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半半歌》乱弹

作者:杨洪立




  在古书典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警世喻人、讲人生哲学的。除了一些作为幼儿启蒙用的教科书外,流传甚广的有《菜根谭》、《小窗萤记》、《围炉夜话》等等。这里向诸位介绍的是一首《半半歌》,我以为是很有意思、大有意味的。
  《半半歌》为李密庵所作。李的生平事迹查了不少资料未能查到,请教了一些专家教授也未知其详。只知大约是明清之际人,名讳不彰,著作不丰。好在所谈者乃《半半歌》本身,并由此生发乱谈,有关作者情况若查证出来,当另行行文了。
  《半半歌》文不长,且录之于下:
  看破红尘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幽闲,半里乾坤展宽。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闱半经尘,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丰半俭。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思闹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显然,这首歌诀是作者从生活的阅历中总结出来的,极富哲理和人生智慧。虽然个别词句显得消极一点,但总体上是教世人活得宽松、宽容、大度、豁达一些,要知明知暗、知进知退、知盈知亏、知得知足,这样才能活得有安乐、有情趣、有境界、有始终。仔细阅读品味,大可省人喻世。
  在汉语中,与“半”有关的词语甚多。如半百、半世、半截、半价、半天、半年、半音、半影,半边天、半截话、半成品、半封建、半瓶子,半壁江山、半途而废、半信半疑、半路出家、半斤八两、事半功倍、一知半解、一鳞半爪、喜忧参半,“半部论语治天下”、“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些词多是概括和反映了某些世情、人情和心情,与《半半歌》无关。但有的也充满了哲理,如“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战国策》中的名句,两千年来就一直风行于世,激励人们做事有恒,善始善终,坚持到底。
  世上有些人不懂“半”的哲学,干什么都要拉满弓、求满盈。名要最高,势要最大,官要最显,钱要最多。凡是好事他都要钻,凡是好处他都要得。势必使尽,欲必求尽,便宜占尽。这些人往往是泰极否来,盈极亏来,处高险来,忽喇喇大厦倾,昏惨惨黄泉近,结果都不怎么美妙。
  也有人误读误解“半半”,把“半半”当作一种消极的人生和处世哲学。以为“半半”就是出工不出力,就是消极不求进,就是马虎不负责,就是模棱无是非。在这种浑浑噩噩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下,有些人有十分力只使一半,而有半分功却又虚报十分。而其主要精力则用在了迎来送往、接待应酬上,每天喝得醉眼朦胧,“早晨像相公,中午变关公,晚上成济公”。由是,我曾多次批评某些人是“半实半虚做工作,半真半假报情况,半醒半醉过日子”。这种情况就是十分要不得的“半半”哲学了。
  仿李密庵先生《半半歌》,我也新编了两首《新半半歌》,一为“自嘲篇”,一为“喻世篇”,且不揣粗陋,录之于下,聊博诸公一哂。
  《新半半歌》(自嘲篇)
  晚睛初至人生半,思前瞻后说半半——
  幼年家贫半饥半饱,一路求学半苦半甜。
  携笔从戎半武半文,笔底风云半歌半弹。
  小有所成半矜半愧,名讳不尊半隐半显。
  四十军旅半北半南,退出现役半忙半闲。
  喜藏书半今半古,乐读文半深半浅。
  衣食足半精半粗,果蔬全半鲜半干。
  交朋友半老半少,待宾客半热半蔫。
  阅世事半喜半忧,处人际半宽半严。
  怡性情半儒半佛,定行止半凡半仙。
  笑一生不曾虚度,且画好世生半圆。
  《新半半歌》(喻世篇)
  人生在世苦乐半,参破“半”字益无边。
  立志有恒防半废,向学有持莫半满。
  路行有半防倒退,人生半百警翻船。
  享乐有度当半止,名利可求当半减。
  势之所使当半敛,财之所聚当半散。
  饮酒有味在半醺,赏花有时在半妍。
  半俗半雅养真趣,半俭半丰度百年。
  一世但得功过半,快快乐乐胜半仙。
  [司志政荐自《江南时报》2006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