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中国古代的轮轴机械制陶

作者:李文杰




  【关键词】制陶工艺;轮轴机械;慢轮制陶;快轮制陶
  【摘要】本文以现有考古资料对中国古代轮轴机械制陶工艺的发展过程作了解说:轮轴机械制陶最早起源于垫板制陶,后来出现慢轮制陶,最后出现快轮制陶。快轮装置是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工具,快轮制陶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
  
  轮轴机械是中国古代制陶的主要工具。轮轴机械制陶包括慢轮制陶和快轮制陶两种,其前身是垫树叶制陶和垫板制陶。从坯体的成型工艺上讲,垫树叶制陶、垫板制陶和慢轮制陶都属于手制范畴。快轮装置是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工具。快轮制陶可以简称为轮制,它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
  
  一、 轮轴机械制陶的起源和沿革
  
  新石器时代早期(前13000~前7000年)的遗址有广西桂林市庙岩,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广西柳州市大龙潭(鲤鱼嘴),河北阳原县虎头梁、徐水县南庄头,北京市怀柔区转年、门头沟区东胡林,广西桂林市甑皮岩等。这些遗址都有陶器出土,然而都不是刚刚发明的最原始的陶器,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陶器起源的阶段,笔者推测陶器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最后阶段。陶器的发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出现泥塑制品,后出现平地堆烧的陶器;先出现片状或条状的陶器,后出现碗、钵、釜等生活用具。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成型方法有捏塑法、泥片筑成法和泥条筑成法三种。例如桂林市甑皮岩遗址流行泥片筑成的圜底器(图一),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陶器的内壁有“植物茎叶擦抹痕”[1],这是利用植物茎叶修整内壁时遗留的痕迹。根据这种现象,笔者推测先民将树叶铺垫在地面上,在树叶上制作坯体,以树叶作为坯体与地面之间的隔离层,防止坯体与地面粘连,这种制陶方法可以称为垫树叶制陶。需要指出的是,树叶只起隔离层的作用,而不是制陶工具。
  新石器时代中期(前7000~前5000年)的文化遗存有城背溪文化、贾湖文化、老官台文化、彭头山文化、皂市下层文化、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兴隆洼文化、后李文化、镇江营一期文化等。
  众所周知,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河姆渡遗址出土了木板,而且不是最原始的木板。根据这种情况,笔者推测木板出现的年代应当更早,应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制陶者发现垫树叶制陶存在缺点:由于树叶太软,不能带着坯体转动,需要制陶者围绕着坯体转,操作不便。于是用石斧将树干砍成木板,以木板代替树叶垫在地面上,在木板上制陶。制陶者可以原地不动,只要转动垫板,坯体就会随着转动,这样操作比较方便。这种制陶方法可以称为垫板制陶。需要指出的是,垫板是一种制陶工具。
  垫板制陶流行了很长时间。由于垫板没有轴,转动时不够平稳,若干坯体出现歪斜现象。例如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一期的罐形壶M110∶1[2](图二),采用倒筑泥片筑成法,用17块泥片筑成,坯体随同垫板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用右手持泥片,左手捏泥片,从口部开始筑成,泥片从距制陶者自己较远一边的器壁内侧加上,按顺时针方向逐块排列,最后用第17块小泥片从器壁外侧加上,将底部的孔洞封死,经过拍打整形,呈现为小平底。引人注目的是,底部的平面与口部的平面显然不平行,经笔者测量,器底的垂直线与器身的中轴线(即器口中心与器底中心的连线)之间形成的夹角达4.5,因此器身明显歪斜。
  
  笔者设想,轮轴机械是这样起源的:
  在长期使用垫板制陶的过程中,制陶者发现将垫板中央置于树桩上,用手拨动垫板就可以旋转,又发现用石凿在垫板中央凿一个圆洞,故意在地里栽一个木桩,将垫板置于木桩上,垫板更便于旋转,垫板与木桩就变成了最原始的慢轮装置。后来制陶者发现这种慢轮旋转时很不平稳,轮盘的周边会上下摆动,就在轮盘下面中央安装一个轴筒(最初可能利用竹筒,后来才用木筒),将轴筒套在车轴上,这样慢轮旋转时就比较平稳,原因是轴筒有一定的长度。先是直接在木质的轮盘上制陶,后来发现木质轮盘怕水,而且不容易将轮盘边缘修成圆形,于是故意烧制了陶质的转盘,扣放在木质轮盘之上,在陶转盘的小平顶上制陶。总之,从垫板制陶演变为慢轮制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贾湖遗址可分为三期,经笔者观察,第一期至第三期的陶器都是采用垫板制陶的方法。大岗遗址与贾湖遗址相距6公里,其年代晚于贾湖遗址第三期,但文化性质相同,属于贾湖文化晚期。大岗遗址出土了慢轮装置上的构件帽式陶转盘H4∶4(图三,1),为泥质红陶,顶部残缺[3],采用泥条圈筑法成型,已从泥条缝隙处开裂,剖面显示卷沿是将坯体扣放之后,再用泥条圈筑而成的。口径44.4厘米,残高4厘米,胎厚0.7厘米,镂孔直径0.2厘米。根据硬度推测烧成温度约800℃。腹内壁有凹弦纹一周,凹弦纹处留有圆形小镂孔2个,凹弦纹内侧施划纹。口沿外表涂刷深红色陶衣,并且经过磨光。圆唇无磨损现象,口沿下侧却有一周使用磨损痕迹。由此可以断定,帽式陶转盘是扣放在轮盘上使用的。这是在我国境内目前所发现年代最早的帽式陶转盘。至于木质的慢轮装置本身应是由轮盘、轴筒和轴几部分构成,应已腐朽,难以发现。
  由垫板制陶演变为慢轮制陶以后,虽然坯体的成型仍然沿用泥条筑成法,但是坯体的修整方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边用手指或脚趾拨动轮盘旋转,边用手或工具修整坯体,使坯体变得形状比较规整,各部位厚薄比较均匀,口部的平面与底部的平面呈现为平行状态,器身歪斜的现象明显减少;器表留有慢轮修整的痕迹——细密轮纹。例如大岗遗址的盆H4∶13(图三,2),泥质红陶,口径22.8厘米,残高10.1厘米,胎厚0.5厘米。底部残缺,形制规整,厚薄均匀,口沿内、外壁以及腹中部以上内壁都留有细密轮纹,腹部外表经过磨光[4]。这是我国境内目前所发现年代最早的经过慢轮修整的陶器。
  大岗遗址出现了彩陶,如罐H4∶10(图三,3),利用慢轮边旋转,边在腹中部以上外表涂赭红彩平行条纹15周[5]。这是我国境内目前所发现年代最早的轮绘而成的彩陶。
  上述帽式陶转盘、经过慢轮修整的陶盆和轮绘的彩陶同时出现,互相验证,表明在我国境内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最后阶段确实出现了慢轮制陶技术。从此以后,坯体的成型、修整和装饰各道工序都在慢轮装置上进行,进入了轮轴机械制陶的时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5000~前3000年)的文化遗存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师赵村一期文化(相当于北首岭下层类型)、仰韶文化、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等。其中仰韶文化的影响范围最广,因此考古界将新石器时代晚期称为“仰韶时代”。
  这一时期普遍流行慢轮制陶,泥条筑成法几乎取代了泥片筑成法。在仰韶文化和大溪文化中都有帽式陶转盘出土。例如河南渑池县班村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帽式陶转盘H613∶3(图四,1),泥质红陶,内壁、外表都有泥条缝隙,泥条向器外倾斜,这表明系采用倒筑泥条筑成法成型,制作时平顶朝下,而作为陶轮上的构件使用时平顶朝上,在平顶上制作坯体。由于长期使用,口沿至肩部开裂,裂缝两侧钻有4个圆孔以穿绳缀合,继续使用。另湖北枝江市关庙山遗址出土大溪文化第三期的帽式陶转盘T64④C∶85(图四,2),夹炭灰陶,顶部残缺[6]。
  
  1973年10月,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在湖北宜都县(现为宜都市)红花套遗址一区(南区)发现一个圆形桶状灰坑T5④H36,挖在生土中,口径1米,底径0.88米,深0.5米,坑底中央有一个圆形柱洞,直径0.2米,深0.15米。坑内出土物有石斧、彩陶片等。发掘时推测柱洞可能是立柱支撑棚顶的,现在看来,这个灰坑可能是慢轮装置的车坑,柱洞可能是插入车桩的桩孔。其年代相当于枝江市关庙山遗址大溪文化第二期。
  

[2] [3]