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宁德,与诗人还非在一起(组诗)

 



1、

来到一个城市
我已不想再见
那些世故和庸俗的
所谓“朋友”

要不让我赚到你的钱
要不让我见到你的心
前者是我的生意
后者是我要见的朋友

所以在福州
我宁可邀约
正好来这里看女儿的
和我父亲差不多大的老还非

2、

福州没什么好玩的地方
还非一见我
就邀请我去他的家乡宁德
在去宁德之前
他陪我去了一趟
福州市森林公园
他一定是
绞尽了脑汁
才会想起
带我去这个地方

带着心的朋友
和不带心的朋友
选择就是不同
后者无非是
约你吃顿大餐
虚与委蛇
酒肉而已

3、

不知道是不是眼前一泓湖水
让老还非动了感情
他竟然想起了太平洋

“西太平洋沿岸的中国地级市
除了我的家乡宁德
其他的都很繁荣
不知道为什么”

说这话时他一脸落魄
我无语
一个热爱家乡的老诗人的悲叹
我能说些什么

“经济不行
文化也不行
就看李师江的了
不知道师江行不行?”

老还非喃喃的自问
一下子使我内心溃软
他岂止是带着心来
更是要交出心去

4、

我突然发现了一个真相
这个出生于1950年的诗人
这个热爱我的诗歌
和李师江小说的福建人
这个被我视为朋友的
因为受到我诗歌的启发
跑到荷尔蒙乱飞的诗江湖论坛上写诗的老男人

在看我
和我的朋友、他的老乡李师江时
竟然有时是像
父亲在看儿子

5、

还非手指前方山坡
说,“吕德安的屋子就在那里
去年于坚来时
我也在”

“于坚走了之后
有一次打电话给德安
还问起我
说我这个老头不错
有机会要跟我这种
真正民间的人多玩玩”

老还非提起这些时
脸上的表情很奇怪
一点也不高兴
有些不以为然

我一拍脑袋
哦,住在城里的“大师”
想找家农家乐尝尝鲜

哈哈哈哈
诗人还非
成农家乐了

6、

离开福州
去了宁德
还非带我去
乡下海边
吃海鲜
准确的说
是去蹭海鲜
饭局是他女婿设的
宁德的一帮年轻人
都是政府的公务员
分别在不同的部门
这种饭局
他们定期召开
一张稳定的关系网
从年轻时就已张开
满桌都是聪明精干的年轻人
待人接物热情周全
作为老丈人的还非
和陌生人的我
一点没受冷落
在中国所有的中小城市
这样的年轻人都有着
类似的长相和性格
也有大致相同的命运
有人会官运亨通
有人会发财
有人会郁郁不得志
被老婆指为无用
有人会坐牢
有人会幸灾乐祸
每一次聚会
都是一次彩排
在舞台上扮演的角色
现在就开始走向剧终

7、

在席间
有一个年轻人
突然问还非
“你是不是有一个儿子
叫黄飞”
还非一楞
那年轻人接着说
“我在宁德日报上
读过他的文章
写得真好”
还非这才明白过来
“那个黄飞
不是我儿子
是我自己”

那个年轻人怎么也没想到
眼前这个
朋友的老丈人
居然就是
自己心仪的文人

8、

还非是一个特别理想主义的人
他告诉我
在福建,他狡兔三窟
宁德有现在生活的房子
霞浦有父亲留下的老屋
福州郊区的村庄有祖业
他现在特别想
在祖业的宅基地上搞一个
诗人俱乐部
他说他想盖一所大房子
一间自己住
一间留给李师江
一间给我
一间给……
他想了想
说:
一间给伊沙
我当时真想立刻打个电话给伊沙
告诉他
在福州
有个老诗人
给你留了一间房

9、

还非提起2004年
宁德的书店进了两本《心藏大恶》
他本想把两本全都买下
转念一想
应该将这仅剩的一本
留给其他想买的人
过了几天
还非后悔了
又跑去买
书已卖掉
还非并不懊恼
只是觉得好奇
在他的这个城市
还有一个什么样的人
会买沈浩波的诗集呢
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开始后悔
没让店员帮他留意
但又一转念
他就乐了
那个买了另一本《心藏大恶》的人
一定也想知道
这个城市里
他的同类是个什么样的人
还非得意的对我说
那人绝对想不到
是我这个
50多岁的
共产党的政府官员
哈哈哈哈哈
最后这笑声
发自我的内心

10、

我们驱车前往
宁德出生的
著名作家李师江故居
我努力把心情
调节成为
我是一个21世纪下半叶的年轻人
去瞻仰21世纪上半叶中国著名作家
李师江的故居
这么一调整
竟然有些激动
汽车进入增阪村
风水果然非凡
背山面水
青山环抱
步入李师江故居
心中感慨万千
我们的作家家境真是贫寒哪
这么几间小屋
养活了他和4个姐妹
在故居后院
李师江夫人手植的野兰花依然生长
如同他那些狂放不羁的作品
不远处一片山峰
导游还非先生介绍说
李师江成名后回到家乡
经常爬到后山上
他的很多伟大小说
就是在这片山坡上构思出来的
故居里没有什么象样的家具
卧室只有一张床
床头依然悬挂着李师江和夫人的结婚照
年轻时的李师江
英姿勃发
那时的他
已经是很有名气的先锋作家了
这真是令我这个
21世纪后半叶的文学青年
倍觉羞愧
我正如入戏太深的人一样狂做瞻仰故居的白日梦
却被老还非一把拉离了幻境
原来师江的父亲
为我们沏上了茶
回到现实中的我
一下觉得手足无措
这回才真的羞愧极了
我竟然忘了给我好朋友的老父亲
带点什么

11、

师江的父亲
送我们出门
他用手掌
搭住我裸露的胳膊
特别温热
甚至有点烫
那是一张
干燥、粗糙
满是裂纹的手掌
积攒了一辈子劳动的热量
那是一张父亲的手掌
是一张父亲
抚摸儿子的手掌
在此之前
我从未感受过这手掌的热量
我的父亲
对我太严厉了
在这一刻
我有了我就是师江的错觉
我不知道他的父亲
是否也有这样的错觉
要不为什么
我会感受到那种
父亲对儿子的亲昵呢
那时阳光灿烂
我双眼湿润
心里有股强烈的欲望
我想大声喊他父亲

12、

与还非谈诗
谈到深夜
谈到他的生活
他的年轻时代
我突然想起我父亲的青春
他们都是
那个时代的人哪
但是那个时代
到底是个怎样的时代
到底有着怎样的内心
时代在向前飞奔
过往的一切都将随着父亲们的皱纹
进入更深的坟墓
我开始指责还非
为什么在你的诗中
对于你们的那个时代
只字不写
还非脸色一下惨白
如同遭遇重锤
他的慌乱让我觉得内疚
或许那个沉重的岁月
真的不是
他那代人能够承担的

13、

我们聊完诗
还非失眠了

凌晨六点
又把我喊醒
开车带我
去看三都澳的大海

昨天从福州到宁德
他开了两个小时车
紧接着又是不停的奔波
彻夜的未眠

9点钟
从三都澳返回
开车的手已经哆嗦
年龄不饶人
就在昨天
他还雄心壮志
要开车去西藏

还非终于对我说
他不能送我
去福州的机场
他实在是
开不动了

14、

在宁德汽车站
还非送我上车
汽车开动
他兀自目送
像一个父亲
在送他的孩子
像一个诗人
在送另一个诗人
在这宁德小城
还非几乎是
唯一的写作者
我理解他的孤独
也就理解了他的热爱

突然想起李白的诗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那个汪伦
一定是个
孤独的诗人
2007—9-28
200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