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

 



——三千里步行之一

     澄碧的沅江滔滔地注进了祖国的心脏,
     浓密的桐树,马尾松,丰富的丘陵地带,
     欢呼着又沉默着,奔跑在江水两旁。

     千里迢遥,春风吹拂,流过一个城脚,
     在桃李纷飞的城外,它摄了一个影:
     黄昏,幽暗寒冷,一群站在海岛上的鲁滨逊
     失去了一切,又把茫然的眼睛望着远方,

     凶险的海浪澎湃,映红着往日的灰烬。
     (哟!如果有Guitar,悄悄弹出我们的感情!)
     一扬手,就这样走了,我们是年轻的一群。

     在军山铺,孩子们坐在阴暗的高门槛上
     晒着太阳,从来不想起他们的命运……
     在太子庙,枯瘦的黄牛翻起泥土和粪香,
     背上飞过双蝴蝶躲进了开花的菜田……
     在石门桥,在桃源,在郑家驿,在毛家溪……
     我们宿营地里住着广大的中国人民,
     在一个节目里,他们流着汗挣扎,繁殖!

     我们有不同的梦,浓雾似的覆在沅江上,
     而每日每夜,沅江是一条明亮的道路,
     不尽的滔滔的感情,伸在土地里扎根!
     哟,痛苦的黎明!让我们起来,让我们走过
     浓密的桐树,马尾松,丰富的丘陵地带,
     欢呼着又沉默着,奔跑在河水两旁。

     载1940年10月21日《大公报·综合·重庆版》。

  *组诗《三千里步行》当写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由长沙临时大学迁入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过程中。作者为“护校队员”,于1938年2月至4月参加了全程3500华里、跨越湘、黔、滇的步行迁校。因具体创作时间不详,现以发表时间将组诗编入1940年的作品。——李方《穆旦诗全集》本注。

  **骨头编制电子版本中从网上获取的资料将该组诗收入联大初期,不以具体时间为标志,而以具体时间和模糊时期混排,窃以为更科学和灵活,故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