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两次演说

作者:郭光豹




  他的两次演说,时空跨越凡30载。
  30年前。河东。大讲堂主讲人SS先生。年方28。
  斯时也,他言词滔滔:“……‘德’加‘才’这个恒等式,是党几十年来不变的人事政策,今天变了,听,‘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响亮出台,恰似惊蛰春雷,一声震得龙凤起,新的人才观,终于浮出水面了,依我理解,年轻化,应是这个口号的新亮点……领导人如果永远是老面孔,今天这面孔,明天还是这面孔;今天交椅上坐的是这个屁股,明天坐的还是这个屁股,那么,年年高校毕业生怎么办?……人们如何理解‘小荷才露尖尖角’、‘雏凤清于老凤声’、‘芳林新叶催陈叶,江水前波推后波’……一个人代表的时代,还是留给那个时代吧……这不叫抢班,叫接班;这不叫代替,叫代谢……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同志,最不可或缺的便是这种人梯精神,这种绿叶精神,这种尧舜精神……不是强调‘老’‘中’‘青’吗,偏偏这个‘青’字最容易被人忽略……‘扶上马,送一程’此说听起来多别扭,本来嘛,扶都不必了,遑论送?不送也罢,让青年人自己上马,扬蹄驰骋吧!……我想这是放不放心的问题,让不让贤的问题,归根结蒂,是执不执行党的新政策问题……”
  30年后。河西。大讲堂主讲人还是这位SS先生。是年已58岁了。
  此刻,他激情未减,亢奋依然:“……年轻化,毋庸置疑是党的干部政策的重要链环,然而,要具体人具体分析,比如,军事指挥员,无可争议要选拔年轻体健者,老胳膊老腿,怎么能够适应行军、演习和打仗?!又比如,体育明星,上了30岁这个坎,人们就会不客气地称他为‘高龄’;还有吃‘嫩’饭的星儿、第一线的蓝领、一切体力劳动者……叫他们去拼体力,当然力不从心,因此,让他们按时退乃至提前退,天经地义,他们也全自量,赖不得。可是,从事机关工作、科技工作、教育工作以及其他脑力劳动者,到了60岁,也搞一刀切,不看学位职称和身体状况,说退就退,算不算浪费人才呢?这些人才,曾经沧海,历练了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备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积累到社会生活南北西东、秋冬春夏、悲欢离合、五颜六色的经验,好不容易熬至如今的‘干练成熟老到’,刚到钟就要立马下课,进‘老人间’,搞‘孙子疗法’,成闲云野鹤,跑医院,逛公园,领退休金,过早把他们玩成老古董……我断定,这政策,这偏颇,迟早全得到纠正,不信,咱们走着瞧……”
  30年前河东的大讲堂里,约有50%的听讲人报以热烈掌声;30年后河西的大讲堂里,也约有50%的听讲人报以热烈的掌声。不必调查,无需考证,答案大概是:取己之所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