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红楼梦》中的政治(续上期)

作者:王 蒙




  本文根据作者2004年9月26日在南开大学“南开100”纪念讲座上报告的录音整理。此期续接上期未刊完部分。
  ·责编·
  
  然后我讲《红楼梦》里的几个政治人物,前边有的已经讲过。第一个政治人物就是贾母。有一个细节,贾母平常都是非常好的,跟王夫人关系非常好,跟王熙凤整天逗着玩,一直管王熙凤叫猴儿,猴儿,猴啊,猴啊。所以要取得信任,要掌权还要有在顶级人们面前自我耍猴的本领,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忠臣变成一个弄臣也是让人非常可叹的。但是有一次例外,这次例外她还没做任何解释,就是贾赦派了邢夫人来讨鸳鸯,闹闹闹,闹到最后,鸳鸯自己挺身而出,向贾母说,贾赦要让我给他当姨太太去,我不愿意去。贾母大怒,而且大骂王夫人,说我现在才知道,你们都是算计我的,我这儿有一个人比较忠实、比较可靠,你们就弄了去,你们都是算计我的。连邢夫人带王夫人她都骂,因为贾母是顶级人物,她盛怒之中骂了王夫人,王熙凤不能说话,因为王夫人是她姑姑,她不好说话。贾宝玉不好说话,因为这是他妈,不能站在这时候说话,薛宝钗没法说话,薛姨妈也没法说话,薛姨妈跟王夫人是姐妹,不能说话,要避嫌,要回避。大伯子纳妾,哪有跟弟媳妇商量的,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规矩,封建社会大伯子跟弟媳妇要保持距离,小叔子对嫂子没关系。长嫂为母,小叔子见了嫂子说我要吃奶都没关系,就是这个规矩。对不对、合理不合理,这里面还反映出什么深层次的问题,就不属于政治,而属于别的了。
  贾母突然这么盛怒,当然后来贾母转弯转的也快,你看我是糊涂了,第一这确实是可信的,因为谁都有生气的时候,年龄也会造成一个人容易糊涂,调不出来了,这个“内存”死活调不出来了,但是反映了顶尖人物的阴暗心理,就一个人处在顶尖的情况下挺可怕,因为他也知道自己处在顶尖,所以周围的人都是哄他的,周围的人都是说你的好话,哎呀老太太真有福气,哎呀老太太真聪明,哎呀老太太真有学问,哎呀老太太真英明,哎呀老太太我离开你我简直一天都过不下去,全这么说话。
  就连猜谜语都是这样的,贾政设一个谜语,那谜语其实一点都不高深,放在咱们南开附属小学都猜得着,但是贾政马上告诉宝玉,然后宝玉再悄悄的告诉贾母,然后大家都在抓耳挠腮,都猜着了装猜不着,这个怎么办呢?猜不着。然后贾母一说,实际上是宝玉告诉她的,然后就老太太真圣明,老太太这智商一百一。她不知道这是做假呀,她当然知道了,因为宝玉告诉她的,但是她喜欢这一假。有很多顶尖人物喜欢假,假的溜须拍马的话,不愿意听不好听的话,通过这个呢,她享受到一种虚假快乐,通过这个她维持自己颜面,因为不管是猜灯谜也好,弄酒令也好,干什么也好,我是最好的。所以顶尖人物有高处不胜寒之感。
  但是我也有特别佩服贾母的地方,贾母最能够显示出中流砥柱、泰山青松一般的风格的是被抄家以后,被抄家以后王熙凤精神已经垮了,她也知道她自己的许多问题暴露出来了。可是贾母在这个时候她没有责怪任何人,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处在灭亡的边缘了,再互相埋怨互相责怪就更不行了。相反她强调什么呢,我经历过好的,我也经历过坏的,有这么一段,叫做“散余资贾母明大义”有这么一段话,贾政跪下:“请老太太宽怀。只愿儿子们托老太太的福,过了些时,都邀了恩眷。那时兢兢业业的治起家来,以赎前愆,奉养老太太到一百岁的时候。”贾母道:“但愿这样才好,我死了也好见祖宗。你们别打谅我是享得富贵受不得贫穷的人哪?选不过这几年看看你们轰轰烈烈,我乐得都不管,说说笑笑养身子罢了,那知道家运一败直到这样!”“如今借此正好收敛,守住这个门头,不然叫人笑话你。你还不知,只打谅我知道穷了便着急的要死,我心里是想着祖宗莫大的功勋,无一日不指望你们比祖宗还强,能够守住也就罢了。”她这个地方表现了一种,“处变不惊,庄敬自强”的意思。
  当然贾母还有些更高明的地方,就是她自己还有一部分小金库,虽然这个小金库王熙凤也在里面打过主意,还托鸳鸯从里面拿过东西去抵押,去搞周转,金融周转,但实际上更多。而且贾母把自己后事的钱全都准备好了,她在那种最坏的情况下说,关于我的后事,不用从你们的费用里面花一个钱。但是后来这些钱又被倪二他们勾结的匪徒给偷走了,这是另外的问题,但是从贾母来说,显得这些地方比他们都高。言外之意就是她不是一上来就寄生的,她说我是经历过困难,也经历过所谓发达的。所以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是过这种所谓很发达的生活,过去讲是泡在蜜罐里的生活没有好处,所以这里边贾母是个人物。
  这个王熙凤,解放后所有研究王熙凤的人大部分都是批判王熙凤的,把她看成封建势力的代表,而且她是劣迹斑斑,弄权害死尤二姐,尤其是她害尤二姐那种两面三刀,放印子钱,种种劣迹。但是这个人呢确实也还不简单,有些事她的处理值得你研究一下。她还不识字,她真是个人物。我随便举点小的例子,因为这种例子太多,都是例子。贾母给王熙凤过生日,王熙凤回去一趟,正好碰见贾琏和鲍二家的正在那儿胡搞,弄了两个丫头在外边放风,第一个丫头见了王熙凤回头就跑,王熙凤就叫回来,叫回来之后不说话,“叭”先上来一个嘴巴。管理人员都知道暴力的重要性,没有暴力怎么管理呀?真上手啊,“叭”就一下,而且打得那个丫头一个趔趄向后退了几步,起板神速,然后反着又一下,反正两手,庄则栋型的那种动作。小丫头这时还说瞎话,然后拿簪子扎丫头的嘴。这是一面,就是她运用暴力运用得非常及时,不含糊。对第二个丫头,第二个丫头一看大势不好,赶紧说我正要告诉奶奶去,她听完以后“叭”又一个嘴巴,这个打得也好,第二个丫头这种人呢确实也应该给一个嘴巴。里面又讲到平儿什么的,回过头来又给平儿“叭”一个嘴巴。这个是失控,因为打嘴巴也会上瘾的,见一个打一个,就失控了。就跟张献忠杀人似的,张献忠一是杀敌人,然后杀爱将,最后杀姨太太,杀起来他失控,就进入了失控的状态。但是底下她还有绝的,贾琏突然火起来,而且拿起一把剑来。她就跑,往哪儿跑呢,往贾母眼前跑,然后贾琏拿着剑追来了。她排演的,她自己导演,自己演出,这出戏就比较好看,而且她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因为贾琏怎么能够拿着剑往贾母跟前跑呢,携带武器。然后她报告,说贾琏要杀我,这底下不细说了。
  这是一个事,我觉得她办得最漂亮,无懈可击。就是在邢夫人找她商量说要讨鸳鸯为妾,她一上来说这可不行,说老太太那儿不会同意的,邢夫人就急了,说这怎么不行,别人那儿讨得多了。说了一堆,说完以后,她立即改口,为什么呢?因为邢夫人是她婆婆呀,媳妇哪能顶婆婆去呀,立即改口,立即转弯。“对对对,行行行,好好好,你看我这人糊涂,你看我就没想到,鸳鸯肯定乐意,好好好”。等等。这些地方的处事,做到这一步也够可以的,也算个人才了。但是王熙凤她有一个大错误,就是她始终不知道她的主要危险来自贾赦和邢夫人,如果她知道的话,她应该拉住、团结住贾琏,团结住贾琏以后,她的运转,她的势力会好得多,而她因为男女关系这些事,因为鲍二家的事,特别是因为尤二娘的事,把贾琏得罪得太苦了,所以贾琏对王熙凤也恨之入骨,这样王熙凤就处在一个相当孤立的位置。她为什么得罪了贾琏呢?因为家庭在这儿很难办,这里边我们姑且用嫉妒这个词,嫉妒这个词本身带有贬意,但是中国这个社会,因为男人是一夫多妻制,女人是被管得死死的,所以不准她嫉妒,我为什么用嫉妒这个词呢?就是古代以至近代的,这个嫉妒从来能在政治生活中起很大作用。不能多说,天机不可泄露,有许多事情,政治里头有嫉妒在起作用,罗马帝国的故事有,欧洲的故事里有,宫廷故事有,中国古代的故事有,比较靠近的故事也有,它起作用。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