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余秋雨搞“素质考核”?搞笑!

作者:直言了




  咱查了一下,发现世界闻名的歌手都不容原谅。你看,多明戈不会唐诗宋词,瑞奇·马丁不知道元曲。按照余秋雨说的搞唱歌的“文化常识不足不容原谅”这一说法,世界上就没几个歌手是可以原谅的了。
  叫唱歌的必须知道唱歌以外的事,不知道就冠以“素质不高”和“不可原谅”的名声,那么,咱用同样道理问问余秋雨:你会读多少乐谱?你懂得多少乐理?你会唱几支歌?你五音不全,也不知道多少音乐知识。按照你的道理,咱就说你“素质不高”、“不可原谅”。根据:自古以来,音乐就是幼儿开始的基本教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连这些基本文化知识都不懂和不知道,按你的逻辑,完全可以说你是“文化常识不足不容原谅”、“素质不高”。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要你余秋雨搞通所有的基本文化知识(还不是专业文化知识),你会觉得那是求全责备,那不公平。同一个道理,你要人家唱歌的搞通音乐以外的知识,你也是求全责备,对他们不公平。
  且不说隔行知识,就是本行知识,余秋雨也是个媒体捧起来的。根据:人家西方世界明明活得挺来劲的,不少方面比中国还发达,可余秋雨及其吹捧媒体却睁眼说瞎话,说人家的文明都断了、只有中国文明在延续。他们一边说这话、一边享受西方文明,那不是说谎话和炒作的“混混”,又是什么?这样的“混混”和媒体,也有资格考核别人的素质?开玩笑。
  咱看,对歌手搞什么“素质考核”的做法本身就不是好素质:连基本的“隔行如隔山”道理都不懂。不同意?咱倒想看看,用同样逻辑和办法对余秋雨等靠文字吃饭的人也搞搞音乐和体育知识考核,看看他们有几个是素质高的?咱相信,没几个。或者,对央视那些主办考核的编辑们搞搞数理化知识考核,看看他们有几个是素质高的?咱也相信,没几个。按照他们搞的所谓“素质考核”逻辑,咱可以说,他们没一个是素质高的,而且是“文化常识不足不容原谅”!
  “文革”资料说,“四人帮”对教授搞了考核,考的是中学知识,许多教授不及格。于是,“四人帮”说,教授们连中学知识都不足,多么无用,云云。看看,还是学问本行的东西呢,教授都不行,为啥要歌手们当“百科全书”、搞通他们行外的知识?那种所谓“素质考核”的做法,跟“四人帮”的考核,有啥本质不同?没啥不同,都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别人的难堪为乐,都是心理阴暗的表现。这样的搞法,是啥素质?提倡的是啥道德品质和社会风气?
  怎么看歌手的素质?当然是看唱歌怎么样:是看他们的嗓音质量,看他们的唱技如何,看看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表现手法,看看他们跟作者、乐队和听众的关系如何,看看他们的音乐知识是否足够深入广泛,等等。在音乐里,再棒的音乐家也不能做到“全通”,何况音乐以外的知识!不考核这些,考些跟唱歌和音乐无关的东西,那样的“歌手素质考核”,是考啥东西?那是驴唇不对马嘴的搞笑,是哗众取宠的闹剧。说实在的,咱不相信余秋雨和电视台的那些编辑们具备考核唱歌和音乐的基本知识,换句话说,他们没有考核的资格,他们搞的考核都是搞笑而已。
  什么是好歌手?照咱看,人们需要娱乐,歌手能用自己的歌声让大家开心;人们需要庆祝,歌手能让大家欢欣鼓舞;人们需要抒发悲伤,歌手能唱出大家的心声;人们有了困难,歌手能鼓励大家;自己发了,歌手能做做慈善事业,资助社会大众和文化教育事业……能做到这些,能用歌声陶冶自己和别人的情操,就是好歌手;不然,就是不咋地的歌手。至于他们有没有“百科全书”的知识,跟他们是不是好歌手,没啥关系。
  如果心理正常和社会风气正常,那么,作家素质高不高,有读者和文学家去判断;电视台素质高不高,有观众和媒体行家去判断;同样,歌手素质高不高,有听众和音乐行家去判断。奉劝余秋雨们和央视媒体们,少搞点那种以别人难堪为乐的“素质考核”吧!你们在评论别人素质如何之低的时候,别人也看到了你们的素质是如何之差、看到了你们的心理有多么阴暗、看到了你们在提倡多么扭曲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风气。你们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吗?先提高你们自己的素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