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茶客留言

作者:桂向明等




  桂向明(江西玉山)
  陈章先生说聂公从未说过胡风坏话(参见陈章《旷世诗才旷世人——聂绀弩廿年祭》载《杂文月刊·选刊版(2006年第5期),并非事实。2006年第2期《三联贵阳通讯》有何满子文《扭曲心灵的记录——读<聂绀弩全集>第十卷》,其中有这样的话:“他(指聂绀弩)一面违心地谴责胡风,比官方的声讨斥责得更到位,也似乎恳挚得出自内心,但人所共知,他根本不相信胡风有罪,交情始终未变,胡风被囚禁时他频频作诗致意,彼此唱和。人到了这份上,也不得不当两面派。”语极沉痛。
  
  李志远(北京)
  2006年第5期《杂文月刊·选刊版》,所载李秋生先生《我们需要什么?》一文开头说:“温饱基本解决,服装讲究款式,住房步入现代,小车驶向家庭,存款逐年增加,除了弱势一群,多数人最需要的已不是衣食住行。但我们的同胞显然存有一种很无奈的不满足感。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接下来,文章便分层展开,做出如下四项回答:我们需要宁静;我们需要真诚;我们需要安全;我们需要知识。
  此文读罢,觉得好是好,但又总感言犹未尽。是的,我们所需要的,难道仅此而已?于是,很想狗尾续貂一番。
  我们还需要知荣明耻。胡锦涛同志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之后,何以在举国上下产生那么大的反响?正是因为知荣明耻的缺乏。而缺乏,也就说明需要。有些官员贪污受贿“包二奶”,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认为自己是。有本事、有能力。有些商人以假冒伪劣赚取“黑心钱”,却夸耀自己是“经营有方”,等等。而且,这些荣辱颠倒的霉菌,还在蔓延,严重毒害着人们的心灵,能不堪忧?
  我们还需要良心发现。有些人的良心被狗吃了大半个,因此损人利己、见死不救、无恶不作。待到他们撞到南墙、甚至落人班房时,才良心发现,痛哭流涕,说些“悔不当初”的话。只是,晚矣!我常想,如果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随时都能良心发现,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很多坏事的发生,而更好地张扬人性中天使的那一面?自然不言而喻。
  我们还需要公平竞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社会上,有些人付出同样的努力、甚至更大的努力,却总不能得到与另一些人同等的回报。为什么?就是因为竞争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或来自于竞争标准本身的不科学,或来自于各界“黑哨”的阴沟作祟,或来自于有些竞争者的“暗做手脚”。但无论怎样,吃亏的总是靠诚实劳动吃饭的老实人、正派人。因此,我们不能不大声疾呼:归来吧,公平的竞争!
  当然,我们所需要的,可能还有很多。然而,限于本人所想范围,只能到此打住。
  
  蒋 珍(广东江门)
  中国人玩数字真可称世界之最,《据调查、据统计……》(《杂文月刊·选刊版》2006年第5期)一文讲了四种玩法,其实还有许多种,不妨先补其一。
  六年前某县人代会上,代表对县政府工作报告中去年的粮食产量提出疑问,县长十分坦荡又面不改色地说:“这个数字是上级分摊给我们的。”粮食的实际生产量不是一秤一秤计量再逐级相加出来,而是由省里先“统”出来,再层层分摊到各市、区县、乡、村的。或者说粮食不是一颗一粒生产出来的,而是坐在豪华的政府大楼里,在茶水的浇灌中议定出采的。
  其实这也是一种统计。统者统一口径、统一部署、统一下达、统一数据、统一报表。计者计算也,层层倒求计算,又简单、又精确、又统一、又快捷、又好看。统计者,统一计算也。
  
  刘德金(重庆)
  2006年第5期《杂文月刊·选刊版》的《毛泽东影响中国最为深远的十句话》,撼人心魄,催人奋进!鄙人不揣浅陋,很想续上几句,不知是否画蛇添足,贻笑大方。
  一、最沉痛而又发人深省的一句话!——要讨论失败原因……
  二、最自信、最气吞山河的一句话!——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反动派!(文韬武略的毛泽东,深谙宣传工作对于革命的重要性,这正是他作为伟大战略家、军事家的高明之处。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攻城次之……)
  三、最脚踏实地不畏艰险的一句话!——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四、最催人发奋的一句话!——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五、留给世人最珍贵的一句人生箴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六、令造假者却步的一句话!——实事求是!
  七、最能告慰先烈在天之灵的一句话!——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八、最让国人扬眉吐气的一句话!——原子弹既然是吓人的,就应该影响!
  九、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句话!——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十、最能展示美好前景的一句话!——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