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蒋介石的庐山军官训练团

作者:晓 农




  四次“围剿”惨败蒋介石办团挽颓势
  
  军事从来就是与政治联姻相通的。1933年7月至9月,蒋介石在庐山创办“中国国民党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官训练团”(后简称为庐山军官训练团),与这之前对中共赣南闽西苏区的4次“围剿”有着直接的关联。
  
  从1930年12月起至1933年2月底,战争的命运之神接连4次捉弄了蒋介石。国民党南京政府在10万兵力基础上递增到50万军队,对中央苏区的“围剿”,每一次都是以国民党军的失败和惨重损失而降下帷幕。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之前,在新军阀的大混战中却是大赢家。这位胜利者接连打赢了宁汉战争、蒋桂战争、蒋冯战争和蒋冯阎大战。中原战争的战火才熄灭,蒋氏便腾出身手调兵遣将,向中共赣南闽西苏区的工农红军实行首次“围剿”,欲从速扑灭这团熊熊燃烧在他脚下的“烈火”。
  1930年12月上旬,蒋介石飞赴江西南昌,在百花洲的原北伐军司令部设立“蒋总司令行营”,由赣省主席鲁涤平任行营主任。接着召开“剿共会议”,部署11个师3个旅共10万余军力,以“分进合击,长驱直入”的战术,向中共“赤区”发动第一次“围剿”。同年12月30日,“剿总”指挥部最为倚重的“铁军师”——张辉瓒第十八师,自恃实力欲抢头功,骄兵冒进,在永丰的龙冈撞入红军早已严阵以待的罗网中,张师两个旅9000余人,除旅长戴岳匿于破庙神像后得以逃脱,其余人无一漏网,副旅长洪汉杰、团长朱志先战场毙命。旅长王捷俊、师长张辉瓒均被红军生擒。蒋介石接到“第十八师两旅无片甲归还”的战报后,惊得目瞪口呆,在桌上擂了一拳:“石侯(张辉瓒的字号)误我!”然而3天之后——1931年1月3日,另一支深入“赤区”的部队谭道源第五十师在由源头向宁都东韶的撤退途中,又遭红军伏击,损失了8000余人枪。国民党军3天内连败两仗,被歼1.7万人,这样的“围剿”自然告于失败。
  相隔了1个多月,蒋介石指派南京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任南昌行营主任兼“围剿”总司令,调集20万兵,对中共“赤区”发起第二次“围剿”。何氏吸取上次的教训,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兵分4路向中央苏区推进。5月16日,不久前“扶杂为正”的国民党第二十八师公秉藩部,与第四十七师王冠英旅按照何应钦电令,从富田向东固进击,正中红军的包围。红军主力3万余人已在东固隐蔽了10余天,就像一只屏息敛威的猛虎,单等那凶狠的一扑。一场激战下来,第二十八师万余人被红军开销,公师长也加入了长长的俘虏行列。只因他平昔待部下甚好,谎报是“营部书记”,并由旁边的士兵加以证明,才领了几块银洋逃去。红军这只出山猛虎从东固跃出后,又兵分两路直插广昌,5月28日上午,在广昌围歼胡祖钰第五师大部,胡师长在战斗中腹部负伤,3天后在南昌医院死去。国民党军半月内四战皆败,被歼3万余人,第二次“围剿”在赣江里打了水漂。
  同年7月上旬,蒋介石又调集了30万人马,亲自坐镇南昌“督剿”。红军从福建建宁千里回师,以“中间突破”的战法,先打向兴国方向行动的敌上官云相第三路军。8月7日,红军突至莲塘以北的大土坳,歼灭了不惯山地作战的北方军队郝梦龄师大部。接着,红军在宁都的黄陂痛击毛炳文第八师,使之“受损甚重”。9月15日,红军主力在敌人北撤的必经之途——兴国方石岭,截住了蒋鼎文第九师和韩德勤第五十三师。蒋师到底是黄埔嫡系,战斗力很强,被歼灭4个团,仍有两个团逃去。而韩师则经不起红军的凌厉攻势,大部被歼。此次“围剿”中,国民党军先后被红军吃掉17个团4万之众。加之后期发生了李宗仁、白崇禧从广东出兵湖南的事变,蒋介石急于抽调兵力入湘应战,被迫停止了这次“围剿”。
  蒋介石在平息了“两广事件”后,恢复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自任委员长兼总参谋长,统率全国陆海空军。他将全部正规军整编为48个师,每师增设工兵、辎重、通讯等特种部队,大量向外国购买新式武器,聘请大批外国军事顾问。又成立了戴笠为首的“复兴社”特务组织,强化国民党政权的法西斯统治。在完成了上述的军事和政治准备后,蒋氏调集50万大军,采取“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战术方针,对中共的“赤区”发动第四次“围剿”。蒋介石还把嫡系中的主力——陈诚第十八军推上战场,由陈诚担任中路军总指挥。
  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是由周恩来和朱德指挥的。虽然前三次反“围剿”的主帅毛泽东已被迫离开前线,但毛的战略指挥和战术思想在红军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周恩来也极为赞同毛泽东的一套打法。1933年2月中旬,周毅然摆脱中央局后方成员们的“军事上绝对服从指令“的羁绊,下令红一方面军主力从南丰撤出,退入宁都西部,并令小部佯装主力向黎川行动。敌人果然中计,陈诚以10个师东进宜黄,然后直驱广昌、宁都。2月27日,敌五十二师行抵黄陂、蛟湖附近,遭到红军的拦腰攻击,被截成数段围而灭之,师长李明负伤被俘,后来自杀。该师被歼的翌日,敌第五十九师东进到摩罗嶂山区蛟湖西面的山区,师长陈时骥急于邀功,率部踏入占据了优势地势的红军阵地,遭受沉重打击,全师除1个团逃脱,余皆被歼,陈时骥也成为红军俘虏。陈诚得知五十二师、五十九师俱被红军歼灭,被迫将主力改向广昌进击,寻找红军作战。3月20日,第十一师由黄陂经东陂向南行动,于黄陂到达草台冈附近,成为一支孤军突出在红军面前。红军抓住这一良机,向敌人发起突袭。2月21日,陈诚赖以起家、声称没有打过败仗的第十一师遭到歼灭性打击,只逃走了数百人,师长萧乾也负了重伤,数日后在南昌的医院里毙命病房。
  蒋介石得知“王牌师”第十一师万余人马被红军歼灭,联系第五十二师、五十九师的惨败,大为悲伤,在手记中写道:“此次挫失,惨凄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隐痛!”陈诚更是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在日记上写了“诚虽不敏,独生为羞”8个字。
  自1930年12月起,两年两个月之内,蒋介石组织指挥对中央苏区的4次“围剿”,落得个每每败北的惨局。共被红军歼灭了8.7万多人,损耗的弹药物资难以数计。光是在战场上被红军活捉、击毙的师长就有10个之多!
  
  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被红军粉碎后,南京政府的军政要员们一片惊慌。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给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拍去“特急”电报,惊呼:“……最近一月以来有第五十九、第五十二、第十二师之挫败,计师长死伤四员、旅长六员、团长十六员,枪炮损失数万计,而前几次损失尚不在内。现在匪势益张,昨复扰及新淦、赣东、赣西小股逐渐蔓延,坐视其大而莫能制。资溪、黎川为赣闽浙间要地,失陷数月迄不能收复,近且进扰南城、金溪,赤化民众,如火燎原。赣南大股攻城掠地,更无可奈何。务请中央速筹办法,加调得力部队,并立即派大员来此督剿。现在各军士气已馁,若再敷衍将全局崩溃,不可收拾矣!”
  连续4次“凄惨异常”的“围剿”失败,使得蒋介石心情十分痛苦,不得不承认国民党军队是一支“丧失革命精神“、”缺乏信仰“、“贪生怕死”的军队,并开始意识到“对红军作战不能固守老一套的方法,想依靠兵力的优势,长驱直入,一举歼灭红军的企图是行不通的”。他不得不听取周围亲信、幕僚和外国军事顾问的劝谏,决定改变战略战术,蒋介石萌生了必须重新整顿国民党军队的强烈意念,决定从两个方面入手,提高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
  一是改善国民党军的编配。1933年5月6日,颁发了以汪精卫名义拟定的《赣闽粤湘鄂剿匪各路总司令部暂行组织大纲》,决定设立东南西北4路战区,“各路总司令直隶于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其中的东路军是新增加的,包含了既利用陈济棠打红军,又以红军削弱陈济棠力量的居心。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