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不过是部电影

作者:夏洛特.钱德勒




  
  译:周渊
  文:[美] 夏洛特·钱德勒(Charlotte Chandler)
  阿尔弗雷德·约瑟夫·希区柯克生于维多利亚女王执政末期,在爱德华时代成长。他在电影里融入了他的情感和智慧。对于塑造了他的那个年代,我们只能从褪色的老照片和闪烁的荧幕上略知一二。
  
  希区柯克的童年
  
  “我一生钟情于旅行,我想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威廉和艾尔玛·简·希区柯克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于1899年8月13日在雷敦斯通(Leytonstone)这个地方出生。家人清楚地记得那是个星期天,“因为我的母亲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错过周日的礼拜的。”
  “我哥哥和姐姐比我大得多,在我逐渐成长的阶段他们对我没太大兴趣,所以我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大部分时间,我都用来画画或者观察我父亲店门前来来往往的人。”
  自小阿尔弗雷德就对大路上的车辆着迷,那时候大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空气里弥漫着马的气味,事实上应该说是一股股扑鼻的恶臭。还有震耳欲聋的车马声。我一生钟情于旅行,我想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还是个孩子时我就知道,我会尽早去旅行。“能在年轻时出去走走,如果你有这分幸运的话,你看到的所有一切都会成为你的一部分,让你受用一辈子。”
  二十世纪初,穿梭于雷敦斯通的马车被电车取代。“在有轨电车变成地铁之前,我记得他们的轨道和闪着电火花的电线,从某地驶来又奔向另一个地方,快速地将乘客送到各个只有我想象中才能看到的地方。而街道也不再臭气熏天。”
  “在我六岁,可能更小的时候,我做了什么,父亲觉得非惩罚我不可。我记不起来到底做错了什么,但当时那么小,我不可能犯下什么大错。我爸爸拿着一张纸条,把我送到了当地的警察局。值班的警官看了看纸条,然后带着我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来到牢房前。他把我关进去,我觉得自己在里面呆了足足有几小时,其实不过才五分钟。他说:‘我们就是这样惩罚淘气的孩子的。’他的话我永远都忘不了。后来,我就变得小心谨慎,以防重蹈覆辙。我从来都不喜欢意外的状况,即使是惊喜,因为它们让我有失控之感。我至今都能听见铁门在我身后‘哐啷’关上的声音。”
  “我总说我不记得为什么受罚,但我想可能是因为那天早晨和下午我沿着电车轨道走着玩。天色渐暗,我走得不算太远,只是我迷路了。我意识到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我就急着往家赶。为了等我,父亲不得不推迟吃晚饭,尽管我更希望他自己先吃。后来长大了,我才想到他生气是因为他担心我。”
  “即使在这之前,我也不是那种长大想成为警察的男孩。真的,警察一直让我感到害怕,而英国警察是最吓人的。可能是因为我儿时那场不愉快的经历,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是我小时候最先看到的警察,让他们看起来比其他警察更像警察。我认为他们更会让人有种不祥之感,因为他们太有礼貌了,那么彬彬有礼!”
  
  “父亲偶尔带我去乡下,这些经历是我最快乐的一部分回忆。”
  “我母亲是个家庭主妇。家里一尘不染。”
  威廉·希区柯克是个蔬菜水果批发商和零售商,在雷敦斯通有自己的小店。“父亲偶尔会带我去乡下,在那儿,他会买下一整片卷心菜地或别的什么。这些经历是我最快乐的回忆的一部分。”
  “不像哥哥和姐姐,父亲没要求我在他店里帮忙。可能我让他失望了,因为我从没有对他的生意表示出一点兴趣,也没有一点要子承父业的表示。我没法儿想象一片枯萎的莴苣叶子对他有多重要。”
  “尽管作为一个蔬菜水果商,父亲的收入可观,能让我们过上舒适的日子。但是,蔬菜水果容易腐败,这让我们有种不安全感。父亲天性保守,但他的职业让他成了一个投机者。就这一点来说,和我的职业很相象。虽然我不是个天生的赌徒,但我选择的终生职业也让我处于和父亲同样的位置——投机者。不过,我的家人都不曾挨饿。这就是蔬菜水果商的孩子的优势。”
  “我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一尘不染。我视其为理所当然的事。无论对待家务还是做人,母亲都那么谨小慎微。只要出门,她都会展现她最好的一面,她的姿势、动作,她的裙子,擦亮的皮鞋,里外都保护得很好的手提袋,还有手上一直戴着的白手套。我对戴手套的女子总怀有一种爱慕之情。”
  “英格丽·褒曼就戴手套,她脱手套的样子很性感。我一直认为一个逐步揭开自己神秘面纱的女人要比暴露狂来得性感得多。”
  “我母亲从不怨天尤人。我从没听到过她抱怨过半句。她也不是个搬弄是非的人。我没听她说过任何人的坏话。她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她的家。她没有能到我家来坐坐的女性朋友。当时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我妻子身上有着和母亲一样的特质。她们都过得很充实,不缺什么。”
  “我喜欢和母亲去大路上购物,尤其喜欢逛那里的面包店,我总能得到一两块免费的曲奇饼。面包店里有着最美妙的香气。就像是香氛。五号柠檬蛋糕。娇兰姜饼。”
  “我母亲喜欢下厨,但不喜欢烤面包,所以我们家的厨房里没有大路面包房里那股令人心醉的香气。那时我还能好好享受,因为我还没听过‘节食’这个词。对于孩子来说,肉嘟嘟的是可爱,甚至是健康的标志。它反映出孩子父母的富裕程度,也表明他们把孩子照顾得很好。”
  “我父母亲喜欢看戏,我父亲一有空,他们就带我去剧院,那对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我能感觉到他们有多陶醉。我也一样。我永远都忘不了在传奇剧的绿色灯光下,伴着邪恶的音乐出场的反面角色。而女主角总是被粉红的灯光笼罩,显得美丽而纯洁。”
  “我不得不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我相信这对我创造力的发展很有帮助。”
  在阿尔弗雷德小时候,其他孩子拿他开玩笑。有个孩子说他“长得很滑稽”。他跑回家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然后转过身,看着镜里的侧影。他母亲在一旁看着他。
  “我长得滑稽吗?”他问。
  “长大了就会好的。”她回答。这不是他希望听到的回答。“不是长大的问题,”他说道,“我只是长过头了。没人想成为胖子。”
  他胖乎乎的模样,他对其他孩子玩游戏所持的冷淡态度,他的运动能力不强,这些因素都让他变得孤立,但是另一方面,也使他内在的孤僻兴趣得以发展。“我的内心世界很活跃。其他的男孩靠外表来评判每个人。我可能对运动不在行,但我的协调性不错。”母亲是儿时的希区柯克最好的、也是唯一的玩伴。
  “我不是那种很受欢迎的孩子,所以我不得不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我相信这对我创造力的发展很有帮助。我不需要太多来自外界的刺激。”
  “人可以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类。外向的人容易浪费他们的创造力。因为他们会不断遇到诱惑,而我不会。这是不起眼的、相貌平平的孩子的优势。我不得不发展内在的自我,学会独立。后来我的作品让我被人欣赏,甚至可以说是喜爱,这都是我从未想过的。”
  “无论我多么谨慎,我始终能感到体罚的威胁。”
  希区柯克在天主教教会学校受到的教育对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特别是圣伊格内修斯这所耶稣会会士学校。“我在耶稣会会士学校学到了什么?区别将伴随我一生的善与恶的意识。他们教我自控,教我组织性、纪律性。教我厌恶棍棒教育,而这不用教我也不会喜欢。”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