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河北磁县赵王庙隋代摩崖造像

作者:赵立春




  【关键词】隋代;磁县;赵王庙摩崖造像;响堂山石窟;邺城佛教
  【摘要】磁县赵王庙摩崖造像是有明确纪年的隋代佛教造像遗迹,由于地处偏僻,过去鲜为人知。本文作者对赵王庙摩崖造像进行了初步的考古调查,并对造像题材、造像题记、造像风格等进行了初步探讨。赵王庙摩崖造像的发现,为研究隋代佛教信仰、佛教组织以及进一步研究邺下佛教和响堂山石窟又补充了新的资料。
  
  赵王庙摩崖造像位于河北磁县西部陶泉乡南岔口村南2公里。这里的地理位置属于磁县最西部,西距涉县约10公里,南距河南安阳地界约10公里,东距峰峰矿区也约10公里(图一)。赵王庙开凿在陶泉南岔口村南的两山之间,东侧山峰叫大东脑,西侧山峰叫城墙尖山。摩崖造像就在山谷的西壁。该处旧有庙宇,后因山体坍塌,庙宇建筑被砸毁。当地人称其处为赵王庙,造像之名也由此而起,实际上赵王庙为明清之后建造,与造像时代相去甚远,而当地流传的此庙为赵国君王所建与造像更是毫不相干。
  
  一
  
  赵王庙摩崖造像现存8个佛龛,大小造像总计31尊。这8个佛龛均雕刻在距地面1.5米高的一处崖壁之上(图二),以一处大龛为主,其余小龛分布在大龛两侧,左侧为3个小龛,右侧有4个小龛。为叙述方便,以中间大龛为1号窟,其余按照先左后右、由上而下的原则分别进行编号(图三)。
  1号龛:位于摩崖造像区的中间,为圆拱尖楣龛,两侧无龛柱。龛高140厘米,宽82厘米,深57厘米(图四;封二,1)。该龛较深,龛内顶部前高后低,呈慢弧形与龛后壁相连,后壁及左、右壁壁面陡直,三壁转折近直角。龛内三面开基坛,坛上雕一佛二弟子四胁侍二力士,共9身像,龛底靠前部位置二狮子像(封二,2、3)。
  
  龛内主尊造像为一坐佛,通高50厘米,头部残失。身着双领下垂式大衣,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之上,衣纹疏松呈阶梯状,略显厚重。主尊身体丰健,左手手心朝上置于左腿,右手手心向外举于右侧胸前,结跏坐式为先以左脚压在右腿上,后用右脚压在左腿上。佛像背后有素面桃形头光。佛座高15厘米,为圆形束腰仰覆莲座,上层仰莲瓣为双层,外层较大,内层仅露瓣尖;下层为覆莲,覆莲瓣平铺在龛底的平台上;束腰部分高3厘米(图五)。
  主尊佛左右两侧为两弟子像,像高37厘米,站在龛的正壁佛座两侧,头部均残失。两弟子体态丰圆,双手抱于胸前,衣纹简洁洗练。由于两弟子像紧靠主尊佛座,弟子的双足隐去不显。
  弟子像的外侧为对称的二菩萨像。二菩萨位于龛的侧壁,跣足立于圆形莲座上,像高41厘米。两身菩萨像头部均残缺,头的两侧残留有下垂的宝缯,从残迹看,菩萨像原来头戴花冠。左侧菩萨体态丰满,腹部微隆;下身着贴体长裙,上身披披巾,披巾从肩臂外侧绕于上臂内侧,然后在身体两侧贴体下垂至莲座之上;双腕戴镯,左手臂微屈,自然垂于下腹部,右手屈举于胸前,手中持物。右侧菩萨亦为右手持物举于胸前,其余特点与左侧菩萨基本相同(图六)。
  二菩萨的再外侧为相互对称的二胁侍菩萨像,也是跣足立于仰莲座之上,像高45厘米。两身胁侍头部均残,头的两侧未发现宝缯下垂;身着素面宽袖大裙,裙衣上有两道简洁的衣纹;双手合什,体态丰圆,腹部鼓隆(图七)。
  
  胁侍像的外侧近龛边沿处为二力士像。二力士跣足立于巨石山上,像高40厘米,有素面圆形头光。头残,头两侧有宝缯下垂。力士下身着裙,上身赤裸,体态强健,胸大肌和肱二头肌暴突。上身略向后倾斜,左手握拳,右手手掌张开,拇指朝下横于腹前,身体两侧有飘带贴体下垂至座上。力士足下的山石风化较重(图八、九)。
  龛底靠前部的两侧为二身蹲踞的狮子,左侧狮子残毁,右侧狮子也残毁,仅存狮子的两只前足。
  2号龛:位于1号龛左侧最上部,为一小型圆拱尖楣龛,龛侧有素面方形龛柱。龛高25厘米,底宽15厘米。龛后壁为一横长基坛,基坛上雕一善跏趺坐佛并二弟子三身像。主尊坐佛高13.5厘米,头部残缺,双腿下垂坐于一横长方台座上,左手置于左腿,右手胸前上举,服饰及细部风化不清。左右两侧为二弟子像,高9厘米,站在横长基坛之上,分立于左右两壁,体态饱满。左侧弟子光头,为一青年比丘形象;右侧弟子面部残毁,双手抱于胸前。基坛前部雕一博山炉和二狮子(图一○;封二,4)。
  3号龛:位于2号龛之下,也为一圆拱尖楣形龛。龛高31厘米,底宽20厘米。龛内顶部与后壁及左、右壁转折均为圆弧形,左、右壁及后壁设基坛。基坛高3厘米,坛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身像。主尊坐佛结跏趺直接坐于基坛之上,无莲座,通高16厘米,头残缺;左手自然垂下,扶于膝部,右手上举于胸前;体态宽厚,衣饰风化较重,模糊不清。佛左右两侧为二弟子,身着宽袖大衣,头部均残,左侧弟子双手抱于胸前,右侧弟子风蚀不清。二弟子外侧为二菩萨像,左侧菩萨整个躯体残缺,仅存有半截腿部和双脚;右侧菩萨保存较好,头戴花冠,身体直立,跣足立于基坛之上,右手屈臂于身体右侧,手中似提香囊,左手臂弯曲上举于左胸前,身体两侧有披巾下垂。基坛正面雕刻有博山炉和二蹲踞的狮子。龛外侧的方形龛柱下面是两身力士像,高约7厘米,上身赤裸,胸肌发达,腹部微鼓(图一一)。
  4号龛:位于3号龛之下,也是1号龛左侧最下面的一个小龛。也为圆拱尖楣龛,龛侧有方形龛柱。龛高25厘米,底宽30厘米。龛内仅雕一身坐佛,结跏趺坐在一个横长方形的佛台上,胸上部及头部残坏。身着大衣,衣纹刻线略显繁密,手施无畏与愿印(图一二)。
  4号龛的下面有一处题记,文字已漫漶不清,大致可识为:“相成村西南故□」即神□名相成太□」自朱□□□□」□之□□于□□」年正月内合村人□」□□那□□□□□□□□」大明□□□□□□□□□」□□□□□□□郭□□」□□。”似为后代重修记(图一三)。
  
  5号龛:位于1号龛右侧最上部,为圆拱尖楣龛,圆拱正中雕刻有一束腰莲花。龛两侧为六角形束腰莲柱,柱头风蚀较重,从遗迹看原来饰有束莲或火焰宝珠。龛高26厘米,底宽16厘米。龛内雕一结跏趺坐佛,坐于一横长方形台座之上,手施无畏与愿印,头部和右手残失(图一四)。
  6号龛:位于5号龛之下,也为圆拱尖楣形龛,龛的两侧有方形龛柱,龛柱的柱头饰有莲瓣。龛高34.5厘米,底宽21厘米。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五身像,龛柱前雕二力士像。力士的位置和布局与3号龛相似。主尊坐佛结跏趺坐在方形台座之上,菩萨、弟子分立于低矮的基坛之上。坐佛通高18厘米,其中佛高15厘米,座高3厘米,头部残缺。身穿双领下垂式大衣,手施无畏与愿印,衣纹略显厚重。佛座上雕刻博山炉和二蹲踞的狮子。佛的左右两侧各为一身菩萨像,风蚀较重。左侧菩萨头部残缺,双手合什,腹部突起;右侧菩萨似戴冠,着长裙,双手抱于胸前,腹部突起;两身菩萨的双脚隐于佛座之后。菩萨外侧为两身弟子像,身材较小,与两菩萨的高度相差2.5厘米,跣足立于低矮的基坛之上,均为双手合什。左侧弟子较为年轻,似为阿难;右侧弟子面部为老者形象,当为迦叶尊者。龛柱前的二身力士像,左侧力士左胸部及头部残缺,右手五指张开,拇指向下,手心向外置于腹前,上身赤裸,下身着裙,腹部鼓隆,跣足踏在巨石之上;右侧力士保存较好,仅面部残毁,上身赤裸,肌肉暴突,腹部隆起,下身着裙,右手握拳屈臂上举,左手握拳于腹上侧,身体两侧有披巾下垂,跣足踏于山石之上(图一五)。
  6号龛下有“大隋开皇六年四月八日大石窟主台又字君艺”的造像题记。这处题记计18行,行约15字,录文如下:“大隋开皇六年四月八日大石窟主台又字君艺」夫前教后教,俱显法相之元,大乘小乘,」咸陈苦空之理。是故折旋兴善,行坐归」依,皆慕伟梁,各崇彼岸。襄城南岭先有」灵泉涌出,其处东连州郭,西臣县邦,北」望古山,南临隐冗(穴),府(俯)瞻阡陌,平视云霞,」是名胜地,实为净土。往有沙门惠胜,修」营未讫,寻值周主东平,此功遂寝。今逢」圣主,像法重兴,三乘四谛,一朝更始。前」频岭戌主台又字君艺,知水泡易尽,石」火难亭(停),还于此处修营旧业,图形写迹,」俨若天成。诸祖备存,众彩焕目,上为」皇帝国祚无穷,次及存亡所在安乐,又」愿一切含生无诸横苦,龙花三会俱时」作佛。大像主陈宰集,北龛菩萨主陈宰政,」南龛菩萨主台钟葵,南龛圣僧主台□□,」邑主孝才,邑子比丘尼智颜,邑子王波提,邑子张道方,」大夫佛弟子朱宝。」”(图一六)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