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河北省邢台市鹿城冈城址试掘简报

作者: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邢台市文物管理处




  【关键词】邢台;鹿城冈;城址;东周时期
  【摘要】2006年3~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邢台市文物管理处组成考古队,对邢台鹿城冈城址进行了勘探和试掘,了解了城垣结构和城址范围。根据城址内外出土遗物,初步认定其时代属东周时期,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鹿城冈城址位于河北邢台市南大郭乡元庄村北(北部居于沙窝村南缘)。地理坐标:N:371304,E:1142703,H:97米。地形属太行山东麓丘陵与平原混合地带。城址南距元庄村150米,北距沙窝村200米,北临一东西向石子路,西接一座废弃的白灰窑。数条田间道南北向穿城址而过(图一、二)。
  应河北省邢台市政协名城办之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邢台市文物管理处组成考古队,自2006年3月13日至4月16日,对该城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试掘,兹将工作情况简报如下。
  
  一、 城址现状
  
  城垣塌毁严重,现存西城垣大部、北城垣西端、南城垣西段,残高1~7米。南城垣中部偏西有一豁口。西城垣南段外侧取土剥落的立面可见清晰的夯层,厚约5~8厘米;局部取土坑穴暴露夯窝,直径约6~8厘米。城内西南部有一自然冈阜,俗称“鹿城冈”,地势最高,遍布爆破取土坑,裸露基岩。北部及东部地势低洼且较平坦,多为农耕地,广植枣树、小麦、棉花等作物。
  根据城址保存现状,我们采用重点区域勘探与局部探沟发掘的方法,共开掘探沟4条,实际发掘面积72平方米。
  
  二、城垣结构
  
  北城垣西端现已因取土形成南北向断崖,在断崖内(南)外(北)两侧分别布2×10(编号2006XLT2)和2×7(编号2006XLT1)平方米探沟各一条,以了解城垣结构。在西垣南段内(东)外(西)两侧分别布2×9(编号2006XLT4)和2×10(编号2006XLT3)平方米探沟各一条。现以T1、T4为例将发掘情况报告如下。
  1、T1
  方向10,发掘面积14平方米。
  (1)地层堆积及包含物(西壁)
  共划分为14层(图三):
  第①层:耕土层,灰褐色,质较松软,厚约10~18厘米。包含有植物根茎、炭屑、砖瓦残块等物。普遍分布于T1之中。
  第②层:浅红褐色土层,沙质黏土,颗粒较粗且较硬。深约10~18厘米,厚约0~115厘米。掺杂有植物根茎和较多红烧土颗粒等;出土物主要为板瓦和筒瓦,纹饰以绳纹为主,少素面。呈坡状分布于T1北半部。
  第③层:灰褐色土层,沙质黏土,颗粒较粗且硬。深120~135厘米,厚0~45厘米。较纯净,未见包含物。呈坡状分布于T1北半部。
  
  第④层:浅黄褐色土层,细沙质黏土,颗粒较细,质较松软。深150~155厘米,厚0~50厘米。杂有小石子,未见任何遗物。呈坡状分布于T1北半部。
  第⑤层:黄褐色土层,细沙质黏土,颗粒较细,质较松软。深175~185厘米,厚0~60厘米。呈坡状分布于T1北半部。
  第⑥层:淤土层,为浅黄色与灰褐色条带状互层堆积,沙质,极松软。深215~218厘米,厚0~50厘米。较纯净,未见任何遗物。呈坡状分布于T1北半部。
  第⑦层:灰褐色,沙质黏土,颗粒较细,较疏松且硬。深15~225厘米,厚0~55厘米。杂有较多的小石子、植物根茎和红烧土颗粒。此层堆积较厚,呈坡状分布于T1北半部。
  第⑧层:淤土层,为浅黄色与灰褐色条带状互层堆积,沙质,极松软。深225~235厘米,厚0~25厘米。较纯净,未见任何遗物。呈坡状分布于T1北半部。
  第⑨层:上层呈浅灰褐色,质较紧密且硬,沙质黏土。下层为深黄色与灰褐色条带状互层堆积,沙质,极松软。深70~255厘米,厚0~65厘米。较纯净,未见任何遗物。呈坡状分布于T1北半部。
  第⑩层:黄褐色土层,粉沙质黏土,质较疏松。深215~265厘米,厚5~55厘米。杂有石子和植物根茎,未见任何遗物。呈坡状分布于T1北半部。
  第层:灰褐色,质疏松,层表较平整。深185~255厘米,厚0~60厘米。杂有石子、夯土块和植物根茎,未见任何遗物。呈坡状分布于T1北半部。
  第层:黄褐色,沙质黏土,颗粒较细且疏松。深250~255厘米,厚0~20厘米。未见任何遗物。呈坡状分布于T1北半部。
  第层:浅黄褐色土层,质疏松,层表较平整。深260~265厘米,厚0~10厘米。未见任何遗物。分布于T1中部偏南。
  第层:灰黑褐色土层,质较紧密,沙质黏土。深265~275厘米,厚10~25厘米。杂有红烧土颗粒,出土有极少量夹砂和泥质红陶片,器形不辨,磨蚀度高。本层堆积普遍分布于T1之中。此层下为生土。
  第①层系现代农耕活动所致;第②③ 层为自然堆积所致;第⑦⑨⑩为城墙坍塌堆积;第层为当时人类活动与自然力双重作用形成; 第④⑤⑥⑧层为淤积层。
  
  (2)墙体夯层
  共分17层:夯层清晰,薄厚不均(10~25厘米),质地紧密且极硬;夯窝明显,深浅不一(最浅0.5厘米,最深3厘米,以1厘米者居多),排列无序,系圆形平底独木夯(直径6~7厘米)。夯层堆积依次为:①黄褐色,沙质黏土,质极硬;②浅黄褐色;③浅红褐色,沙质,致密;④红褐色,沙质,质极硬,内杂石子;⑤浅红褐色;⑥深黄褐色,杂有小石子;⑦黄褐色,杂有小石子;⑧浅黄褐色,杂有较多的石子;⑨灰褐色;⑩红褐色,杂红土块;灰褐色,杂石子;浅灰褐色;黄褐色;浅灰褐色;灰褐色;浅灰褐色;浅红褐色 。
  通过T1、T2剖面观察,北城墙底部未发现基槽,底部宽(南北)13.5米,顶部残宽12.3米,残高2.9~3.5米,系平地略加修整而起夯,外侧底部有夹板痕迹,呈两级收缩阶梯状,也未发现护坡堆积。
  2、T4
  正方向,发掘面积18平方米。
  (1)地层堆积及包含物(南壁)
  共划分为6层(图四):
  第①层:耕土层,灰褐色,质较松软,厚约0~20厘米。包含有植物根茎、炭屑等物;出土有塑料纸、砖瓦残块等。呈坡状(东高西底)普遍分布于T4之中。
  第②层:浅灰褐色,质较疏松且软。深0~20厘米,厚0~30厘米。杂有石子,未见出土物。
  第③层:灰褐色土层,质较紧密且硬。深32~36厘米,厚0~30厘米。杂有大量红褐色土块和石子;出土有大量筒瓦、板瓦残片,尤以板瓦居多,纹饰有绳纹、素面、弦断绳纹和网格纹,尤以绳纹居多。本层堆积分布于T4中部偏东。
  第④层:红褐色土层,质较紧密。深30~82厘米,厚24~50厘米。杂有石子、红土块、石块等。其于西墙外延呈坡状(西部较薄,东部较厚)堆积。
  第⑤层:浅灰褐色土层,粗沙质,较疏松。深64~82厘米,厚0~40厘米。杂有小石子。分布于T4中部。
  第⑥层:浅红褐色土层,沙质,颗粒较粗,质较硬。深82~104厘米,厚0~24厘米。杂有红土块。分布于T4中部。此层下为生土。
  第①层系现代农耕活动所致;第②③④⑤为城墙坍塌堆积;第⑥层为自然堆积。
  (2)墙体夯层
  共分为22层:夯层清晰,薄厚不均(10~25厘米);夯窝明显,深浅不一(0.5厘米、1厘米、3厘米,以1厘米者居多),排列无序,系圆形平底独木夯(直径6~7厘米)。夯层堆积依次为:①红褐色,杂有灰褐土块及大量石子;②灰褐色,杂有较多的石子;③红褐色,杂有灰褐色呈波浪状土层及大量石子;④浅红褐色,杂有两条灰褐色波浪状土层及大量石子;⑤红褐色;⑥浅红褐色;⑦红褐色,杂有较宽的灰色砂土带;⑧红褐色;⑨灰褐色,杂有颗粒状分布的红褐色黏土;⑩浅红褐色,杂有灰褐色黏土;灰褐色;黄褐色,粗沙质,杂有小石子,出土泥质薄胎灰陶片;浅黄褐色,粉沙质,出土泥质薄胎灰陶片;黄褐色; 深黄褐色;浅黄褐色;浅黄褐色,沙质黏土;深黄褐色;浅黄褐色;黄褐色;灰褐色;浅灰褐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