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英国军舰“紫石英”号事件始末

作者:孟昭庚




  
  一
  
  1949年4月20日,决心与人民为敌的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
  在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渡江战役的总前委统一指挥下,经中央军委批准,以二野、三野100万兵力组成东、中、西3个突击集团,在四野先遣兵团配合下,从4月20日子夜开始,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的千里防线上,实施有重点的多路突击。按照总前委渡江作战命令,4月20日夜攻夺各江心洲,21日开始渡江突击作战。于是,从4月18日黄昏起,雄踞长江北岸的各参战部队皆进入自己阵地,严阵以待,时刻等待上级的命令,密切注视着敌军在长江和南岸的一切活动。
  4月20日上午9时许,配属东集团——三野第8兵团(司令员陈士榘、政治委员袁仲贤)渡江作战的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政治委员张凯)炮3团7连观测人员,发现在焦山下游约500米处,从薄雾中渐渐露出一个黑乎乎的庞然大物,便立即向上级报告。经焦山北岸我军观测所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发现是一艘军舰,舰舷上挂着英国国旗,名称和编号是“紫石英”号F116。
  雾气之中,这艘名为“紫石英”号的英国军舰,竟若无其事地朝着解放军阵地的方向开了过来。
  炮3团官兵极为愤慨!老牌英帝国主义,企图重温“炮舰政策”的旧梦,大战将至,将军舰悍然开来,毫无疑问是帮助国民党军阻挠我军渡江作战。
  执行长江这一段封江任务的炮三团领导认为,这艘军舰泊在那里,对我随时奉命横渡长江的木帆船船队威胁很大,必须把它赶走,于是便命炮兵鸣炮向英舰发出警告,令其停止前进。为防止炮弹击中军舰,弹着点选在军舰的左前方。随着一声轰隆巨响,炮弹震起高高的水柱。
  然而,英舰不但对解放军的警告置若罔闻,反而将舰上的炮口转向了北岸,随着火花闪动,几发炮弹便落到了沿江的解放军炮兵阵地上。
  英舰“紫石英”号向解放军开炮了!面对帝国主义者的嚣张气焰和武装挑衅,根据上级凡外国军舰侵入我防区而不听我警告的,可以立刻开炮射击的指示,炮3团决定对其开炮还击。随着团长李安邦一声令下,瞬间,一颗颗穿甲弹便飞向英舰,在其舰身及其周围爆炸。英舰上的火炮也发疯似的向我炮兵阵地开火,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炮战。不久,英舰指挥台与前主炮炮座及舰体其他部位多处中弹,操纵系统失灵,航向失控,便被迫挂起三面白旗。
  “紫石英”舰挂白旗之后,我炮兵以为它是投降的,也就停止射击。其实,英舰是以挂白旗为幌子,待移动到距我炮兵阵地西南方向七八千米靠近国民党军南岸阵地的一边,随即便降下白旗。
  战后得知,有一发炮弹从该舰的吃水线下射入弹药舱里,但未爆炸。这枚75毫米的野炮弹头,如果在该舰弹药舱里炸响,那该舰有可能被炸得粉碎。后来,这枚弹头被陈列在英国的一家博物馆内。
  当日下午1时半,从三江营方向开来一艘英国军舰。这艘英舰是“伴侣”号驱逐舰,是前来支援受创的“紫石英”舰的。
  “伴侣”号驱逐舰一进入有效射程,即向我炮兵阵地猛烈开火,我炮兵当即进行还击。“伴侣”号舰在连续中弹5发之后,便全速下驶,迅速脱离了我炮三团炮火控制的有效范围。狡猾的“伴侣”舰突然折回沿北岸上驶,利用我日式75毫米野炮阵地的死角,开炮击毁我炮3团7连日式75毫米野炮两门。该舰在继续沿北岸上驶时,大小炮一齐向我炮3团1、2营炮阵地和观测所射击,炮弹成群地在我炮阵地和观测所周围爆炸。
  面对英舰的军事挑衅和野蛮攻击,我炮3团日式105毫米榴弹炮炮手们义愤填膺地立即开炮还击!“伴侣”号驱逐舰中弹累累,前炮塔被击毁,舰体受伤多处,在我隆隆炮声中被迫掉转船头,灰溜溜地向下游逃去。
  
  二
  
  英国远东舰队总部获悉两艘军舰4月20日在长江受创,舰队副总司令梅登海军中将便亲自乘坐旗舰“伦敦”号(7000吨轻巡洋舰,有6英寸巨炮9门)率驱逐舰“黑天鹅”号,于4月21日晨气势汹汹地驶过江阴,继续向上游解放军控制的江面航行,至七圩港江面抛锚停泊,虎视眈眈地窥视我军控制的江面,舰上的火炮都指向北岸。
  
  扬子江北岸七圩港一带,是我东集团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的第23军防区。第23军炮6团(榴弹炮团)1营3连观测员崔汝山在观察所透过炮队镜发现,离他约800米处的江面上停泊着两艘英国军舰,立即摇电话向连长肖永福报告。肖连长不敢拖延。两分钟后,军情就上报给1营营长王坤廷。王营长当即向炮6团团长马达卫报告,请示如何处理。
  马团长立即跑步去3连观察所,通过工事的瞭望孔朝外观察,数着舰上的火炮,长长短短足有30门!马团长断定这两艘英舰停在这里是企图阻碍我炮兵向南岸国民党军阵地射击,他抓起电话,要“洪湖三O一”——“洪湖”是23军的代号,“三O一”则是军长陶勇的代号。陶勇军长接到马达卫的电话报告,回答道:“打英舰是涉外事件,暂不开炮,待我去看了再说。”放下话筒,陶勇对政治委员卢胜说:“渡江作战在即,在这个时候突然冒出两艘英舰,不可等闲视之。走,我们到江边看看!”
  很快,陶勇、卢胜和政治部主任谢云晖便飞马赶到七圩港江边炮三连观察所。观察清楚后,陶勇对卢胜和谢云晖等人说:“不管它是什么舰,挡在老子渡江的路口就不行。我们的大批木船晚上就要渡江,让这个钢铁家伙在江里一横,怎么渡呀?它若再开上几炮,那可得全抓瞎,得想办法把它赶跑!”他给马达卫下命令道:“……恶狗挡道,你要准备轰走他们!命令就近的所有炮兵做好射击准备,先用常规信号发出警告,要它们离开我防区。我这就请示兵团,一待批准,你们就开炮!”
  当天早晨8时20分,陶勇报告的紧急军情,通过兵团司令员叶飞,直达负责指挥东集团的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案头,他们立即向中央军委和渡江战役总前委发出了请示电报:
  我二十三军七圩港口外(泰兴南)本晨到兵舰二只,一大一小,上部一汉文“英”字旗号……因我已实行渡江,均已下令封锁江面。请示对该舰如何处理?是否给予轰击并建议新华社立即广播告外国船舰离开长江退回上海,停泊战区范围船舰损失由此自行负责。是否有当,请即示复。
  当日上午11点许,中央军委回电,大意是: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策略要有区别。如果是美帝主义的军舰来犯,就要坚决消灭,对于英国军舰则采取不打第一炮的原则。粟裕、张震立即将中央军委来电转告叶飞。
  面对这两艘既不打又不走的英国军舰,叶飞实在伤透脑筋,也许在几个小时后百万雄师即横渡长江,已没有时间可供他选择的了。他在电话上急促地对陶勇讲:“老陶啊,我看这样吧,时间紧迫,你先命令炮6团,让他们的前沿观察所用信号联络。如果不是国民党的第二舰队,确实是外国军舰,就得警告他们迅速离开我军防区。我们不要打第一炮、第一枪,不要挑起冲突;但如果它胆敢开炮,我们则严惩不贷!”
  叶飞特意所提的“国民党第二舰队”,因其司令林遵已与我敌工部门取得联系,决定趁我军渡江之际率舰队起义,投入人民的怀抱。叶飞怀疑这会不会是林遵的舰艇,怕误会起来,双方受损。
  叶飞的命令,很快由陶勇传到炮6团,要求炮6团所属炮兵在没有摸清英舰的来意之前,不要轻率开炮,并命令驻七圩港口以西江畔的炮3连,立即向英舰发出警告信号,敦促他们迅速离开我军的防区。炮6团团长马达卫在电话上问陶勇:“如果它们向我们开炮,可否还击?”陶勇生气地大声吼道:“它们开炮你还不打,等死啊?”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