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6期

没事偷着乐以外

作者:王 蒙




  我非常感谢大家。感谢各指导单位。感谢海洋大学。感谢不在场的管校长管华诗院士。感谢来参加会议的各位新老朋友。我听到了许多认真的、下了大力气和有新意的论文,反映了大家对于新中国的文学历程的关注,对于当代文学的路程的关注,当然也有对于我个人的写作的关注。有时候我听着听着发言,确实忘记了是在说自己的创作。我想这是在说谁呢?牵扯到我们的许多共同的遭遇和经验,许多共同的记忆和留恋,当然也有值得记取的、希望不再发生的那些酸痛的东西。
  我也有一点悲哀。从1953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写《青春万岁》,到现在已经半个世纪了,以至于开在下的研讨会了,多么可怕!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必须面对现实也面对历史,面对祝贺也面对期待,更面对自己也许最终也达不到预期的水准,最终也达不到或不完全能达到读者的要求,更达不到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这样一个事实。
  我听到了一些好话,也有比较重的好话。我相信学者与同行们的分析是真诚的与严肃的。其情可感,其意暖人。其论断与倡议也是要仔细思量的。我也不是不爱听好话,听了好话肯定会没事偷着乐的。但是总的来说,正式地说,在一些郑重的场合,我希望大家对我的评价从严从缓(倒不像严打,那是从严从快),从小从轻从低。这不仅是因为谦虚,而且还因为我觉得生活中有一些非文学的因素会使作品“增值”。第一是年龄,中国是敬老的,既然王某人年近古稀了,也就有点份量了;第二是评论者的高明,在评论中把自己的学问自己的独得之秘加了进去,于是一部作品越分析越高明了;第三是互动,一个人说写得不错,又出来一个人叫好,第三个人原来想说不好的地方也先按下不表,先一起喝彩吧;第四是人缘,既然此君人缘尚可,乃至颇佳,便也多说起好话来;第五是场合,本来是祝贺或者是喜庆的场合,自然不会说太多太认真的不好听的话。
  我还要提到的是我的一贯低调原则。在自我评价上,我们还是保持低调吧。在自我评价上只能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你心目中的文学,你希望写出来写成功的作品的境界和规格。
  低调的同时不是悲观而乐观。一个时代会留下自己的文章的,历史会选择文章的。我当然是想努力写出更好的东西来。我还想再拼一拼,再冒一冒,给尚未忘记我抛弃我的读者一点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