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笔记中的警句(外一则)

作者:钟叔河




  
  宋刘十功字子明,隐居不仕,赐号高尚先生。答王子常书曰:常人以嗜欲杀身,以财货杀子孙,以政事杀民,以学术杀天下后世。语甚奇辟。
  念楼读:宋朝的隐士刘子明,有几句话,颇含深意,是在写给友人王子常的信中说的:“人们以嗜好杀害自身,以财富杀害子孙,以政府行为杀害国民,以政治理论杀害人类。”
  念楼曰: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在清人笔记中,是比较有阅读价值的一种。上面这一节原题《刘子明语》,见于卷一。刘的话虽不多,却可称为警句。
  嗜好往往会“杀害”自身,如嫖,赌,吸毒;财富往往会“杀害”子孙,如大少爷恣意妄为,以致犯下重罪。这些还是人所能见,人所能言的。
  至于说政府行为“杀害”国民,政治理论“杀害”人类,则需要了解秦皇、汉武、希特勒诸人统治的真相和本质,把奥斯维辛等事实和马基雅维里、戈培尔们的“理论”统统揭穿,才能明白,这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了。
  “高尚先生”的事迹不大清楚。能够得到“赐号”,说明他未必真是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他虽然“不仕”,对于世情和政治还是关心的。
  
  秘法
  
  清人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一有一则:“杭州吴山有售秘法者。一人以三百钱购三条,曰‘持家必发’、‘饮酒不醉’、‘生虱断根’。固封慎重而与之,云:‘此诀至灵,慎勿浪传人也。’归家视之,则曰‘勤俭’,曰‘早散’,曰‘勤捉’……”
  故事说到这里,其实已经“到位”。可是作者还要加上几句,说购者“大悔恨,而理不可易,终不能诘难也”。
  本来嘛,“勤俭”必会“发家”;酒筵“早散”,少饮自然“不醉”;“生虱”只要日夜不停地捉,也有“断根”的时候。吴山上的老神仙一不鬼画符,二不念“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所宣传的都是“不可易”之“理”,虽不说一句顶一万句,至少一句顶得一句,也的确“不能诘难”,想反对也反对不了,平心而论,比起天天读黎山老母张天师真言的大师兄来,要算平易近人的了。
  问题在于,神仙的大道理虽然放之四海而皆准,却代替不了勤俭发家的经验,代替不了醒酒石,甚至代替不了一抹灭虱膏。“老兄弟”听了东王西王代传的天父天兄旨意,可以不顾性命冲向前去“杀妖”;“皇军”天天读天皇诏书,读到头脑发昏精神失常时,亦有可能成为“肉弹三勇士”;但是,于家常日用中,空洞的大道理却是一文不值的。此人却花了三百文才买得三条,难怪回家拆开一看,要大呼上当,悔恨不已了。
  [选自《新京报》2005年3月11日/方 唐图《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