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3期

两个大缺陷及五个去向

作者:艾伦拜




  纵观全国报刊,正火着的小小说却存着两大缺点,这两大缺点若不能得到及时的妥善解决,就有可能酿成小小说的悲剧。
  其一、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有关小小说这个新文体的名称,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共有十数个之多。这种混乱的名称本身,就说明这个文体的幼稚。混乱的名称,又十分不利于树立这种文体鲜明的形象,也很不利于这一文体的发展与成熟。古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名称的统一,决非可有可无的小事。
  其二、理论的不成熟。这个问题与上一个问题不无关联。由于名称的不统一,就很难产生出源于此名称的完整理论。就小小说与微型小说这两个最有影响,最权威的名称来看,虽然笼统地讲,都是一回事,但细究起来,不难看出,小小说与微型小说还是有差异的,不仅内涵,单就外延,在字数的多少上就有不同。小小说强调2000字以内,有时放宽到2500字,而微型小说则强调在千字以内。可以肯定地说,一个没有成熟理论支撑的文体,是很难发展壮大起来的。而要产生成熟的理论,首先必须有一个大家认可的统一的名称。
  以上两个问题,不能不说是小小说潜在的悲剧因素。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小小说的未来则不容乐观。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如同蝙蝠,既像鸟又像兽,却既不能划归鸟类,也难划归兽类,最终成不了大气候。若此,小小说的命运只有分化解体,其最后的归宿无非是五个去向。
  一、回归短篇小说。实际上,现在很多报刊上发表的标着小小说之类名称的东西,已经是较短的劣质的短篇小说。
  二、回归小品文。小品文与小说的最大区别在于小说是写人的,小品文是写事的。虽然那事件中也可能有人物,但那人物只是事件的载体,甚至是道具。而小说,人物是主体,由人物及其性格决定一切。
  三、回归情节散文。有一种有情节的散文,很像小说,尤其像小小说,但它不是小说。这正如上面说的有人物的小品不是小说一样。
  四、回归杂文。在一些有情节的杂文中,也会有人物有事件,但那不是小说,更不是小小说。杂文中的人物,只是某种观念和情节的载体,它与小说作品中的人物有本质的区别,否则就没有必要存在这种文体了。这正如人类中的两性人,无论他们偏重于男性还是女性,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男人或女人,因为他们不具备男人或女人最本质的东西——生育能力。
  五、回归生活小故事。这是最低档、最没出息的一种堕落。
  我从最近的小小说类“选刊”中,不断发现从散文类报刊和杂文类报刊中选取的作品,这说明我并非杞人忧天。但愿这种苗头不要成为小小说类文体解体的先兆。
  小小说未来的命运,全掌握在小小说作家和发表小小说作品报刊编辑的手中,他们要么成为小小说的助产师或培育者,要么成为小小说的掘墓人,二者必居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