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用什么来构筑历史耻辱柱

作者:林 达




  在不久前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韩国有一个组织要公布60年前的“韩奸”名单。随之,我国也有人提出仿效这一做法,公布“汉奸”名单,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难看出,这个建议的具体操作并不简单。“汉奸”不是一个法律上的罪名,你根据什么标准和程序来确定某人是“汉奸”?这一标准与程序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又来自何处?假如是要确定叛国罪,那么现在能够依据的只能是二战刚刚结束时国民政府的审判结果。假如要越出这个结果,可能被定为“汉奸”的对象大多已经老死,法庭不再接受对死者的起诉,也就是说,现在已经不大可能依靠司法,走司法程序,根据证据来确定汉奸名单。司法之外,什么机构有这样的权威性来回答“谁是汉奸”的问题?这一机构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又来自何处?被指控为“汉奸”的人大多已经没有能力来为自己辩护,那么怎样来避免冤案错案?回答不了这些问题,就谈不上可行性。
  韩国今天的做法,目标是针对所谓的“亲日派”,这是一个涉及韩国政治派别、带有政治意味的行为。这和韩国的历史有关。二战前的韩国,状况近似台湾。1910年8月22日,韩国在日本逼迫下,签下《日韩合并条约》,宣布韩国皇帝“自愿”将统治权交给天皇,日本则保护其宗庙、财产,并将李氏皇族并入日本皇族。理论上,韩国成为日本的一部分,学校只许教日语,百姓不许说韩语,若有犯禁重则要坐牢。日本强令朝鲜人?穴皇族几人除外?雪“创氏改姓”,用日式名字。到1945年光复,整整35年,韩国被日本并吞。一代韩国儿童、青年,被迫成为姓着日本姓氏、只会以日语阅读书写、只会讲日语、习惯服从天皇的“日本人”。有大量韩国人,根本没有机会知道自己可以“不亲日”。在这样的历史面前,今天的韩国人,要清算“韩奸”,也并不是那么简单。
  现在提出仿效韩国公布“汉奸”名单的做法,猜想其动机也是要警示后代,提升民族精神,让子孙后代铭记历史教训。可问题是,历史的耻辱柱用什么来构筑呢?只有一种材料能用来构筑历史耻辱柱,这种材料叫“真相”。
  发生在60年前的民族抗争,前后长达十几年,最后是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全面胜利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战胜国进入了民主世界五强。在这十几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活着的人们,必须依靠历史教科书,依靠课堂,依靠报章媒体来了解“真相”。而如今,我们这些战后出生的人们,手里的“真相”并不完备。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一些大而化之的笼统说法,我们多年来以为那就是全部真相,而一旦有机会从外部接触一些基本事实的记录,竟然会大吃一惊。
  也是60多年前,当盟军反攻进入欧洲,发现了纳粹的“死亡集中营”。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进入集中营后发出的第一个命令,是命令把能够找到的世界各国记者都送到集中营,让这些记者亲眼看到集中营,向世界发出现场报道。因为艾森豪威尔将军知道,早晚有一天,会有人站出来说,这样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曾经发生的事件,必须记录,才会进入历史。历史的真相,必须有人说,有人写,才不会被湮没。
  往事如果不记录,记录如果不公开,如果历史事件没有在媒体上、在课堂上自由地公开地言说,再大的事情也会如烟般消失在平静时光里,无声无息。当往事消散的时候,手里没有真相,我们甚至没有能力给那些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们构筑历史的纪念碑,没有能力在纪念碑上刻上他们的名字,我们又用什么来构筑历史的耻辱柱?
  因此,让我们暂时不要急着给60年前的“秦桧”们铸一个跪着的铁像,让我们先创造条件,使得我们手里有历史的真相。
  [杨松荐自《南方都市报》200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