。有明的天价,有的天价姓私(私营业主所为),有的天价姓公(国有商家所为)。还有一种蛮不讲理的天价。能宰得你彻底没脾气。举手投降,能恨得你牙痒但无处发泄。只好打碎门牙肚里咽。
  这便是垄断行业的天价。有的是明显的,秃头上的虱子:有的是暗里的。让你算不清账。大多数消费者因为外行,还真的说不出人家天价的子丑寅卯。有的因其垄断,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总之也赚了个天价。比如这些年的手机双向收费问题,比如电话座机的月租费问题,比如这电费到底成本多少问题。比如这人民币银行卡境内跨行查询费问题,摊到每人每户头上,不多,但一户一户加起来。就海了去了。全国有好几亿手机用户,攒起来。就是一个人家赚了天价的大窟窿。好在老百姓虽不知内幕算不清楚。但有些情况是藏也藏不住的。这便是垄断行业的高收入。
  照我看,那“明火执仗”的,那“单打独斗”的中小散户之类的天价,好办。有关部门一声令下,便可秋风扫落叶,打得他落花流水;怕就怕,那些打着“公办”、“官方”旗号的这“老虎”那“老虎”的天价,要治他们,那可要费神了,但办法总会有的,只要你肯用心去办。
  
  [兰小英荐自《江南时报》2007年5月15日/李崇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