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1967年叶群和江青的关系

作者:舒 云




  
  叶群和江青的关系近年来披露了不少,但1967年叶群和江青的关系还有一些是鲜为人知的。那时江青“众星捧月”、大红大紫,正处于大权在握并且还要继续向上攀升的时期,叶群拼命巴结她,这和后来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关于这个问题,江青的第一任秘书阎长贵向我谈了一些他亲自看到和经历的情况。
  1966年6月,阎长贵被戚本禹从《红旗》杂志社调到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信访处,做处理群众来信和来访工作,一个月后又被调到中央文革小组简报组,住进钓鱼台,从8月份起戚本禹开始让他处理江青的群众来信。
  阎长贵出身贫下中农,社会关系和经历都很简单。1961年他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分配到《红旗》杂志社,师从中国哲学史家关锋研究中国哲学史。1962年9月22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他根据华君武的漫画《无题》写的文章《永不走路,永不摔跤》,这是阎长贵的处女作。这篇短文发表后,阎长贵被邀请参加座谈会,有人著文评论这篇短文的内容和逻辑,有新闻系的学生为写毕业论文登门造访,还作为范文收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编辑的教学用书《报刊评论选》。很热闹了一番,搞得阎长贵晕头转向,不知就里。当时没有人告诉他其中原因。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戚本禹手下工作时,戚才告诉他,毛主席表扬过他写的《永不走路,永不摔跤》,这就是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批发了阎的文章。其批语为:“印发各同志(按:指参加这次中央全会的同志)研究。犯了错误,只要认真改正,也就好了。毛泽东九月二十四日”。这件事,对阎长贵在文革中被选作江青的秘书恐怕有很大关系。
  文革前江青没有秘书,她担任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后,管的和需要处理的事情多了,急需秘书帮助。1966年底的一天,在钓鱼台的院子里遛弯时,戚本禹跟阎长贵说:“江青同志要我去给她当秘书,我太粗,不行,你还比较细,我推荐你去。”当时,阎长贵以为只是说说而已,没怎么往心里去。可是就在这次谈话不久,大概十多天吧,戚本禹就把阎长贵带到或者说送到江青住的钓鱼台11楼去了。从1967年1月9日,阎长贵正式成为江青第一任专职秘书。
  阎长贵被选做江青的秘书,其过程绝不是这样简单。阎长贵说,这个过程的具体情况他至今也不完全清楚。有人说,给林彪选秘书就像过去选“状元”一样,无疑给江青选秘书也不会容易。阎长贵说,当时听说有三四个候选人,我是年龄最轻的(不满30岁),资历最浅的,结果我被选中了,个中原因不得其详。后来,江青跟我说:“你还有点劳动人民的味道,还没被化掉。”“没被化掉”,指没被资产阶级“化掉”,应该说,在当时,这是很高的政治评价。这可能是重要原因,还有什么就说不清了。
  阎长贵作为江青的秘书,在江青身边工作,见证了许多高级人物和江青的关系。这次他特别谈了林彪、叶群和江青的关系,其中有许多人还不知道的情况和情节。
  阎长贵说,在1966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林彪被毛泽东树为接班人,成为中共中央的唯一副主席。林彪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以他的名义,送给江青和江青身边工作人员每人一套军装。1966年8月18日,是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的日子。头一天深夜,毛泽东突然要穿军装。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需要军队支持和依靠军队这个柱石。毛泽东穿军装,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主要的意思就是要提高军队的地位。
  建国后毛泽东就没有穿过军装,由于他身材高大,他要穿军装,就要穿特制的,一时上哪里找?正好8341部队有个警卫干部身高体胖,把他的一套新军装拿来,虽然有些紧,但总算凑合了。以后有好多人写信问,为什么不给领袖准备一套合适的军装?
  毛泽东穿军装反响非常,穿军装在文革中成为时尚。有军籍的人,没有军籍的人,从总理起,许多人都穿起了军装;当时不仅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就连中央文革小组的工作人员,不论做记者的,还是外出办事的,都穿军装,人人以穿军装为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林彪送给江青及其身边工作人员每人一套军装。而这究竟是林彪的主意,还是叶群的主意?阎长贵说,这很可能是叶群打着林彪的旗号,以林彪的名义做的事情。
  叶群做这件事,其用心和用意很明显,就是讨好江青,包括江青身边的工作人员。阎长贵说,他1967年到江青身边,还有人领他到军需处根据他身体尺寸补发了一套军装。就这件事阎长贵在文革后还问过汪东兴:“林彪是否也送给了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汪断然说:“没,只送给你们江青身边工作人员!不仅送了陆军军装,后来还送了空军军装和海军军装。”阎长贵笑着说,他没有当过兵,不懂军队礼仪,穿上军装既觉得光荣又感到别扭,走过中南海、钓鱼台的门口,站岗的战士两腿一并举手敬礼,吓他一跳,不知道怎么应付。
  
  江青表现得很有军队“情结”,她把演“样板戏”的北京京剧团也纳入军队编制,其演员都穿上了军装。这样一来,弄得很多剧团纷纷要求参军,也希望穿军装。江青在1967年11月9日和12日召集的北京文艺座谈会上讲话说:“关于参军的问题,你们不要着急。”红卫兵,特别是初期的中学红卫兵,也多穿军装——没有领章、帽徽的旧军装。穿军装,像佩戴毛主席像章一样,也是文革中的一道重要风景线。
  1967年春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翻印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套横排本的《毛泽东选集》。阎长贵说,书刚出来,叶群就急急忙忙拿来送给江青及其身边工作人员每人一套,并拿腔使调地说:“这是林副主席送的!”林彪在送给江青的那一套上签了名,送给工作人员的没签名。阎长贵说,当着江青的面,我代表工作人员真诚地向叶群表示:请叶群同志转达我们对林副主席的感谢,我们一定响应林副主席的号召,认真学好林副主席送给我们的毛主席的书,努力做好为江青同志服务的工作。叶群说,林副主席送给你们毛主席的书也是这个意思,并亲热地和我握了握手。说实话,当时接到林彪送的书,的确很高兴,也觉得很光荣。我恭恭敬敬地在这套《毛泽东选集》的扉页上写道:这是林副主席惠赠的书,一定要好好学习。还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和年月日。——不料,我1968年1月遭江青诬陷被投入秦城监狱时,监狱管理人员一定要我把这页撕掉,我还很心疼。阎长贵很决断地说,这次送书虽然打着林彪的旗号,用林彪的名义,恐怕也是叶群的主意。
  林彪和叶群到钓鱼台11楼看望江青,可能不止一次。阎长贵说,我只见过一次,这就是1967年春天。林彪来了坐在会议室里,板着脸,一句话也不说。工作人员都知道,他来了不用上水,因为他一般不喝水。毛泽东用大大小小的宣纸给江青写过好多字,江青拿着毛泽东写的几幅字下楼来,转送林彪。江青说:“这几幅送林副主席,还有几幅送老夫子(指陈伯达)。”林彪话很少,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看不出他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叶群说:“我们是一介武夫……”表示很感谢江青。至于这次他们究竟还谈了些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据林彪秘书张云生回忆,叶群曾跟秘书们说:“反正我认准了一条:首长要紧跟主席,我要紧跟江青!今后她走到哪我跟到哪,她不去的地方我也不去!”阎长贵说:“张云生同志回忆得很对,叶群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确实处处学江青、跟江青,对这一点我有多次的经历和体会。”
  江青在大会上讲话,或接见红卫兵以及其他群众时,几乎没有一次不说:“我代表毛主席来看望大家!”或者说:“毛主席让我来看望大家!”叶群在接见红卫兵和群众时也鹦鹉学舌式地说:“我代表林副主席来看望大家!”“林副主席让我来看望大家!”云云。在许多群众场合叶群经常带头高呼:“向江青同志学习!”“向江青同志致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