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1期

在心中立一块“戒石”(二则)

作者:耿志刚




  一
  
  最近看到两份资料,一份讲的是古代,我国的府、州、县衙大堂前都立有一座牌坊,名曰“戒石坊”。戒石坊之上,正面刻有“公生明”三个大字,背面刻有“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小字。另一份资料讲的是当代,农民反映乡村干部问题的信访,多数反映的是办事不公、吃喝贪占、作风霸道、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
  两份资料发人深省,我们应该从中悟出点什么。旧时官吏尚知公正可以明察事之本末,爱民惜民是为官的根本,而我们有些为官者,却把这些丢到了脑后。这实在是一件让人十分痛心的事情。
  要想做一名群众信赖的为官者,就必须把丢掉了的东西重新捡回来,在心中立一块“戒石”,时时提醒自己,处处把握自己,那样就不会在廉洁问题上越过雷池,就不会在宗旨问题上颠倒了位置,就不会被群众所唾弃、所反对。
  愿这块“戒石”长留在每一个为官者心中。
  
  二
  
  旧时戏场里贴有一则楹联,意在提醒观众遵守剧场秩序,其弦外之音却另有深意。该租联的上联为:“看不见,姑且听之,何须四处钻营,极力推开前面者”;下联为:“站得高,不能久之,莫仗一时得意,挺身遮住后来人”。
  由这则戏场楹联,联想到了“考”场纪律。这里的“考”,指的是干部考察工作。每当考察之时,有些人就安定不下来,头脑不再清醒。在这一个特定时期,有些人的电话特别繁忙,各种拜访、聚会急剧增多,甚至连打扑克、下象棋这类活动也被充分利用,不放过一个露面、交谈的机会。更有一些信奉“不破不立”的,大破大立,做出种种有悖情理、违背道德的事情。
  进了戏场,就要遵守戏场秩序;进了“考”场,也要遵守“考”场纪律。对于不遵守“考”场纪律的要有个说法,不能让其占了便宜。否则,“考”场就变成了“商”场、“战”场,一场混“战”也就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