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吃你的馒头去吧!

作者:王栋生




  有客问,当年你在“早稻田大学”的时候,挨过饿吗?这话问得实在是一点常识也没有。凡是插过队的人,都知道挨饿的滋味,而那时的农民,更是长年挨饿。为了能吃饱,我们当年都愿意去出河工挑土,每天补贴一斤半大米,自己再出一斤,每天就可以吃两斤半米了。两斤半米?现在的人听了会惊叹,而当年极少有荤腥,烧五十多人的菜,每天只用半斤油。再说出的是死力气,每人每天得把一万斤以上的土从河底挑上河岸,两斤半大米也仅仅吃个八成饱。
  当年站在河岸,看到挖河的农民密如蚊群,看到原始落后的挖河方式和大禹治水时代差不多,不禁抚着因重压而变形的肩膀想,中国人的民生要到哪天才能像欧美那样富足——当时有这种感慨的知青很多。
  我在和农民谈起这些时,农民说:谁让我吃得饱,我就拥护谁。说实话,当年听到这样的话心头是有一阵悲哀的。我哪里知道,穷人的逻辑会成为当今一些人的“教育真理”。
  想起这件事是最近有人以吃馒头比喻教育。
  有教师说,素质教育不过是媚雅,考不取大学就没戏,犹如吃馒头和读诗:吃饱了馒头才有可能读诗。这种话很能蛊惑那些对教育一无所知的人。我的看法是,从事教育的人一定要有理想,说那种话的人不该来搞教育。只想到吃馒头的人,是知道不吃馒头会饿死,他并没有看到只吃馒头不读诗,是另外一种死法。心系馒头的人,根本不想读诗,他的内心也远不止是只想吃馒头,他想的是吃肉,想的是去做“人上人”。
  在他们的人生中,永远没有诗,没有歌唱,只有馒头。当今之世,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带领教师和学生吃馒头?
  怎样才能判断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呢?他像是个脚踏实地干活的人,像是个有人情味儿的善人,像是研究过民生能够指点迷津的高士,可是他把世间的人一个个全认作在等嗟来之食的饿汉,认作需要一瓢水的涸辙之鲋,在诗书和馒头之间,一声吆喝,带领人们扑到了馒头上。馒头吃饱了,又面临新的选择:在蛋糕和诗书之间,当然还是吃蛋糕。如是反复,他始终坚持“馒头第一”“蛋糕第一”的原则,最终一直做到了中国馒头托拉斯和蛋糕辛迪加的“成功人士”。如此看来,诗书有什么用?
  教育没有了理想,没有了追求,则委琐无比。爱因斯坦曾把那种追求“实惠”的人生观斥之为“猪栏式的理想”,他说:“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苏霍姆林斯基说:“我1000次地确信:没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不妨退到吃馒头的底线说话。其实即使是不得不先去吃馒头,也得像个绅士那样坐得端正,神情庄重,像位农夫那样珍惜食物,享受劳动之果,而不是像个饿死鬼一样狼吞虎咽,目光贪婪——在应试教育盛行的今天,这样的话大概是不需要加什么注释的。
  [沈栖荐自《新民晚报》200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