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生活百态

作者:杨孔翔辑




  井
  
  夜里我掉进一口井,还好水很浅,但仍使我感到恐慌,慌乱之时发现有一丝光亮,便仰头望天,我惊呆了!那星空是如此的美丽,忽然间我羡慕起那只井底之蛙。世人只知道批判它目光短浅,却不知在这一口洞天之中,可以看到常人难以看到的美丽景象。
  
  爷爷相亲记
  
  爷爷20岁时,有人为他说亲。他想亲自相亲,可在当时的社会,这不太可能。一天,他按照地址找到女方的家。院门敞着,院子里,一位大姑娘侧身对着院门,正在择菜。爷爷转身就跑到介绍人家,说:“就算另外半边脸是瞎的残的,我也认了!”那位姑娘就是我奶奶。
  
  见识
  
  儿子在省城上大学,放假回到老家,同父亲谈起求学见闻,言语间连连感慨家乡的落后,道窄楼矮,恨自个生错了地方,要家乡也发展成大都市派头就好,干净又整洁。父亲见儿子出门在外长了见识很高兴,对儿子说发展是好,不过也别太快了。儿子不解问为什么,父亲说天天摆摊那条街改扩建,往后不让摆了,得挪地方,怕今后生意更差没钱供你上学。儿子无语。
  
  年龄
  
  年龄是一种盼望,“什么时候我才能……”
  年龄是一项权利,“我都XX岁了,我可以……”
  年龄是一个藉口,“我还不到XX岁,我不能……”,“我已经XX岁了,我不能再……”
  年龄是一道谜语,“你猜猜看?”
  年龄是一种经历,“我过的桥……”
  年龄是一个秘密,“对不起,这是我的秘密。”
  年龄是一种炫耀,“年轻,是我最大的不足。”
  年龄是一声叹息,“我这一辈子。”
  
  楼道的灯坏了
  
  楼道的灯坏了
  我摸黑走到七楼
  打开家门
  我发现
  我的家竟然
  那么亮堂
  多少年视而不见的东西
  也在闪闪发光
  
  山里的母亲
  
  母亲这辈子只识三个宇,那是她的名字。母亲这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劳动。母亲这辈子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三个孩子走出这山。母亲这辈子唯一的欣慰,那就是她的孩子秉承了她的执着和坚韧。
  
  巴黎的墓地
  
  初识巴黎最令我震撼的是星星点点散落在巴黎市区的墓地。它们或在写字楼下或在住宅区中或在林荫道旁,占地或大或小墓碑样式各异,但同样都整洁肃穆。想来墓地的主人们睡的会很安详,因为他们不必担心由于城市建设的缘故而搬迁;想来墓地的主人们睡的会很坦然,因为巴黎市民不会由于与墓地为邻而感到恐惧。他们是那块土地真正的主人。在我这个东方人眼里,最能代表法兰西精神的正是这些散落在巴黎市区的普通百姓的墓地。
  
  竖笛
  
  新学期,全市中小学生每人分得一支竖笛,教育局布置收费。教师纷纷议论:素质教育多种多样,为什么要一刀切,全学竖笛?知情者道破天机:局长女婿就是竖笛生产者。教师们怨气冲天。校长却喜形于色:好事,好事!你想想,若是他生产钢琴,那还了得!
  
  永远的小孙
  
  在小孙退休欢送会上,局长高度评价了小孙的工作,然后说:“小孙,退休后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小孙犹豫良久,说:“我……有一个请求。”局长笑道:“你说吧。”小孙鼓足勇气,说:“请领导能否……叫我老孙!“局长呵呵笑道:“你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嘛,小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